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農機人遺忘的新疆“紅十月”拖拉機,曾是新疆農業功臣

1952年十月汽車修配廠開工典禮會場。 (資料圖)

1958年5月13日新疆第一台拖拉機出廠。 (資料圖)

1952年十月汽車修配廠開工典禮會場。 1952年10月1日是新疆工業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一天, 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 新疆汽車修配廠建成投產, 從此新疆有了自己的機械工業。

1951年十月拖拉機廠還在建設當中, 19歲的張維就從故鄉雲南來到了新疆。 “當時新疆就只有八一鋼鐵(600581,股吧)廠、七一棉紡織廠、十月拖拉機廠那麼幾家大工廠, 其中數我們十月拖拉機廠最牛了。 從現在的揚子江路以西、妖魔山以東、黑龍江路以北、烏市郵政公司至和平渠橋頭以南的地方都是我們的廠區。 ”說起當年的十月拖拉機廠, 83歲的張維老人滿臉的自豪。

1953年, 全疆僅擁有各種拖拉機350餘台, 這些拖拉機絕大多數是從蘇聯進口的。 當時既缺乏修理拖拉機的專門技術人才, 也沒有修配廠, 更缺少配件,

因此新疆汽車修配廠就成了新疆第一個拖拉機修理基地。

上世紀50年代末, 新疆的可耕地面積超過3億畝, 人們對機械化農具的需求非常迫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1958年, 新疆汽車修配廠試製出了新疆第一台拖拉機。

紅十月40拖拉機

1958年4月20日, 工廠向新疆八一農學院借了一台捷克產的“熱特-25K”型拖拉機,

供參考學習之用。 因為沒有圖紙, 參與試製的30多名技術人員邊測繪零件, 邊畫草圖, 工人們則按照草圖加工各種零件。 拖拉機的許多零件, 如汽缸體、變速箱、桃子軸等都是精密度高、技術要求嚴的零件, 由於沒有專用機床, 加工起來十分困難。 為了攻克難關, 工人們召開了“諸葛亮會”, 集思廣益, 經過多次試驗, 終於加工出一個又一個合格的部件。 在整個試製過程中, 許多人幾天不離現場, 困了就在工具箱旁打個盹, 十多分鐘又起來接著幹。 食堂的炊事員們做好飯菜送到車間, 工人們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 飯菜涼了, 炊事員們又拿回去熱。

23天后, 1958年5月13日, 新疆第一台拖拉機從車間駛出,

人們歡呼雀躍。 第一台拖拉機以“躍進”命名, 是24馬力輪式拖拉機, 實現了新疆農機製造工業零的突破。

第一台拖拉機試製成功後不久, 1958年12月31日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工廠改名為“新疆十月拖拉機廠”, 並被國務院機械工業部確定為定點生產拖拉機的專業廠。

新疆28拖拉機

比起“躍進”牌拖拉機, 張維更鍾情於“紅十月”牌萬能中耕輪式拖拉機。 “紅十月”牌拖拉機是在“躍進”牌拖拉機的基礎上, 根據新疆地形特點改良生產的, 除了能耕地、開溝、打埂、泵水、磨面、發電、拖運貨物以外, 它的前頭還有一個能推動割草機的結構, 可以像理髮推子一樣的割草。 還可以裝上氣泵, 作打氣用, 同時駕駛和使用都十分靈活、方便。

"紅十月"牌拖拉機當時在國內名氣很大, 很吃香, 有些人為了買到它, 甚至不惜走"後門"。 ”張維說。

1960年十月拖拉機廠共生產了126台“紅十月”—225型拖拉機, 第一台還送到北京農展館展出。 “從1952年到1965年, 工廠13年上繳利潤2394萬元。 工廠效益好, 工人們的工資也高。 1960年, 我評上了8級工, 帶了好幾個徒弟。 當時羊肉才9毛錢一公斤,我每月工資200元,算得上"大款"了。就算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困難時期,工廠也沒虧損過,這是十月廠人的光榮。”張維說。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2000年,十月拖拉機廠被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兼併,當年的廠區成了商住社區。十月拖拉機廠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但是,“十月人”卻用自己的汗水讓人們記住了“團結、求實、開拓、拼搏”的“十月精神”。

當時羊肉才9毛錢一公斤,我每月工資200元,算得上"大款"了。就算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困難時期,工廠也沒虧損過,這是十月廠人的光榮。”張維說。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2000年,十月拖拉機廠被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兼併,當年的廠區成了商住社區。十月拖拉機廠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但是,“十月人”卻用自己的汗水讓人們記住了“團結、求實、開拓、拼搏”的“十月精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