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赫敏是個拿“女權”當擋箭牌的“虛偽婊”?我不同意!

被自己的人設反噬, 這種情況在好萊塢明星身上並不少見。

比如安妮·海瑟薇, 紅極一時後來卻招黑無數, 被噴造作虛偽, 貶損褒獎都離不開她(的對外形象)太完美;

又比如安吉麗娜·朱莉, 愛她的人讚賞她無畏獨立, 說話擲地有聲、做事雷厲風行, 討厭她的人則稱她是“聖母婊”, 被捧被貶都離不開“聖母”人設。

這檔子事兒, 最近則落到了“赫敏”艾瑪·沃特森頭上, 而給她添麻煩的關鍵字則是——女權, 部分人質疑她虛偽、雙重標準、拿女權來當演技差的擋箭牌、甚至炒作話題。

其實, 女權的爭議更像是一個引爆點, 更多地是對她演藝事業平庸的發難, 畢竟除了“赫敏”, 你真的很難回答出她的代表作還有什麼……

同時有些牆倒眾人推的意思, 她耍大牌、拍攝遲到等等七零八碎的差評也都相繼蹦了出來。

赫敏還hold得住嗎?

1.

>演技

佳作欠奉, 放棄“愛樂”

她說, 曾想撒手不幹

作為演員,

艾瑪和《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深度捆綁——這個角色讓她風靡全球並飛速躋身最吸金女星的隊伍, 但十年的出演也導致她至今難以鬆綁跳脫出來......

艾瑪從 10 歲起就演聰明伶俐、毒嘴心善的“赫敏”, 自此她對外也步調一致地以學霸、優等生的非花瓶的形象示人:

高考成績 straight A、就讀“常青藤”之一的布朗大學, 就連暫緩學業那會, 她也會去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訪問學習。

2011 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完結,但艾瑪的表演和人設顯然還被赫敏綁得死死的。

首當其衝,新作乏善可陳:青春片《壁花少年》口碑尚可,她演一個美麗的青春期少女,算是本色出演,但發揮空間有限;

和索菲亞·科波拉(《教父》導演之女、《迷失東京》的導演)合作的《珠光寶氣》,則幾乎把兩人的名聲都賠掉了......

剩下就是《諾亞方舟:創世之旅》、《尊嚴殖民地》、《回溯迷蹤》等影響力小且口碑“麻麻哋”的片子。

她還成了票房毒藥——不同於《哈利·波特》系列累積超 100 億美元的賣座境況,艾瑪後續的作品成績僅有一兩千萬美元上下。

刻薄的人乾脆直接嘲諷艾瑪選片“眼高手低”,艾瑪自己肯定也不想靠“赫敏”一直吃老本,想必她心裡也不好受。

如今,又因為艾瑪·沃森曾是《愛樂之城》女主角的首選,“候補上位”的石頭姐艾瑪·斯通又拿了奧斯卡,兩位艾瑪被拿來對比:

屈臣氏小姐和石頭姐都算是早早入行的人,

前者有赫敏加持,一飛沖天;後者則從跑龍套、青春喜劇、文藝女星一路摸爬滾打,完成逆襲——相比于順風順水的故事,人們總是更喜歡聽到麻雀變鳳凰,不是嗎?

不談藝術成就和演技,就連論人氣,石頭姐似乎也不輸屈臣氏小姐:在類似美國青少年選擇獎、MTV電影獎等比拼人氣和流量的獎項,兩人的成績大致持平。

還有人拿同輩的“暮光女”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和“大表姐”珍妮佛·勞倫斯來對比,屈臣氏小姐照樣不占優......

連曾經黑料吐槽一籮筐的斯圖爾特,都在獨立影片中成功發力,甚至憑藉《錫爾斯瑪利亞》(Clouds of Sils Maria)斬獲法國凱撒電影獎——而艾瑪·沃森到現在還是兩手空空。 鬥不過,根本原因是作品差啊。

另外,粉絲們的“赫敏”情結也遠沒有停歇,甚至屢次出現瘋狂失控的危險情況(艾瑪被跟蹤、偷拍,被狗仔八卦等等)

“我知道,一些粉絲會把我的臉紋在自己身上;我也聽說過,有粉絲以《哈利·波特》為精神支柱抵抗癌症。

我解釋不清這種感覺,只能說哈利·波特對很多人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一個系列電影這麼簡單——人們為之瘋狂啊。”

艾瑪在一次《名利場》的專訪中如是說,騷擾和壓力都不小。

她甚至想過不當演員了。

在外媒的採訪中,艾瑪吐露心聲,2009年入讀布朗大學後,曾想過離開好萊塢,“那時我覺得若是再不回頭,自己很可能再也走不出這趟渾水了——眼下是退出的唯一時機。”

她逐漸意識到,因為赫敏一角,人們總覺得她“中了頭彩,像撿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赫敏無疑成了艾瑪華麗麗的繭。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告訴自己’我不像赫敏’。當然之後,我還是更喜歡赫敏的樣子,最終也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這段曲曲折折的話啊,艾瑪的無奈簡直呼之欲出。

“我的性格太嚴肅了,所以我以前常覺得自己非常不適合進演藝圈。我又麻煩、又難相處,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在最近的外媒採訪裡,艾瑪說她還會有“疏離感”:從首映禮下來看到鏡中妝容精緻、盛裝打扮的自己,我摸著自己的臉頰,不禁會問“這是誰?我對鏡中的自己感到陌生”。

一個名利兼收的名人,抱怨做名人好累、好不開心,於是不少人又跳出來說:“這太玻璃心啦!”哪有只得好處、不背負痛苦的便宜買賣?”

部分網友讓她去和別人學習,對此艾瑪也做了回應:

“總有人建議我去和裘蒂·福斯特、娜塔莉·波特曼取取經,讓她們把在聚光燈下健康成長的秘訣傳授給我。可是,她們那一代並沒有社交網路啊。

別誤會,我並不是說她們的走紅就一馬平川了,但因為科技的進步,娛樂圈的遊戲規則早就不同——裘蒂·福斯特和娜塔莉·波特曼也都曾說過類似的話的。”

簡而言之,在一句話都會被無限放大的數位時代,艾瑪身上背負的輿論和光環太多、太重啦。

至於作品無法出彩、選片太弱,她自己也覺得無能為力啊(望天)。

《愛樂之城》算是一個機遇,但她又遺憾“錯失”——儘管艾瑪稱放棄是因為“檔期衝突”、要專心投入《美女與野獸》的排練和拍攝,但也有說法指出此前艾瑪耍大牌、提出劇組要遷就她一人而移師倫敦;

最終又或者是她太過“精明”,新晉導演的玩票VS迪士尼的大童話IP,明眼人都知道挑哪個更保險、更有錢途。

無論如何,這次她把《美女與野獸》抓在了手裡,也的確拼命練習、也的確和角色相得益彰了。

失去Mia一角,儘管遺憾(奧斯卡當晚還被曝她直接在後臺責問經紀人,怎麼挑角色的!)但也不全然是壞事吧。《美女與野獸》北美的預售強勁,也算是打破之前戲路不通的困境咯,至少當別人再談起代表作,她可以回答還有《美女與野獸》嘛。

被自己的人設反噬,這種情況在好萊塢明星身上並不少見。

2.

>女權

息影一年發展女權事業

遭遇演藝瓶頸

2016年,艾瑪·沃森宣佈息影一年,不僅要給自己“充電”,也致力發展女權主義運動事業。

“我看了很多的書,感覺自己腦子裡的想法多到爆炸,思維運轉快到讓我來不及反應和消化。在聯合國工作,會有明確的方向和工作指南給到我,但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卻仍在不斷地被豐富和被定義中。”

艾瑪在和女權主義作家Bell Hooks的對談中解釋,息影是為了“完善自我”,她甚至想過重回校園進修,但母親認為“實踐出真知”,只有艾瑪繼續對外表達觀點、繼續讀書就行。

當時,《哈利·波特》系列已經離開大家 5 年,而距離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並發起“HeForHer”運動也已過去兩年時間,她主演的電影《Regression》票房慘澹,《Colonia》更是跌破低谷、草草下畫……

為女權主義息影,多多少少像個合理的說辭,不過暫時從電影市場抽身,對艾瑪來說也是極好的。

《美女與野獸》代表著艾瑪的回歸,但出師不久就被大波媒體和網友怒懟。

在最新一期《Vainity》的封面,艾瑪穿半真空的斗篷上衣,獻出出道以來最大尺度的裸露,被指“借胸上位”,人們噴她是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婊”。

有外媒甚至直接出了一版“美女和咪咪”(Beauty and the Breasts)的專題,評論家Julia Hartley Brewer挖苦艾瑪·沃森反復強調“女權主義,女權主義、男女同薪同酬......怎麼還沒人關注我?女權主義......噢,大家快來看我的咪咪!”

“這正正說明了社會對女權主義誤解多多!女權主義是關於自我解放、自由和平等的,是關於給與女性自由選擇的權利,它不該被用來打擊其他的女性。”

在《美女與野獸》的一次路演採訪上,艾瑪情緒激動地反駁,大呼冤枉無奈,“我真不明白這和我的咪咪有什麼關係?”

此言一出,不少網友們又炸了,碧昂斯的粉絲直接組團狂噴艾瑪“雙重標準的偽君子”,甚至要求道歉。媒體們也懵逼了——你3年前談論碧昂斯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呀!

2013年,碧昂斯在其發佈的專輯裡收錄了她在TED的演講“我們應該都是女權主義者”,同時專輯中還有不少她性感火辣的脫衣舞、性挑逗等視頻內容。

然後,艾瑪當時的評論,一是很困惑,二是還是要讚揚碧昂斯:“這個話題,我還沒有想清楚……我看到專輯非常不解,尤其對於專輯傳達的訊息感到困惑,碧昂絲把自己歸類為女權主義者,卻在鏡頭前擺出供男人們意淫的裸露畫面……碧昂斯告訴大家,我可以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同時也可以展現自己漂亮的一面。”

就算沒有批評碧昂斯,曾經反對裸露算是坐實咯,而且說好的“不以女權來棒打別的女性”呢......?真挺雙標的。

洛杉磯女主播Alex Gervasi隱晦吐槽:“我希望在批評碧昂絲露肉太多後,這些年的艾瑪會有所成長。”推文後她還加了“白人女性主義”的話題,直指艾瑪雙標、虛偽。

CNN 主持人Piers Morgan 給艾瑪提了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你有好演技、人又聰明美麗,真沒必要假惺惺地拿女權主義出來丟人現眼啊!”

回看2014 年艾瑪的“HeForHer”演講,她不僅澄清女權仇視男性的錯誤認識,還指出女權即平權:“我希望男人可以一起扛下這份任務,讓他們的女兒、姐妹以及母親能夠免于性別歧視……無論何種性別的人,都能找回不被社會認可的部分,並成為更真誠以及更完整的自己。”

那時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她把這些觀點最大限度地傳播到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

宣佈艾瑪將出任親善大使後,由於訪客過多,聯合國婦女署官網崩潰了約12個小時;視頻點擊和社交網路上的話題數量都上億,支持女權和性別平等的簽名也鋪天蓋地而來。

但她對女權的認識始終是蒼白無力的啊,何況除了演講和讀書會,她實際行動也不多。

和親力親為、深入群眾的師姐安吉麗娜·朱莉相比,艾瑪的作用甚微。

她最常出現在XXX會議or各大雜誌的女權評選名單裡,比起女權鬥士,她更像一個經常嚷嚷卻不太做實事的花瓶發言人,讓人有印象的女權言論並不多,出名的是那些美呆了的穿搭。

現在,她的要務是組織女權讀書俱樂部,從息影那會她就說要和粉絲一起多讀書、讀好書。今年還響應 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在地鐵上給粉絲們送書。

更多的是爭議,比如歡迎難民的言論。這件事情艾瑪躺槍得有點無奈:

去年跨年夜德國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後,歐洲對待難民的態度就出現了分化。

艾瑪作為一個積極的“女權主義者”,並沒有表態。這時,她前年發的一條“#歡迎難民”的推特被翻了出來。隨後網友們還讓艾瑪去法國加來難民營呆一個禮拜,還不能帶保鏢,以此來證明難民都很友好、很安全......這件事迅速地上了熱搜,網友們情願上萬。

在難民爭議之前,艾瑪因在悼念斯內普逝世時特意po出了他支持女權主義的言論,於是又被罵“消費死者”。

在不久前怒對川普的粉紅波斯貓遊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發推支持遊行、水果姐凱蒂·佩里和響噹噹的麥當娜在遊行現場、一呼百應,Alicia Keys、斯嘉麗·詹森也分別上臺發表演講或表演。

但身為聯合國親善大使的艾瑪,既不是活動的領袖人物,號召力也比上述女星遜色不少。

簡而言之,她在女權方面的貢獻非常有限,但大概因為缺乏話題和作品,只能拿女權來說事兒,所以惹人厭煩。

在公眾的印象裡,好萊塢的明星向來都喜歡培養有個“愛好”,諸如慈善、保護動物、拒絕真皮、甚至世界和平,都是愛好,但如果一個明星本末倒置,讓愛好成為了唯一話題,卻又沒有了作品的加持,那就很尷尬了。

萬一明星還對自己的“愛好”知之甚少,那就更悲劇了。

希望屈臣氏小姐能繼續《美女與野獸》的勢頭,做好自己演員的本職,只有業務上去了,才能有底氣啊——何況演好女權電影也是身體力行啊,君不見最女權的角色往往都活在電影裡啊。

至於推動女權事業,這總比多一個直男癌好啊,觀眾又怎會抗拒呢?

撰文:康斯坦

編輯:劉奕伶 伍潔敏 編輯助理:鄭裕寧

2011 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完結,但艾瑪的表演和人設顯然還被赫敏綁得死死的。

首當其衝,新作乏善可陳:青春片《壁花少年》口碑尚可,她演一個美麗的青春期少女,算是本色出演,但發揮空間有限;

和索菲亞·科波拉(《教父》導演之女、《迷失東京》的導演)合作的《珠光寶氣》,則幾乎把兩人的名聲都賠掉了......

剩下就是《諾亞方舟:創世之旅》、《尊嚴殖民地》、《回溯迷蹤》等影響力小且口碑“麻麻哋”的片子。

她還成了票房毒藥——不同於《哈利·波特》系列累積超 100 億美元的賣座境況,艾瑪後續的作品成績僅有一兩千萬美元上下。

刻薄的人乾脆直接嘲諷艾瑪選片“眼高手低”,艾瑪自己肯定也不想靠“赫敏”一直吃老本,想必她心裡也不好受。

如今,又因為艾瑪·沃森曾是《愛樂之城》女主角的首選,“候補上位”的石頭姐艾瑪·斯通又拿了奧斯卡,兩位艾瑪被拿來對比:

屈臣氏小姐和石頭姐都算是早早入行的人,

前者有赫敏加持,一飛沖天;後者則從跑龍套、青春喜劇、文藝女星一路摸爬滾打,完成逆襲——相比于順風順水的故事,人們總是更喜歡聽到麻雀變鳳凰,不是嗎?

不談藝術成就和演技,就連論人氣,石頭姐似乎也不輸屈臣氏小姐:在類似美國青少年選擇獎、MTV電影獎等比拼人氣和流量的獎項,兩人的成績大致持平。

還有人拿同輩的“暮光女”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和“大表姐”珍妮佛·勞倫斯來對比,屈臣氏小姐照樣不占優......

連曾經黑料吐槽一籮筐的斯圖爾特,都在獨立影片中成功發力,甚至憑藉《錫爾斯瑪利亞》(Clouds of Sils Maria)斬獲法國凱撒電影獎——而艾瑪·沃森到現在還是兩手空空。 鬥不過,根本原因是作品差啊。

另外,粉絲們的“赫敏”情結也遠沒有停歇,甚至屢次出現瘋狂失控的危險情況(艾瑪被跟蹤、偷拍,被狗仔八卦等等)

“我知道,一些粉絲會把我的臉紋在自己身上;我也聽說過,有粉絲以《哈利·波特》為精神支柱抵抗癌症。

我解釋不清這種感覺,只能說哈利·波特對很多人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一個系列電影這麼簡單——人們為之瘋狂啊。”

艾瑪在一次《名利場》的專訪中如是說,騷擾和壓力都不小。

她甚至想過不當演員了。

在外媒的採訪中,艾瑪吐露心聲,2009年入讀布朗大學後,曾想過離開好萊塢,“那時我覺得若是再不回頭,自己很可能再也走不出這趟渾水了——眼下是退出的唯一時機。”

她逐漸意識到,因為赫敏一角,人們總覺得她“中了頭彩,像撿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赫敏無疑成了艾瑪華麗麗的繭。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告訴自己’我不像赫敏’。當然之後,我還是更喜歡赫敏的樣子,最終也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這段曲曲折折的話啊,艾瑪的無奈簡直呼之欲出。

“我的性格太嚴肅了,所以我以前常覺得自己非常不適合進演藝圈。我又麻煩、又難相處,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在最近的外媒採訪裡,艾瑪說她還會有“疏離感”:從首映禮下來看到鏡中妝容精緻、盛裝打扮的自己,我摸著自己的臉頰,不禁會問“這是誰?我對鏡中的自己感到陌生”。

一個名利兼收的名人,抱怨做名人好累、好不開心,於是不少人又跳出來說:“這太玻璃心啦!”哪有只得好處、不背負痛苦的便宜買賣?”

部分網友讓她去和別人學習,對此艾瑪也做了回應:

“總有人建議我去和裘蒂·福斯特、娜塔莉·波特曼取取經,讓她們把在聚光燈下健康成長的秘訣傳授給我。可是,她們那一代並沒有社交網路啊。

別誤會,我並不是說她們的走紅就一馬平川了,但因為科技的進步,娛樂圈的遊戲規則早就不同——裘蒂·福斯特和娜塔莉·波特曼也都曾說過類似的話的。”

簡而言之,在一句話都會被無限放大的數位時代,艾瑪身上背負的輿論和光環太多、太重啦。

至於作品無法出彩、選片太弱,她自己也覺得無能為力啊(望天)。

《愛樂之城》算是一個機遇,但她又遺憾“錯失”——儘管艾瑪稱放棄是因為“檔期衝突”、要專心投入《美女與野獸》的排練和拍攝,但也有說法指出此前艾瑪耍大牌、提出劇組要遷就她一人而移師倫敦;

最終又或者是她太過“精明”,新晉導演的玩票VS迪士尼的大童話IP,明眼人都知道挑哪個更保險、更有錢途。

無論如何,這次她把《美女與野獸》抓在了手裡,也的確拼命練習、也的確和角色相得益彰了。

失去Mia一角,儘管遺憾(奧斯卡當晚還被曝她直接在後臺責問經紀人,怎麼挑角色的!)但也不全然是壞事吧。《美女與野獸》北美的預售強勁,也算是打破之前戲路不通的困境咯,至少當別人再談起代表作,她可以回答還有《美女與野獸》嘛。

被自己的人設反噬,這種情況在好萊塢明星身上並不少見。

2.

>女權

息影一年發展女權事業

遭遇演藝瓶頸

2016年,艾瑪·沃森宣佈息影一年,不僅要給自己“充電”,也致力發展女權主義運動事業。

“我看了很多的書,感覺自己腦子裡的想法多到爆炸,思維運轉快到讓我來不及反應和消化。在聯合國工作,會有明確的方向和工作指南給到我,但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卻仍在不斷地被豐富和被定義中。”

艾瑪在和女權主義作家Bell Hooks的對談中解釋,息影是為了“完善自我”,她甚至想過重回校園進修,但母親認為“實踐出真知”,只有艾瑪繼續對外表達觀點、繼續讀書就行。

當時,《哈利·波特》系列已經離開大家 5 年,而距離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並發起“HeForHer”運動也已過去兩年時間,她主演的電影《Regression》票房慘澹,《Colonia》更是跌破低谷、草草下畫……

為女權主義息影,多多少少像個合理的說辭,不過暫時從電影市場抽身,對艾瑪來說也是極好的。

《美女與野獸》代表著艾瑪的回歸,但出師不久就被大波媒體和網友怒懟。

在最新一期《Vainity》的封面,艾瑪穿半真空的斗篷上衣,獻出出道以來最大尺度的裸露,被指“借胸上位”,人們噴她是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婊”。

有外媒甚至直接出了一版“美女和咪咪”(Beauty and the Breasts)的專題,評論家Julia Hartley Brewer挖苦艾瑪·沃森反復強調“女權主義,女權主義、男女同薪同酬......怎麼還沒人關注我?女權主義......噢,大家快來看我的咪咪!”

“這正正說明了社會對女權主義誤解多多!女權主義是關於自我解放、自由和平等的,是關於給與女性自由選擇的權利,它不該被用來打擊其他的女性。”

在《美女與野獸》的一次路演採訪上,艾瑪情緒激動地反駁,大呼冤枉無奈,“我真不明白這和我的咪咪有什麼關係?”

此言一出,不少網友們又炸了,碧昂斯的粉絲直接組團狂噴艾瑪“雙重標準的偽君子”,甚至要求道歉。媒體們也懵逼了——你3年前談論碧昂斯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呀!

2013年,碧昂斯在其發佈的專輯裡收錄了她在TED的演講“我們應該都是女權主義者”,同時專輯中還有不少她性感火辣的脫衣舞、性挑逗等視頻內容。

然後,艾瑪當時的評論,一是很困惑,二是還是要讚揚碧昂斯:“這個話題,我還沒有想清楚……我看到專輯非常不解,尤其對於專輯傳達的訊息感到困惑,碧昂絲把自己歸類為女權主義者,卻在鏡頭前擺出供男人們意淫的裸露畫面……碧昂斯告訴大家,我可以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同時也可以展現自己漂亮的一面。”

就算沒有批評碧昂斯,曾經反對裸露算是坐實咯,而且說好的“不以女權來棒打別的女性”呢......?真挺雙標的。

洛杉磯女主播Alex Gervasi隱晦吐槽:“我希望在批評碧昂絲露肉太多後,這些年的艾瑪會有所成長。”推文後她還加了“白人女性主義”的話題,直指艾瑪雙標、虛偽。

CNN 主持人Piers Morgan 給艾瑪提了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你有好演技、人又聰明美麗,真沒必要假惺惺地拿女權主義出來丟人現眼啊!”

回看2014 年艾瑪的“HeForHer”演講,她不僅澄清女權仇視男性的錯誤認識,還指出女權即平權:“我希望男人可以一起扛下這份任務,讓他們的女兒、姐妹以及母親能夠免于性別歧視……無論何種性別的人,都能找回不被社會認可的部分,並成為更真誠以及更完整的自己。”

那時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她把這些觀點最大限度地傳播到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

宣佈艾瑪將出任親善大使後,由於訪客過多,聯合國婦女署官網崩潰了約12個小時;視頻點擊和社交網路上的話題數量都上億,支持女權和性別平等的簽名也鋪天蓋地而來。

但她對女權的認識始終是蒼白無力的啊,何況除了演講和讀書會,她實際行動也不多。

和親力親為、深入群眾的師姐安吉麗娜·朱莉相比,艾瑪的作用甚微。

她最常出現在XXX會議or各大雜誌的女權評選名單裡,比起女權鬥士,她更像一個經常嚷嚷卻不太做實事的花瓶發言人,讓人有印象的女權言論並不多,出名的是那些美呆了的穿搭。

現在,她的要務是組織女權讀書俱樂部,從息影那會她就說要和粉絲一起多讀書、讀好書。今年還響應 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在地鐵上給粉絲們送書。

更多的是爭議,比如歡迎難民的言論。這件事情艾瑪躺槍得有點無奈:

去年跨年夜德國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後,歐洲對待難民的態度就出現了分化。

艾瑪作為一個積極的“女權主義者”,並沒有表態。這時,她前年發的一條“#歡迎難民”的推特被翻了出來。隨後網友們還讓艾瑪去法國加來難民營呆一個禮拜,還不能帶保鏢,以此來證明難民都很友好、很安全......這件事迅速地上了熱搜,網友們情願上萬。

在難民爭議之前,艾瑪因在悼念斯內普逝世時特意po出了他支持女權主義的言論,於是又被罵“消費死者”。

在不久前怒對川普的粉紅波斯貓遊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發推支持遊行、水果姐凱蒂·佩里和響噹噹的麥當娜在遊行現場、一呼百應,Alicia Keys、斯嘉麗·詹森也分別上臺發表演講或表演。

但身為聯合國親善大使的艾瑪,既不是活動的領袖人物,號召力也比上述女星遜色不少。

簡而言之,她在女權方面的貢獻非常有限,但大概因為缺乏話題和作品,只能拿女權來說事兒,所以惹人厭煩。

在公眾的印象裡,好萊塢的明星向來都喜歡培養有個“愛好”,諸如慈善、保護動物、拒絕真皮、甚至世界和平,都是愛好,但如果一個明星本末倒置,讓愛好成為了唯一話題,卻又沒有了作品的加持,那就很尷尬了。

萬一明星還對自己的“愛好”知之甚少,那就更悲劇了。

希望屈臣氏小姐能繼續《美女與野獸》的勢頭,做好自己演員的本職,只有業務上去了,才能有底氣啊——何況演好女權電影也是身體力行啊,君不見最女權的角色往往都活在電影裡啊。

至於推動女權事業,這總比多一個直男癌好啊,觀眾又怎會抗拒呢?

撰文:康斯坦

編輯:劉奕伶 伍潔敏 編輯助理:鄭裕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