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全宇宙掌管資金最多的人 是如何走在市場前面的?

1988年, 拉裡·芬克(Larry Fink)在一個小房間裡, 從八名高管手中接過貝萊德(BlackRock)公司, 從此他一路開掛, 至今其所管理的客戶資金超過5萬億美元, 比地球上任何資產管理者都多。

芬克已經成功地引領了資產管理業未來的前進方向, 目前該行業裡的大多數公司已然出現資產流失, 而關於主動型管理者生存危機的說法也並不誇張。 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 過去一年, 指數基金流入了6650億美元, 而主動型管理基金有超過3000億美元流出。  

不過, 在資產管理以外, 芬克還持有數千家企業的大量股份, 因此他對“涉及很多行業的管理者應該如何管理資產”這一問題非常關注。

以下是芬克資產管理信條的一些關鍵原則。  

1.避免短期主義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投資者, 芬克對資產管理者的一貫建議是超越股票短期波動去投資, 這意味著將營收更多地投資於企業, 而不是用於股票回購和股息。

他甚至還試圖讓企業的CEO不要給出季度盈利預測。  

五大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股票的五年業績表現如下:

貝萊德(BlackRock):130%

伊頓萬斯(Eaton Vance):94%

聯合投資者(Federated Investors):30%

T. Rowe Price:25%

佛蘭克林鄧普頓基金(Franklin Resources):17%

在貝萊德所持股票公司CEO的1月份來信中, 芬克發現, 這些公司正在將所有的營業收入以及更多的資金用於回購公司股票(從股東手中買回股票), 而在低利率環境中, 投資者幾乎沒有其他方法能獲得收益。 芬克認為, 更好的辦法是在首次投資實現增長後, 公司把營收用來投資未來, 再把剩下的錢拿去給分紅, 而不是回購股票, 這對公司發展沒有好處。

芬克表示, 投資是一個長期的事情, 投資不是交易, 不是預測市場的下一次波動然後在未來幾個月或幾個季度中低買高賣,

賺一波就跑。 在今年早些時候, 芬克在一次會議中看到了一個關於SP500指數與密西根消費者信心指數相關性的圖片, 這兩個指標的走勢竟然驚人的一致, 其實這是在經濟順(上漲)週期必然會出現的一種情況。 而在大週期中出現的小幅的下跌通常只是經濟天然會出現的波動而已, 媒體往往會為了賺取流量、吸引眼球誇大這些波動, 但是作為投資者(而不是交易者)來說, 應該堅定自己對大週期的判斷, 不要受小波動的影響。

點此一鍵複製全球頂級投資者美股策略

2.預見變化

去年芬克在給股東的年度信中寫道, 他們制定了一套連貫的產品, 能夠對當前和預期的公司業務變化做出反應。 而當前沒有什麼比通過科技實現資產管理轉型的潛力更大。 他稱貝萊德是“能夠利用規模效益的初創企業”。

貝萊德最成功的案例是建立“阿拉丁”技術平臺, 這是出售給其他公司的一系列資料服務的關鍵, 這些服務產生的收入占貝萊德年收入總量(110億美元)的5%(5.95億美元),

也是指導貝萊德投資的首要工具。

資產管理行業長期以來一直以銷售產品為重點並取得了成功。 芬克表示, 資產管理人員要想獲得成功要專注於“結果管理”。 客戶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資產管理人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實現。

3.不要拒絕變化

適應並不容易, 而且往往有人力成本。 今年早些時候, 貝萊德因表示將減少約30名投資人員、轉向由數學模型驅動交易而成為焦點。 在許多市場上, 相比於交易員, 貝萊德的自動化交易產品能夠更持續地戰勝市場指數, 不過他們在2016年遭受了挫折。 芬克四月的時候告訴CNBC, 預計被削減的專業人員將被轉移到其他更需要分析的崗位。

有些任務只能通過電腦來完成, 在貝萊德, 這些任務包括監控大型商店停車場的衛星資料,分析互聯網消費資料以預測銷售量,甚至是預測國家經濟增長。 

主動型資產管理並沒有消失,但是傳統方法也需要接受技術和資料科學的巨大進步,並將其納入其中。貝萊德的阿拉丁平臺目前在50個國家擁有近30,000名用戶。

4.每天學習,無論你是誰

芬克2012年曾語重心長的說過,“我經營公司近25年,現在還是每天花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來研究這個世界和金融市場,我還是一個學生。”

這是很多成功投資者的實踐所得,包括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其他大佬都強調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5.削減成本並不會讓企業壯大

芬克不是金融兼併的“粉絲”,但他通過兼併部分機構建立了貝萊德,例如,他在2009年以135億美元購買巴克萊的iShares部門發展了ETF業務。不同的是:他購買的是公司文化能夠借鑒和學習的公司,這而不僅是讓管理者降低成本。芬克通過兼併獲得新技術,並把貝萊德帶入了一種全新的資產管理思維方式之中。

6.軟實力:公司文化和工作激情

芬克在LinkedIn的2013年隨筆中表示,他將文化和激情這兩個特徵與終身學習一起放在管理列表中的前三名。 

芬克寫道,文化意味著價值觀,並且要確保它們不僅僅是“寫在牆上的單詞”。在貝萊德,這意味著不是為公司自己的帳戶而交易,因為這將威脅到將客戶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的核心文化上,並且將“公司的責任意味著知道和管理風險”的信念制度化。

公司文化一旦形成,激情自然而然就有了。 芬克寫道:“激情來自於將責任心重點放在我們的客戶身上,那些將養老金和退休儲蓄委託給我們的老師,消防員,學生和退休人員, “公司成功的‘預測器’是什麼?不是情報或人才 - 而是激情。”

7.不要太快選擇接班人

芬克尚未指定繼任人,他今年告訴彭博市場說:

如果指定了繼任者,領導團隊的成員不會像現在這樣快速成長;

另外,不希望潛在的候選人出現情緒波動,影響團隊團結。

這些任務包括監控大型商店停車場的衛星資料,分析互聯網消費資料以預測銷售量,甚至是預測國家經濟增長。 

主動型資產管理並沒有消失,但是傳統方法也需要接受技術和資料科學的巨大進步,並將其納入其中。貝萊德的阿拉丁平臺目前在50個國家擁有近30,000名用戶。

4.每天學習,無論你是誰

芬克2012年曾語重心長的說過,“我經營公司近25年,現在還是每天花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來研究這個世界和金融市場,我還是一個學生。”

這是很多成功投資者的實踐所得,包括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其他大佬都強調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5.削減成本並不會讓企業壯大

芬克不是金融兼併的“粉絲”,但他通過兼併部分機構建立了貝萊德,例如,他在2009年以135億美元購買巴克萊的iShares部門發展了ETF業務。不同的是:他購買的是公司文化能夠借鑒和學習的公司,這而不僅是讓管理者降低成本。芬克通過兼併獲得新技術,並把貝萊德帶入了一種全新的資產管理思維方式之中。

6.軟實力:公司文化和工作激情

芬克在LinkedIn的2013年隨筆中表示,他將文化和激情這兩個特徵與終身學習一起放在管理列表中的前三名。 

芬克寫道,文化意味著價值觀,並且要確保它們不僅僅是“寫在牆上的單詞”。在貝萊德,這意味著不是為公司自己的帳戶而交易,因為這將威脅到將客戶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的核心文化上,並且將“公司的責任意味著知道和管理風險”的信念制度化。

公司文化一旦形成,激情自然而然就有了。 芬克寫道:“激情來自於將責任心重點放在我們的客戶身上,那些將養老金和退休儲蓄委託給我們的老師,消防員,學生和退休人員, “公司成功的‘預測器’是什麼?不是情報或人才 - 而是激情。”

7.不要太快選擇接班人

芬克尚未指定繼任人,他今年告訴彭博市場說:

如果指定了繼任者,領導團隊的成員不會像現在這樣快速成長;

另外,不希望潛在的候選人出現情緒波動,影響團隊團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