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個月的讀書會:從被開除學生到滿分青年(青春期家長必讀)

這是件神奇的真人真事, 發生在南方一所985大學, 發生在我20年的朋友Y老師和他的學生身上。

985高校一位大二的學生, 由於厭學面臨被開除。 一位老師攔住了院長, 申請了兩個月的“挽救期”。

兩個月過去了,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這位同學不僅“起死回生”, 甚至變成了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的“滿分青年”!

這位老師究竟做了什麼, 改變了一個學生的命運?

大家都知道, 教育, 是天下第一難的一項工作。 之所以如此之難, 是因為它是在塑造、引導、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大家也都知道, 青少年面臨著學業、情感、成長等等的壓力,

很容易造成情緒、心理的困擾, 甚至有些造成了極端的事件, 成為人間悲劇。

如何緩解、扭轉青少年的心理危機, 一直都是教育界、心理界的一大難題。

下面我要講的這個故事, 就是一個老師在最後關頭成功挽救自我管理失敗的學生的真實故事。

南方某省985重點高校, 學業最重的工科專業, 一個比同學平均年齡大5歲的男生, 因為頻頻曠課、打遊戲, 一度面臨被開除的命運。 學院一位老師挺身而出,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 男生成為全班表現最好的學生。

這位老師採用了什麼方法, 他的秘訣是什麼?其中具有共性、值得我們借鑒的做法又是什麼?

01

男生叫阿城, 來自江蘇某小鎮, 父母都是當地普通公務員。

儘管競爭劇烈, 但阿城從小就是學霸,

考上了華中某所985高校。 在大三第一學期, 因為宿舍用電的問題, 先是與輔導員, 後來與學院產生了不愉快, 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對待, 一氣之下, 退學。

退學後的阿城重新參加高考, 經過一年艱苦的複習, 又以高分考上了南方一所985高校的某工科專業。 這個專業以學業壓力全校第一著稱, 標準異常嚴苛。

入學不多久, 阿城就感到吃力;測驗經常通不過,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更是連掛二科。 這樣勉強撐到大二, 阿城開始玩遊戲、曠課, 打網遊到通宵, 影響到舍友休息。

兩個年輕的輔導員輪番勸說, 收效甚微。

阿城的行為越來越奇怪, 白天在宿舍睡覺, 躲著老師和同學, 通宵上網, 曠課也越來越多。

他媽媽急得要哭, 便向單位請了長假,

在學校旁租房, 陪讀。 然而, 沒有用。 一開始, 兩人說不了兩句就吵, 後來, 母子的交流幾乎為零。

學院下了最後通諜, 準備開除阿城。

阿城與媽媽, 都陷入了絕望。

“一旦被開除, 你人生還有什麼希望?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為什麼就不能收心好好學習?打遊戲能打一輩子嗎?再說不就是考試嗎?兩次高考你都過了, 把那個勁頭拿出來, 學習有什麼難的?”

這, 大概是阿城聽得最多的勸告。

自然, 一點用都沒有。

這時, 學院的一位老師Y站了出來。

“給我兩個月, 如果他還是老樣子, 就聽學院的安排。 ”

02

Y老師立下這個軍令狀之後, 都做了什麼呢?

一、“隨意”聊天。

每兩周約阿城見面一次, 隨意聊天。

“隨意”是一種技巧:Y老師並不像其他人一樣批評和勸誡阿城,

他主要是問問題。 比如, 你有什麼想法?為什麼會這樣做?你覺得同學都怎麼看你?

這些問題, 基本上都是開放性的, 也就是不評判, 不指責, 不暗示, 只是瞭解事實, 並對他的困境表示理解。

他不會問:你不覺得通宵玩遊戲後會有一種很難受的空虛感嗎?同學怎麼會故意害你呢?

在聊天的過程中, Y老師發現了阿城的問題所在:缺乏自我管理技巧, 自控力弱, 自卑。

阿城年齡比其它同學大5歲, 成績又不好, 總覺得老師和同學看自己的眼光都很異樣, 感到他們在背地裡議論自己。

壓力大, 雜念多, 就用曠課和打遊戲來逃避。 曠課越多, 掛科也越多。

到了大二, 學院加強施壓, 自己也想奮起直追, 但問題積壓太多, 每天睡覺醒來都覺得自己已經無可救藥,

便一再拖延行動, 造成惡性循環。

二、兩個人的讀書會。

在這兩個月內, Y老師給阿城舉辦了兩個人讀書會。

他先後選擇了三本書:《自控力》、《被討厭的勇氣》和《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Y老師的選擇順序是有講究的。

1、首先是《自控力》。

從腦科學的角度解剖自控力/意志力的原理, 傳授自控力的方法論, 完全是技術貼, 而且寫得妙趣橫生, 最適合的閱讀人群就是大學生以及職場新鮮人。

2、然後推薦《被討厭的勇氣》。

阿城的明顯改變, 就是從閱讀這本書開始的。

《被討厭的勇氣》通過一個青年和哲人的對話, 展現心理學家阿德勒的人本主義思想;語言簡單直白, 具有快刀砍亂麻般的心理震撼力。

試著讀讀下麵這幾句話:

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一切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人討厭。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這本書重塑了許多人的三觀,改變他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眼光,讀者阿城也不例外。

3、最後是《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像是前面兩本書的有機綜合體,是人文主義哲學和臨床心理學結合的偉大著作。

它説明阿城認識到:所謂成長,即心智成熟,這,必須通過自律來達到。自律是解決人生全部問題的良方。

於是,他主動請求Y老師給他推薦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總的來說,《自控力》側重行動方法論,《被討厭的勇氣》側重心理改造,《少有人走的路》則以哲學的深度來提升人生的高度。

這三本書都深深地影響了阿城。

三、行動、行動、行動。

隨著談話及閱讀的深入,Y老師不斷給阿城提出些小建議。

1、儘量不要呆在宿舍,跟著大家一起上課,一起去圖書館和自習室。

阿城能做到這一步,主要是用了《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課題分離”心理術:假如你討厭我,是你的事,與我無關;而我是一個學生,必須完成學業,這是我的事,與任何人無關。

因為獲得了“被討厭的勇氣”,阿城勇敢地走進課室,還故意坐在顯眼的位置,在課堂上積極提問和發言,以此鍛煉自己的勇氣和心志。老師和同學紛紛對他刮目相看,他對自己也越來越滿意。

“課題分離”法和同伴效應,終於使這個曠課大王進入了“沉迷學習不可自拔”的狀態。

2、建議他主動與母親聊天。

阿城對母親反思了自己的思想障礙,表達自己的悔意,母親非常感動。自阿城進入青春期以來,母子關係從來沒有這麼融洽過。

3、建議他注重自我形象。

從髮型到鬍子,從衣著到站姿,Y老師總是裝作隨意地給出形象上的建議,阿城都接受了。

他開始長跑,並在一個月內減肥13公斤。這個改變給了他莫大的信心,他開始規律健身,積極鍛煉胸肌、腹肌。

03

故事的尾聲。

不多不少,正是Y老師承諾的兩個月時間,眼看將要被開除的阿城,與兩個月前判若兩人,成為班裡表現最好的同學。

當時有老師堅持要讓他退學,現在,在開會討論阿城的處分問題時,反而代他求情,希望學院能給機會。

Y老師在高校已工作20年,親眼看見許多自我管理失敗的學生,他們自我中心,喪失意志,只知道逃避問題。對此,他最感慨的一點是:

心智成熟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可以說,教育者的終極目標就是説明學生走向心智成熟。

Y覺得自己主要培養了阿城這些方面的心智素質:

1、有內心動力:有志向有擔當;

2、有合適愛好:能搏命會休息;

3、有自我管理能力:高度自律;

4、有良好的社會協作性:互動性合作性。

兩個月後的阿城,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就是高度自律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自由的人。

是自律,換來了自由。

04

每個學校,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Y老師

Y老師是教育院校畢業,又在高校從事了20多年的學生工作。在這麼多年實際的工作中,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少年”,解決了不知道多少例的極端事件。

他經常說,看到這些孩子出現了問題,特別心痛。如果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只要做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其實都可以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堅強和健康。

創辦與點社以來,不時有陌生家長來尋求幫助,基本上都是孩子在自我管理方面出了問題:沉迷玩手機,與父母對抗,翹課,宅在房間不出來……聽Y老師講了這個故事,我受到很大啟發。

因此,也邀請Y老師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的顧問,參與到與點社的課程設置。為此,Y老師專門歸納了一些有教育共性的做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讓孩子感到被包容和接納,永遠是教育的第一步。

一端是高孤獨感、高壓力、高度單調的成長環境,一端是處處皆坑的智慧手機,孩子實在有太多理由在青春期“誤入歧途”。

當孩子陷入錯誤行為模式無法自拔時,第一件事就是創造一個接納他的空間——至少要有一個人,採取中立的立場,對孩子既不判定,也不教訓,只是引導和聆聽。

在家裡始終保留這樣一個中立的不評判空間,很重要。否則,在父母挑剔的目光中,孩子會慢慢封閉自己的心窗,停止與父母交流,在家總是端著一張“冷漠臉”。

並且,這種相處模式只會出現在親子關係中,而不會出現在孩子與朋友之間;所以,當父母看到孩子在社交中的活躍表現時,往往會很驚奇:他在家不是這副樣子的啊。這樣的驚奇,我們在與點社的活動中多次觀察到。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會變糟——往往因為父母總是忍不住去指責和糾正,而本身的威信又不足,也就是說,父母並非行為楷模:你自己都不看書/不運動/沒朋友,憑什麼要求我去做?

2、幫助孩子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當孩子感到被信任、接納,就會慢慢打開自己,這時,可以給他推薦合適的讀物或電影等文藝作品(當然自己是一定要先看過的);最好能與孩子一起真誠討論這些作品,允許孩子發表任何意見。

選對了作品,就等於讓孩子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讓比自己高明得多的思想去感染和影響他。這一步,有可能是讓孩子打開心門,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一步。

3、重視行動的方法論,小步前進。

一定要重視方法論、方法論、方法論(重要的事情必須說三遍)!

自我管理不僅是一個理念,更是方法論的集合。簡而言之,就是“少講道理,直接行動”。

在與點社夏冬令營中,有一個專題就是自我管理,我們會介紹一些常用和好用的時間管理和注意力管理的技巧和工具,並不去多講道理。因為,擠走壞習慣的,永遠是新習慣,而不是道理;保證指令簡單明確,讓孩子去做就好了。

在這方面,Y老師的秘訣是:對問題學生,只提容易出效果的小建議,不作大要求,不佈置多工,這樣,才不會令對方畏難而退。

進步的迴圈是這樣的:

取得最初的一點小進步,會令自己感到驚喜。這時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鼓勵,起到心理上的正面強化作用,產生連鎖反應,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向著壞習慣攻城掠地,最終消滅成批的壞習慣軍團。

如果第二步不湊效的話,直接利用行動的正面效應也是可以的。

最有效的行動建議通常包括:

説明孩子每天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鍛煉一會。Y老師為了帶動自己15歲的兒子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在雙方時間都很緊張的工作日,他每天一下班回來就陪兒子跳繩,他跳600下,兒子翻倍,1200下。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年。

創造結伴成長的環境,想辦法讓孩子多跟同學、老師交流。

使用一些時間管理的工具,如番茄鐘,時間管理表等幫助孩子管理時間及注意力,同時家長自己也要用起來。

最後,我想說,我們都愛孩子,這是深深根植于基因的原動力。只是,愛是一回事,愛的表達方式是另一回事;愛沒有對錯,表達方式有。

在孩子成年以前,我們有成千上萬次機會教育孩子,幫助他走向心智成熟,但是,也有成千上萬個可能,用錯了方式。

願我們都能以深愛之心,學習對的表達,與孩子幸福相處。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一切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人討厭。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這本書重塑了許多人的三觀,改變他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眼光,讀者阿城也不例外。

3、最後是《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像是前面兩本書的有機綜合體,是人文主義哲學和臨床心理學結合的偉大著作。

它説明阿城認識到:所謂成長,即心智成熟,這,必須通過自律來達到。自律是解決人生全部問題的良方。

於是,他主動請求Y老師給他推薦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總的來說,《自控力》側重行動方法論,《被討厭的勇氣》側重心理改造,《少有人走的路》則以哲學的深度來提升人生的高度。

這三本書都深深地影響了阿城。

三、行動、行動、行動。

隨著談話及閱讀的深入,Y老師不斷給阿城提出些小建議。

1、儘量不要呆在宿舍,跟著大家一起上課,一起去圖書館和自習室。

阿城能做到這一步,主要是用了《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課題分離”心理術:假如你討厭我,是你的事,與我無關;而我是一個學生,必須完成學業,這是我的事,與任何人無關。

因為獲得了“被討厭的勇氣”,阿城勇敢地走進課室,還故意坐在顯眼的位置,在課堂上積極提問和發言,以此鍛煉自己的勇氣和心志。老師和同學紛紛對他刮目相看,他對自己也越來越滿意。

“課題分離”法和同伴效應,終於使這個曠課大王進入了“沉迷學習不可自拔”的狀態。

2、建議他主動與母親聊天。

阿城對母親反思了自己的思想障礙,表達自己的悔意,母親非常感動。自阿城進入青春期以來,母子關係從來沒有這麼融洽過。

3、建議他注重自我形象。

從髮型到鬍子,從衣著到站姿,Y老師總是裝作隨意地給出形象上的建議,阿城都接受了。

他開始長跑,並在一個月內減肥13公斤。這個改變給了他莫大的信心,他開始規律健身,積極鍛煉胸肌、腹肌。

03

故事的尾聲。

不多不少,正是Y老師承諾的兩個月時間,眼看將要被開除的阿城,與兩個月前判若兩人,成為班裡表現最好的同學。

當時有老師堅持要讓他退學,現在,在開會討論阿城的處分問題時,反而代他求情,希望學院能給機會。

Y老師在高校已工作20年,親眼看見許多自我管理失敗的學生,他們自我中心,喪失意志,只知道逃避問題。對此,他最感慨的一點是:

心智成熟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可以說,教育者的終極目標就是説明學生走向心智成熟。

Y覺得自己主要培養了阿城這些方面的心智素質:

1、有內心動力:有志向有擔當;

2、有合適愛好:能搏命會休息;

3、有自我管理能力:高度自律;

4、有良好的社會協作性:互動性合作性。

兩個月後的阿城,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就是高度自律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自由的人。

是自律,換來了自由。

04

每個學校,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Y老師

Y老師是教育院校畢業,又在高校從事了20多年的學生工作。在這麼多年實際的工作中,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少年”,解決了不知道多少例的極端事件。

他經常說,看到這些孩子出現了問題,特別心痛。如果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只要做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其實都可以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堅強和健康。

創辦與點社以來,不時有陌生家長來尋求幫助,基本上都是孩子在自我管理方面出了問題:沉迷玩手機,與父母對抗,翹課,宅在房間不出來……聽Y老師講了這個故事,我受到很大啟發。

因此,也邀請Y老師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的顧問,參與到與點社的課程設置。為此,Y老師專門歸納了一些有教育共性的做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讓孩子感到被包容和接納,永遠是教育的第一步。

一端是高孤獨感、高壓力、高度單調的成長環境,一端是處處皆坑的智慧手機,孩子實在有太多理由在青春期“誤入歧途”。

當孩子陷入錯誤行為模式無法自拔時,第一件事就是創造一個接納他的空間——至少要有一個人,採取中立的立場,對孩子既不判定,也不教訓,只是引導和聆聽。

在家裡始終保留這樣一個中立的不評判空間,很重要。否則,在父母挑剔的目光中,孩子會慢慢封閉自己的心窗,停止與父母交流,在家總是端著一張“冷漠臉”。

並且,這種相處模式只會出現在親子關係中,而不會出現在孩子與朋友之間;所以,當父母看到孩子在社交中的活躍表現時,往往會很驚奇:他在家不是這副樣子的啊。這樣的驚奇,我們在與點社的活動中多次觀察到。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會變糟——往往因為父母總是忍不住去指責和糾正,而本身的威信又不足,也就是說,父母並非行為楷模:你自己都不看書/不運動/沒朋友,憑什麼要求我去做?

2、幫助孩子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當孩子感到被信任、接納,就會慢慢打開自己,這時,可以給他推薦合適的讀物或電影等文藝作品(當然自己是一定要先看過的);最好能與孩子一起真誠討論這些作品,允許孩子發表任何意見。

選對了作品,就等於讓孩子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讓比自己高明得多的思想去感染和影響他。這一步,有可能是讓孩子打開心門,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一步。

3、重視行動的方法論,小步前進。

一定要重視方法論、方法論、方法論(重要的事情必須說三遍)!

自我管理不僅是一個理念,更是方法論的集合。簡而言之,就是“少講道理,直接行動”。

在與點社夏冬令營中,有一個專題就是自我管理,我們會介紹一些常用和好用的時間管理和注意力管理的技巧和工具,並不去多講道理。因為,擠走壞習慣的,永遠是新習慣,而不是道理;保證指令簡單明確,讓孩子去做就好了。

在這方面,Y老師的秘訣是:對問題學生,只提容易出效果的小建議,不作大要求,不佈置多工,這樣,才不會令對方畏難而退。

進步的迴圈是這樣的:

取得最初的一點小進步,會令自己感到驚喜。這時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鼓勵,起到心理上的正面強化作用,產生連鎖反應,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會向著壞習慣攻城掠地,最終消滅成批的壞習慣軍團。

如果第二步不湊效的話,直接利用行動的正面效應也是可以的。

最有效的行動建議通常包括:

説明孩子每天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鍛煉一會。Y老師為了帶動自己15歲的兒子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在雙方時間都很緊張的工作日,他每天一下班回來就陪兒子跳繩,他跳600下,兒子翻倍,1200下。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年。

創造結伴成長的環境,想辦法讓孩子多跟同學、老師交流。

使用一些時間管理的工具,如番茄鐘,時間管理表等幫助孩子管理時間及注意力,同時家長自己也要用起來。

最後,我想說,我們都愛孩子,這是深深根植于基因的原動力。只是,愛是一回事,愛的表達方式是另一回事;愛沒有對錯,表達方式有。

在孩子成年以前,我們有成千上萬次機會教育孩子,幫助他走向心智成熟,但是,也有成千上萬個可能,用錯了方式。

願我們都能以深愛之心,學習對的表達,與孩子幸福相處。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