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咦,為什麼這些花有“尾巴”呢?

美麗的春天還沒來得及過多的享受, 就飛快地離開了。 不過, 雖然春天有些短暫, 但你肯定也去公園、花園賞過不少花了, 那麼, 在賞花的同時, 你有沒有發現, 有的花竟然是帶“尾巴”的!你知道它們的“尾巴”到底是什麼嗎?先來看看下面這些圖吧~

北嶺黃堇(罌粟科), 圖片來自作者

頂喙鳳仙花(鳳仙花科), 圖片來自作者

黑水翠雀花(毛茛科), 圖片來自作者

花葶烏頭(毛茛科), 圖片來自作者

在植物學中“距”是什麼?

看著上面這些美麗的花朵, 你一定注意到花後面那個又長又尖的東西了吧, 這就是我所說的花的“尾巴”。 不過, 植物學家們給花的這種特殊結構, 起了一個高大上且十分專業的名稱——距。

距, 特指蟲媒花花瓣或花萼的基部衍生出來的細小、囊狀、中空的喙狀附屬結構, 常尖而細長, 基部具有蜜腺分泌花蜜。 在自然界中, 距這一結構在很多花上都有, 我經常拍到的主要集中在毛茛科、鳳仙花科、堇菜科、罌粟科等。 不同種類的植物, 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形態也不一樣, 較為特化, 成為植物分類的重要特徵之一。

植物一般將花蜜藏在管狀距的底部, 昆蟲或鳥類為了能採食到花蜜, 不得不更加接近花的基部, 這樣, 它們就更容易沾上成熟的花粉。 待到它們到另一朵花上採食花蜜時, 便把沾上的上一朵花的花粉帶到了這朵花的柱頭上, 由此完成了受粉過程。 還有一些喙很短的昆蟲, 根本就夠不著花蜜, 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顯然, 距的出現讓花對傳粉昆蟲具有了選擇性, 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 就是實現了精准傳粉, 這是生物協同進化的結果。

華北耬鬥菜(毛茛科), 圖片來自作者

卵萼花錨(龍膽科),圖片來自作者

紫堇(罌粟科),圖片來自作者

有種蘭花叫“達爾文蘭”?

說到距,就不得不提到達爾文與蘭花的小故事。1862年,達爾文收到一份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大慧星蘭標本,他立馬被其長度約30釐米的距驚呆了,大膽猜測說:一定有一種口器長度相當的昆蟲為其傳粉。30釐米是什麼概念?大家可以伸直胳膊比劃一下,比你的小臂還長,哪種昆蟲會有這麼長的喙?所以當時很多科學家並不贊同這一猜測。

然而,科學家們後來在馬達加斯加不但發現了喙長約30釐米的天蛾,而且在1992年還拍攝到了這種天蛾為大慧星蘭傳粉的視頻,證實了達爾文的猜測。這個時候距離達爾文提出猜測的時間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人們不禁為達爾文猜測的大膽和準確感到敬佩,並把這種蘭花也稱為達爾文蘭。

大慧星蘭和其傳粉天蛾,圖片來自網路

相信大家對花的“距”有了一定的瞭解,下次再出野外的時候,可以留心看看哪些花具有距,要是恰好遇到傳粉的昆蟲,務必要仔細觀察,體會植物和昆蟲相互適應的精妙。

編輯:魯凡英

卵萼花錨(龍膽科),圖片來自作者

紫堇(罌粟科),圖片來自作者

有種蘭花叫“達爾文蘭”?

說到距,就不得不提到達爾文與蘭花的小故事。1862年,達爾文收到一份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大慧星蘭標本,他立馬被其長度約30釐米的距驚呆了,大膽猜測說:一定有一種口器長度相當的昆蟲為其傳粉。30釐米是什麼概念?大家可以伸直胳膊比劃一下,比你的小臂還長,哪種昆蟲會有這麼長的喙?所以當時很多科學家並不贊同這一猜測。

然而,科學家們後來在馬達加斯加不但發現了喙長約30釐米的天蛾,而且在1992年還拍攝到了這種天蛾為大慧星蘭傳粉的視頻,證實了達爾文的猜測。這個時候距離達爾文提出猜測的時間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人們不禁為達爾文猜測的大膽和準確感到敬佩,並把這種蘭花也稱為達爾文蘭。

大慧星蘭和其傳粉天蛾,圖片來自網路

相信大家對花的“距”有了一定的瞭解,下次再出野外的時候,可以留心看看哪些花具有距,要是恰好遇到傳粉的昆蟲,務必要仔細觀察,體會植物和昆蟲相互適應的精妙。

編輯:魯凡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