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度劉維:AI未來將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財新網】“人工智慧技術(AI)的發展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但從未來30-50年的視野來展望, 我們必須要思考, AI到底會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百度公司副總裁、百度風投CEO劉維, 在5月28日舉辦的“全球機器智慧峰會”演講中(GMIS 2017)提問。

劉維認為, 從長遠來看, 人工智慧技術會逐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使人類社會的發展真正跨越國界, 並重塑全球化格局。 他認為, 這個過程將分成5個層次, 依次遞進地發生。

首先, 智慧技術不斷驅動著工具的變革, 使得工具能夠更加柔性化和集成化。 劉維舉例稱, 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

還是智慧型機器人, 這些智慧工具能更加柔性化地、自主地感知世界, 同時提升生產生活的效率。 “過去我們已經享受到了第一波AI技術帶來的紅利, 包括語音辨識、圖像識別、人機交互技術等, 未來10-20年, 各種智慧型機器還會不斷湧現, 幫助人類更好地感知世界。 ”劉維認為。 此外, 未來智慧型機器還會出現集成化趨勢, 逐步達到每個人“拿來就用”的程度。

第二, 未來工具的變革會越來越多滲透到生產生活的節點中, 提升節點效率。 “我們的生產生活, 都是一個個節點構成的。 ”劉維說, “在很多節點上, 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力成本高, 才會去增加機器。 但未來我認為不僅是成本驅動, 是人類具有局限性, 才會讓機器去幫助和替代人類。

“我們永遠不可能有足夠多優秀的醫生, 優秀的老師, 他們窮盡醫生所見識過的CT、案例、學生習題, 也遠不可能比智慧型機器學習地多, 他們也沒有精力感知到每個患者、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但通過感測器採集資訊, 這些個性化需求都可能被滿足, 能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因材施教。 ”劉維認為。 未來工具滲透到節點後, 能夠真正去補充人、武裝人, 在節點上實現比人類主導更優化的資源配置。

第三, 當所有節點資料被機器掌握, 節點效率提升後, 就意味著系統效率也會相應提升。 劉維認為, 過去資源配置最大的浪費不在節點上, 而在系統環節。 例如在農業生產中, 過去農民對大多數節點不瞭解, 無法精確掌握果園蘋果的長勢如何,

長勢跟哪些要素相關。 當有感測器採集土壤、植物的資料並進行分析之後, 可以知道如何澆水、施肥能夠提升產量, 整個系統的效率就得到提升。

第四, AI將改變當前很多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 重塑產業格局。 例如, 資訊化和智慧化對交通的改變, 未來將降低物流要素的成本;智慧化的農業管理系統, 可以提升每畝土地的產出, 如此土地生產要素的價格也會下降;隨著機器人替代人類的部分崗位, 勞動力的市場價格也會改變。

第五, AI最終將重塑全球化的格局。 劉維認為, 正在發展中的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機器, 是屬於全人類的。 “發展智慧型機器的很多要素, 例如大資料、演算法, 在世界各個角落存在, 很難想像屬於某一個國家。

”他說。 因此未來隨著人機混合, 高品質的人機混合體作業者, 會逐步成為全球統一的一種趨勢。

“如果眼光再放長遠一些, 資料驅動之下的新藥研發、AI輔助醫療、AI輔助教育, 會讓人群與人群之間醫療、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逐步消除, 能力差異也逐步被消除, 最終重塑整個世界的格局。 ”劉維判斷。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