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建斌: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正研究“校園貸”規範性檔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日前表示, 很多“校園貸”實際上是利用了學生的年幼, 社會經驗不豐富這個弱點, 採取欺騙手段形成的經濟關係。 “校園貸”不是正常的借貸關係, 也不是簡單的金融問題。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的規定檔裡明確, 法院支持的是貸款年利率24%以內的訴求, 超過年利率36%是不予以支持。 幾千塊錢兩年變成了2萬, 遠遠了超過這個幅度, 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借貸關係,

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金融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 媒體把這叫為“校園貸”。 實際上, “校園貸”這個詞並不是一個專用的術語, 因為任何金融機構、任何的金融產品都不是專門為校園開發的。 實際上是一些網路平臺、一些民間的貸款機構, 針對在校學生所進行的一些貸款, 媒體上把它叫做“校園貸”, 並且給打了引號。

馬建斌說, 雖然經過調研, 申請“校園貸”的學生比例非常低, 但是影響非常惡劣, 性質非常嚴重。 因為這個問題輕則會影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 重則會影響他的一生。 “校園貸”對學生家庭也造成了很重的經濟負擔, 尤其是經濟困難學生家庭, 社會危害非常強。

馬建斌同時表示, 現在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正在研究出臺有關規範性檔,

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他建議, 公安部門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要等到演變成惡性事件才引起重視。

此外, 網上還有一種聲音, 學生為什麼要借“校園貸”, 是不是我國對學生的資助力度不夠?

對此, 馬建斌回應說, 現在“校園貸”發生在大學階段, 主要是在本專科階段, 研究生階段還沒有發現“校園貸”的現象。 根據目前調研的情況, 現在所發生的“校園貸”案例裡, 沒有一例是因為生活費、學費問題去貸款的, 而是因為超前消費或者有其他需求來進行網路貸款或向私人進行貸款。 因此, 如果對資助政策瞭解之後, 這種聲音就會消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