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多麼痛的領悟:英國威廉王子談喪母20年後的心路歷程

1997年的8月, 英國戴安娜王妃車禍去世, 給當時的英國和歐洲造成了很大的社會衝擊, 尤其給她的兩個兒子, 時年15歲的威廉王子和13歲哈裡王子, 帶來更大的心理影響。

20年過去了, 當初悲傷不已的兩個小王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 特別是威廉王子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而且在王室公共事務中逐漸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同時, 他們一方面不避諱錐心的喪母之痛讓他們曾經幽閉自己, 另一方面, 積極地投入到心理健康領域的慈善活動, 用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去呼籲、宣導社會同理心, 用人溺己溺、感同身受的力量讓更多人走出悲痛的黑暗隧道。

不久前, 威廉王子接受英國的GQ雜誌專訪, 他談到了戴安娜、談到了自己的家庭, 談到了他關心推動的the Heads Together Campaign慈善專案。 其中的幾段話, 真可謂是多麼痛的領悟!——

她(戴安娜)離開我們20年了,

我會在一個稍微好一點的時機點公開、坦誠來談論她,

不過, 依然很難, 依然感覺刺痛。

畢竟, 跟一般人痛失親人不同, 似乎有很多人知道有關她的一切。

我多想還能聽到她(戴安娜)的一些建議啊!

我多想讓她能看看她的兒媳Catherine(凱蒂王妃), 看到她的孩子已經長大。

我感到非常悲傷的是, 這一切絕對不會發生了。

沒有穩定的家庭, 我幾乎做不了事。

我會給我的孩子一個幸福、穩定、安全的世界, 這對孩子和家長其實一樣重要。

我要讓喬治在一個真實、生動的環境中成長, 我不會讓他活在王宮高牆之後, 他得走出去。

我自己走過了矜持和害羞,

我很驚訝的是, 還有很多人因為心理問題而生活在畏懼和沉默之中。

由於心理問題存在我們的頭腦中, 看不見摸不著, 其他人需要小心對待。

因此, 我很熱心於此, 也堅信溝通很有幫助。

猶記得, “汝何故生我家?”明朝崇禎皇帝揮劍砍向自己女兒的時候,

無奈絕望。

然而, 人間的王室, 已經成為英國王室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發展現實, 由此可見, 威廉王子的一些作為, 或許可以改變那樣的悲劇, 獲得普羅大眾的另一種擁護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