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語片獨苗真輸了,我們把質疑全扔給了導演李睿珺 | 坎城視頻日記 Day 10

第70屆坎城電影節還有幾個小時就閉幕了。

影視圈研究所特派美少女記者平安, 昨日發回來她在坎城倒數第二天的視頻日記, 熬了點雞湯, 各位好好品嘗——

說今天的正事兒。

“一種關注”單元半天前公佈了得獎名單, 唯一入圍“一種關注”單元的華語片《路過未來》未有斬獲——該單元大獎得主是伊朗電影《謊言》

所長在《路過未來》接受檢閱時, 就心痛地報導過它的得獎前景堪憂濃(za)度(hui)的探討被詬病太過寫實, 缺乏藝術性的再創造;

甚至有影評人辛辣指出, 《路過未來》就是一部雖然李睿珺很用力很努力, 但卻受限於個人審美和能力的失敗作品。

首映兩天后, 所長和李睿珺做了一次深度的獨家專訪。 其實出發前, 所長聽聞李睿珺已被爆滿的通告搞到“炸毛”, 另外又有負評“雪上加霜”, 據說聊到黑臉也是常有的事。

但所幸, 當天的採訪很順利, 李睿珺耐心回應, 直來直往, 絲毫不拐彎抹角。

▲ 導演李睿珺

他表示《路過來來》並不為參賽而拍, 所以“賣慘獻媚”根本無從談起。

至於缺乏藝術性、文本有硬傷的差評呢?這可是他”掏心掏肺“, 籌備超過三年的作品啊。 他同樣不以為意地稱此種不滿“很正常”, 因為總會有期待值、藝術審美能力等等因素的影響。

在這將近一小時的採訪裡, 李睿珺做電影的認真和嚴肅, 同他性格中的(過度)自我和固執都表露無遺, 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 為何李睿珺的《路過未來》與觀眾產生了割裂。

Part

1

柏 林電影節找他

電影不為比賽而 拍

影視圈研究所:首映當天感受如何?有觀察觀眾反應嗎?

中間幾個人離場了(笑), 但這也很正常, 比如有個BBC記者, 來看片前對影片是有預設的。

他想像中電影會講一個女孩去做妓女之類的, 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她的夢想, 但他看了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 不是他感興趣的,

所以說有觀眾離開也很正常。

他們對中國電影也可能有些刻板印象吧。

影視圈研究所:一開始就想走影展?現在對得獎有期待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