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漢理工大學輔導員靳敏:做實踐場域中的“研究型”輔導員

教育無他, 唯愛與責任。

任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輔導員14年來, 靳敏總結出了“以熱心拉近距離、以信任促進溝通、以誠懇求得認同、以行動滋潤心靈”的“情智交融工作法”, 用專業的手法觸及學生內心世界, 成功幫助多名特殊學生走出陰霾, 走向成功。

面對學生群體, 靳敏緊密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 不斷創新工作載體, 首創輔導員工作室, 打造學習加油站和問題觀測站;實施“起航計畫”, 為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輔導方案。

靳敏深知, 做一名優秀的“事務—實踐型”輔導員不易, 做一名“實踐—研究型”輔導員更難,

除了實踐的厚度, 還需擁有理論的深度和高度, 因此她扎實開展科學研究, 穩步提升理論素養, 不斷堅定職業信念。

14年的育人實踐中, 靳敏在關注國內熱點的同時不忘將目光緊盯國際前沿, 持續嘗試將學生工作發展的研究觸角延伸到海外, 以開闊的視野捕捉科研靈感。 靳敏先後走訪了近30所美國知名高校, 學習了國外大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和學生事務管理經驗, 深入探索我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

面對棘手的工作難題, 靳敏從不回避, 總是從一手的資料中尋找普遍規律, 從龐雜的理論中尋找科學依據, 切實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以學者的姿態追逐著輔導員的“科研夢”。 先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與人才培養及學生發展密切相關的教育類課題18項,

並多次獲得獎項。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30日第4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