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桐媽原創」黃疸高到什麼程度我們要考慮照藍光?

黃疸(八)對於黃疸, 國內的診治現狀如何?黃疸高到什麼程度我們要考慮照藍光?

其實, 國內的診治現狀不容樂觀, 流行病學調查尚未做到位元,

而國外資料又“水土不服”, 未必符合我國國情。 接受治療的孩子, 絕大多數屬於過度醫療;而卻有相當一部分真正有問題的孩子, 卻被遺漏。

這是為什麼呢?

1)既往, 一刀切地根據黃疸數值來劃分生理性、病理性黃疸, 判斷黃疸嚴重程度, 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上文提到, 如果是母乳性黃疸, 高得嚇人也沒見幾個有害的;如果是病理性黃疸, 不怎麼高就能出現嚴重的問題。 比如嚴重的溶血性黃疸, 膽紅素很低就能出現核黃疸;乙肝引起的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有些黃得非常不明顯, 甚至膽紅素水準正常;先天性膽道梗阻, 一開始是正常的, 後來才慢慢黃起來……這些生理、病理因素, 有時還交互重疊, 難以區分。

目前, 在國際上傾向於不再使用“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等說法,

並試圖棄用黃疸數值判斷疾病的方法。 不過, 棄用了以後怎麼辦?國際上暫時還沒個靠譜的說法, 有學者提出“非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症”這一名詞用於診斷, 感覺上仍然模模糊糊。 因此, 目前國際上診斷標準並未統一。 梧桐媽媽前面介紹的初步判斷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的方法, 僅供你參考。

2004年AAP提出的光療標準在國際上最為知名, 廣泛使用。 具體見下述。 不過, 它屬於治療標準, 與診斷標準是兩碼事。

2)我們對早產兒及其他高危患兒, 仍然預判不足。

這些孩子, 按照一刀切的診治標準顯然不夠。 他們經常不按常理出牌。 他們的身體更加脆弱, 難以忍受高水準、增速快的黃疸, 及其背後的始作俑者——疾病。

而事實偏與他們過不去, 相反他們得承受比足月兒更高水準的黃疸, 也常合併各種疾病情況(誰知道是不是宮內疾病導致的早產?圍產期缺血缺氧、感染性等疾病更高發), 症狀反應還更為遲鈍、隱匿(早產兒更加無力,

經常傻乎乎昏睡很久)!曾經有報導, 1位元嚴重早產的孩子, 黃疸數值僅3.5mg/dl, 就發生核黃疸, 出現抽搐(不過這個文獻太早了, 很多混雜因素沒去除, 不知道是不是圍產期疾病引起的抽搐, 也沒有核黃疸其他的證據, 所以梧桐媽媽僅提出來給你一個參考, 不要盲目恐慌。 比較靠譜些的文獻中, 提到的導致核黃疸的膽紅素最低數值一般大於10~14mg/dl)。

所以, 醫務人員和我們一樣, 常抱著僥倖心理, 或者疾病進展速度過快, 讓人猝不及防。 對這類孩子誤判、漏判的幾率仍然很高。

3)長時間以來, 診斷標準過分落後, 且不統一, 很多醫務人員不注重知識更新。

2001年前, 翻翻我國最權威的兒科學書籍, 發現診治標準並不統一。 比如《實用兒科學》建議>12mg/dl就開始光療,

20~25mg/dl考慮換血;《中華新生兒學》建議15~18mg/dl為光療指征。 並且, 這些書多半沒有提到隨著出生時間變化, 光療干預標準是否也跟著變, 數值基本是一刀切的。 2001年以後, 我國權威書籍中診治方案就基本統一了, 也考慮到日齡不同, 光療標準的問題, 不過數值過分保守, 比如正常足月新生兒產後超過72小時, 教科書提出12.9mg/dl診斷病理性黃疸(也有教科書提出12mg/dl), 15mg/dl考慮光療, 17mg/dl必須光療, 22mg/dl光療失敗考慮換血治療。

這些數值哪兒來的呢?這還是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美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1986年Maisels調查資料發現95%以上的新生兒總膽紅素不超過12.9mg/dl, 這在當時被認為是可接受的“病理性黃疸”的下限。 這個數值在世界上流通了挺多年, 儘管有很多不符合的情況出現, 不過人們還是樂意有這麼個準繩,遵照執行。我們國家執行情況是非常積極的,只要有黃疸,喂水、喂藥通通上;達到標準,照光更是說一不二,雷厲風行地執行。

相反,美國人卻經歷了一個過分寬鬆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覺得他們對黃疸的危害性估計過高,提高了光療參考值,也不提倡過多的檢查和治療。當年的權威育兒書籍對過度醫療義憤填膺,裡面常會提到“生理性黃疸無害,只要孩子一切正常,哪怕膽紅素數值很高,經皮測量20mg/dl以內通常不需要處理,不需要停母乳。如果寶寶因為各種疾病導致黃疸超高,母乳對寶寶的健康格外重要。”1994年,AAP推薦的光療標準是17~20mg/dl。不過,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和歐洲核黃疸再次出現,還是足月健康兒;1998年,Maisels發文認為早產兒核黃疸病例多,母乳性黃疸也能導致核黃疸(前面提到過,梧桐媽媽個人持保留意見),東南亞和南亞移民,可能因基因的原因(比如G-6PD缺陷),黃疸數值常比高加索人種高,核黃疸有所增加。

1997年以後,美國人陸陸續續發文,認為Maisels在1986年提出的95百分位下限數值不對頭,不少科學家發現95百分位膽紅素數值波動在17.4~17.5mg/dl之間。2001年Stevenson的多中心研究覆蓋面最廣,涵蓋了美國、中國香港、日本及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在出生後96小時,40百分位數值為12.4mg/dl,75百分位為15.2mg/dl,95百分位為17.4mg/dl。

天哪,60%的孩子被認為可能有病,25%的孩子被照光!世界範圍內這個過度醫療的幾率,也是沒sei了。2004年,AAP提出的新的診療標準,再次在世界範圍內流傳。不過,我國仍然有很多醫生沒能趕上時代潮流,還是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當年課本上記載的,舊的光療標準。

有意思的是,這位提出的數值影響了全世界的Maisels,自己給自己實力打臉,2006年提出高膽紅素血症適用於95百分位數值以上的診斷,大於20mg/dl為重度高膽紅素血症,大於25mg/dl或30mg/dl為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症。他提出的數值,再次被美國人和全世界人民當成指導診療工作的依據。

看看,世界範圍內,是不是感覺科學家們心裡都沒譜?總在變來變去?一個不太恰當的數值,被世界人民堅定地執行了挺多年,我國醫療環境更為保守,醫生更是墨守成規,絲毫不肯逾越雷池半步!

我們仍然希望科學的車輪再前進一點點,有某種更靠譜的方法,把正常和不正常的孩子更準確地篩選出來——畢竟,正常的孩子更能耐受黃疸,閾值更高;而不正常的孩子比想像地還要脆弱,靠膽紅素數值百分比來一刀切,執行起來略顯簡單粗暴,總歸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總的來說,科學還是在進步,我們跟著最新的診治指南走,總還是有道理的。儘管這些診治標準仍然不能精准地區分生理、和病理情況,還沒考慮到不同國家人種差別和餵養方面的國情,但已經是目前世界上相對最安全,又最大程度減少過度醫療的標準了。

4)這些數值,多半是外國人弄出來的。我國本土,還缺乏非常接地氣的流行病學調查。

剛才提到過,美國人發現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移民的黃疸發生率高,程度重,容易出現核黃疸,可能跟基因有關。事實上,我們觀察到我們身邊嚴重黃疸的孩子真的特別多見,大朵拉去照光了,可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最終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

母乳性黃疸在我國發病率非常高,有學者認為超過1/3的母乳寶寶都有,可能是我們的孩子腸肝迴圈重吸收膽紅素的能力太強悍的緣故。臨床觀察到這些孩子膽紅素數值超過15mg/dl很常見,甚至18~22mg/dl都是小case。我們不敢觀察黃疸走勢,都給早早地停母乳、餵奶粉、照光了,最終也沒弄清楚他們究竟是正常還是不正常,也不知道真正的流行病學資料該是啥樣。

近年來,我國純母乳餵養率持續走低(注意,是純母乳,連喝過水都不算,這是目前國際上的主流意見),普通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未被治療干預的自然轉歸過程,我們基本上是無緣見到,也無從統計的了。

另外,針對黃疸的診治思路,我國醫生較為狹隘,“治療大過天,診斷靠邊站”!只要大於課本上的診斷標準,就拉去照光,照得下來就此為止,照不下來再說,診斷過程看上去次要很多,尤其是在不少基層醫院,客觀上他們也沒多少診治條件,醫護人員和父母一樣,也不想過多折騰孩子,保障孩子安全就好。

因此,一直以來,我國都很欠缺一個接地氣的、本土化的大規模、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什麼原因導致的高黃疸?我國人民有特殊的基因嗎?我國特色95百分位膽紅素數值是多少?正常孩子能耐受的黃疸數值,跟西方寶寶一樣嗎?有沒有南北差異?母乳性黃疸發病率究竟有多高?完全不干預,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如何變化,真能引起核黃疸嗎?……問題太多了,不過解決起來真挺困難的樣子。我們在臨床觀察,課本上的標準資料,貌似有些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黃疸快速增高、超時、超高的孩子太多了,這麼多孩子都不正常?恐怕不現實。不過,這些數值讓我們畏懼,我們寧可選擇過度醫療,不敢不餵奶粉,不照光,不吃藥。

這還真不是梧桐媽媽亂說。2010年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新生兒黃疸診療原則的專家共識解讀》,明確提出我國欠缺大規模流行病學資料,希望能有個本土化的診治方案。然後?我們姑且等等然後吧。當然,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畢竟,從上面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每每都要花十年左右的時間調研,進而修改方案,洗一代人的腦。以我們如今的過度醫療、診斷欠缺的現狀,這個調研時間只會多,不會少。

其實,2008年以色列兒科學會就以這個AAP的光療圖表為基準,製作了一個適合以色列人的曲線圖。此外,太過、義大利、印度、希臘、日本也就本國國情製備了小時百分位曲線圖,或進行了初步探討。我國科學家曾做過800多例的統計研究,開了個頭。我們很期待適合我們自己孩子的表格面世的那一天。

那麼,黃疸高到什麼程度,我們考慮照藍光?

上述提到過,如果孩子黃疸出現早,竄得快,數值高,核黃疸並遺留慢性損害的風險高,需要當心,尤其是早產、低體重、存在病理情況的寶寶。

咬文嚼字的話,簡單地說膽紅素數值超過95百分位元,需要照光處理的黃疸,診斷叫做“高膽紅素血症”;低於此標準,暫不需要照光處理的黃疸,模糊地診斷為“新生兒黃疸”,需要隨訪、觀察。

1)我們參照什麼資料,決定是否給孩子照藍光?

目前,國際上最權威、最流行的藍光治療標準,莫過於2004年,AAP提出的光療參考標準(出生胎齡35周以上的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如圖所示。雖然仍未盡善盡美,不過這已然是全世界科學家努力了近二十年,歷經冗繁、龐雜的調查統計過程最終整理出的結果,兼顧了早產、疾病等方方面面(參考數值根據不同胎齡、日齡、出生體重等制定,並考慮到是否存在致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且易於查閱、記憶和操作。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妥妥的誠意,試圖最大程度囊括需要治療的孩子,減少過度醫療幾率。拋棄課本中那些陳舊、教條的資料吧,跟著相對最新的指南走,總歸是眼下最靠譜的做法。

圖: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光療參考標準(>35周)

圖: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換血療法參考標準(>35周)

備註:

……低危新生兒(≥38周,一般情況好)

- - 中危新生兒(≥38周+高危因素,或35~37+6/7周出生的無不良狀況的

早產兒)

——高危新生兒(35~37+6/7周出生的早產兒+高危因素)

影響新生兒黃疸的高危因素: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G-6PD缺乏等)、窒息、缺氧、顯著嗜睡、代謝性酸中毒、膿毒血症、高熱、低體溫、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表格中左側數值和右側數值的關係是:1mg/dl=17.1μmol/L;

黃疸指數:當寶寶的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是20mg/dl時,黃疸指數就是20。

其實,這個曲線最早是在1999年Bhutani等納入2840名健康足月兒和近足月兒(出生體重≥2000g且胎齡≥36周,或者出生體重≥2500g且胎齡≥35周),監測其小時膽紅素值並記錄,據95%正常孩子的膽紅素界值而繪製出來的,發表在美國兒科學雜誌上。AAP將其收錄、進一步完善,從而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通用版本。看看,它們是多麼相似呢!

圖:Bhutani 曲線(胎齡≥35周的光療參考曲線)

我國還有另外一個表格,按照體重分別制定的光療及換血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供你參考。

表:低體重兒光療及換血標準

備註:資料來源為《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主編:胡亞美,江載芳),2014年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

舉個例子說明,38周以上出生,一般狀況良好的寶寶,如果72小時黃疸指數達到18,需要進行光療。如果寶寶出生月齡大於35周,不滿38周,或伴有其他高危狀況,可能黃疸指數13~15就得考慮光療處理。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非一成不變,需要醫生説明綜合判定。

不管怎樣,這個AAP標準較之前是大大放寬了!生後4天的正常足月的孩子,黃疸指數超過17~18需警惕,結合出生月齡和其他表現考慮照光,超過20需要照光;生後5天以後的正常足月的孩子,膽紅素超過18~19需警惕,考慮照光,超過21需要照光。想想,要按照以前的標準黃疸指數12就考慮病理性黃疸,15就照光,多少孩子被過度醫療了哇!

科學總有局限性,但一直在進步。我們曾經奉為圭皋、全民執行的指南,也可能在幾年後更改得面目全非。我們還是需要擦亮雙眼,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盲從。不過,緊跟最新科學潮流,肯定比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更有道理些。

而讓我們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很多地區醫療知識更新是很滯後的,醫生們執行的還是舊的那一套標準。這一點我們得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隔段時間AAP總結最新文獻,提出簡明扼要的新指南,全民推廣執行,整個國家的診療水準和標準差異不大。我國目前的國情尚難於做到這一點。作為媽媽,我們遇到問題不要馬上嚇癱了,如果看孩子狀態還好,多思考思考(哪兒來那麼多孩子有病,得治呢?),找找相關的資料瞭解之後,再謹慎抉擇。

我國2014年的診治指南《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認為,如果醫療機構尚未具備密切監測膽紅素水準的條件,可以適當放寬標準。對低體重兒可放寬標準。對存在游離膽紅素增高的因素(目前直接定量檢測游離膽紅素的方法,尚未在臨床普及),如低血清白蛋白、應用與膽紅素競爭白蛋白結合位點的藥物、感染時,建議適當放寬干預指征。檢測血清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可作為高膽紅素血症干預決策的參考。不過,這麼說就顯得模糊許多了。

該診治指南還提到,如果是極低出生體重兒,或皮膚曾經受擠壓,存在瘀斑、血腫的新生兒,可酌情考慮給予預防性光療。對於體重小於1000g的早產兒,應該注意過度光療造成的潛在危害。總體而言,意見還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相對積極的。媽媽們最好能密切監測黃疸走勢,積極與自己的兒科醫生溝通,然後可根據情況慎重抉擇。

下篇梧桐媽媽就“照藍光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是照藍光,而不是別的光?怎麼照,照多久?”和大家聊聊,敬請期待!

不過人們還是樂意有這麼個準繩,遵照執行。我們國家執行情況是非常積極的,只要有黃疸,喂水、喂藥通通上;達到標準,照光更是說一不二,雷厲風行地執行。

相反,美國人卻經歷了一個過分寬鬆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覺得他們對黃疸的危害性估計過高,提高了光療參考值,也不提倡過多的檢查和治療。當年的權威育兒書籍對過度醫療義憤填膺,裡面常會提到“生理性黃疸無害,只要孩子一切正常,哪怕膽紅素數值很高,經皮測量20mg/dl以內通常不需要處理,不需要停母乳。如果寶寶因為各種疾病導致黃疸超高,母乳對寶寶的健康格外重要。”1994年,AAP推薦的光療標準是17~20mg/dl。不過,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和歐洲核黃疸再次出現,還是足月健康兒;1998年,Maisels發文認為早產兒核黃疸病例多,母乳性黃疸也能導致核黃疸(前面提到過,梧桐媽媽個人持保留意見),東南亞和南亞移民,可能因基因的原因(比如G-6PD缺陷),黃疸數值常比高加索人種高,核黃疸有所增加。

1997年以後,美國人陸陸續續發文,認為Maisels在1986年提出的95百分位下限數值不對頭,不少科學家發現95百分位膽紅素數值波動在17.4~17.5mg/dl之間。2001年Stevenson的多中心研究覆蓋面最廣,涵蓋了美國、中國香港、日本及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在出生後96小時,40百分位數值為12.4mg/dl,75百分位為15.2mg/dl,95百分位為17.4mg/dl。

天哪,60%的孩子被認為可能有病,25%的孩子被照光!世界範圍內這個過度醫療的幾率,也是沒sei了。2004年,AAP提出的新的診療標準,再次在世界範圍內流傳。不過,我國仍然有很多醫生沒能趕上時代潮流,還是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當年課本上記載的,舊的光療標準。

有意思的是,這位提出的數值影響了全世界的Maisels,自己給自己實力打臉,2006年提出高膽紅素血症適用於95百分位數值以上的診斷,大於20mg/dl為重度高膽紅素血症,大於25mg/dl或30mg/dl為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症。他提出的數值,再次被美國人和全世界人民當成指導診療工作的依據。

看看,世界範圍內,是不是感覺科學家們心裡都沒譜?總在變來變去?一個不太恰當的數值,被世界人民堅定地執行了挺多年,我國醫療環境更為保守,醫生更是墨守成規,絲毫不肯逾越雷池半步!

我們仍然希望科學的車輪再前進一點點,有某種更靠譜的方法,把正常和不正常的孩子更準確地篩選出來——畢竟,正常的孩子更能耐受黃疸,閾值更高;而不正常的孩子比想像地還要脆弱,靠膽紅素數值百分比來一刀切,執行起來略顯簡單粗暴,總歸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總的來說,科學還是在進步,我們跟著最新的診治指南走,總還是有道理的。儘管這些診治標準仍然不能精准地區分生理、和病理情況,還沒考慮到不同國家人種差別和餵養方面的國情,但已經是目前世界上相對最安全,又最大程度減少過度醫療的標準了。

4)這些數值,多半是外國人弄出來的。我國本土,還缺乏非常接地氣的流行病學調查。

剛才提到過,美國人發現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移民的黃疸發生率高,程度重,容易出現核黃疸,可能跟基因有關。事實上,我們觀察到我們身邊嚴重黃疸的孩子真的特別多見,大朵拉去照光了,可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最終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

母乳性黃疸在我國發病率非常高,有學者認為超過1/3的母乳寶寶都有,可能是我們的孩子腸肝迴圈重吸收膽紅素的能力太強悍的緣故。臨床觀察到這些孩子膽紅素數值超過15mg/dl很常見,甚至18~22mg/dl都是小case。我們不敢觀察黃疸走勢,都給早早地停母乳、餵奶粉、照光了,最終也沒弄清楚他們究竟是正常還是不正常,也不知道真正的流行病學資料該是啥樣。

近年來,我國純母乳餵養率持續走低(注意,是純母乳,連喝過水都不算,這是目前國際上的主流意見),普通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未被治療干預的自然轉歸過程,我們基本上是無緣見到,也無從統計的了。

另外,針對黃疸的診治思路,我國醫生較為狹隘,“治療大過天,診斷靠邊站”!只要大於課本上的診斷標準,就拉去照光,照得下來就此為止,照不下來再說,診斷過程看上去次要很多,尤其是在不少基層醫院,客觀上他們也沒多少診治條件,醫護人員和父母一樣,也不想過多折騰孩子,保障孩子安全就好。

因此,一直以來,我國都很欠缺一個接地氣的、本土化的大規模、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什麼原因導致的高黃疸?我國人民有特殊的基因嗎?我國特色95百分位膽紅素數值是多少?正常孩子能耐受的黃疸數值,跟西方寶寶一樣嗎?有沒有南北差異?母乳性黃疸發病率究竟有多高?完全不干預,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如何變化,真能引起核黃疸嗎?……問題太多了,不過解決起來真挺困難的樣子。我們在臨床觀察,課本上的標準資料,貌似有些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黃疸快速增高、超時、超高的孩子太多了,這麼多孩子都不正常?恐怕不現實。不過,這些數值讓我們畏懼,我們寧可選擇過度醫療,不敢不餵奶粉,不照光,不吃藥。

這還真不是梧桐媽媽亂說。2010年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新生兒黃疸診療原則的專家共識解讀》,明確提出我國欠缺大規模流行病學資料,希望能有個本土化的診治方案。然後?我們姑且等等然後吧。當然,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畢竟,從上面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每每都要花十年左右的時間調研,進而修改方案,洗一代人的腦。以我們如今的過度醫療、診斷欠缺的現狀,這個調研時間只會多,不會少。

其實,2008年以色列兒科學會就以這個AAP的光療圖表為基準,製作了一個適合以色列人的曲線圖。此外,太過、義大利、印度、希臘、日本也就本國國情製備了小時百分位曲線圖,或進行了初步探討。我國科學家曾做過800多例的統計研究,開了個頭。我們很期待適合我們自己孩子的表格面世的那一天。

那麼,黃疸高到什麼程度,我們考慮照藍光?

上述提到過,如果孩子黃疸出現早,竄得快,數值高,核黃疸並遺留慢性損害的風險高,需要當心,尤其是早產、低體重、存在病理情況的寶寶。

咬文嚼字的話,簡單地說膽紅素數值超過95百分位元,需要照光處理的黃疸,診斷叫做“高膽紅素血症”;低於此標準,暫不需要照光處理的黃疸,模糊地診斷為“新生兒黃疸”,需要隨訪、觀察。

1)我們參照什麼資料,決定是否給孩子照藍光?

目前,國際上最權威、最流行的藍光治療標準,莫過於2004年,AAP提出的光療參考標準(出生胎齡35周以上的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如圖所示。雖然仍未盡善盡美,不過這已然是全世界科學家努力了近二十年,歷經冗繁、龐雜的調查統計過程最終整理出的結果,兼顧了早產、疾病等方方面面(參考數值根據不同胎齡、日齡、出生體重等制定,並考慮到是否存在致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且易於查閱、記憶和操作。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妥妥的誠意,試圖最大程度囊括需要治療的孩子,減少過度醫療幾率。拋棄課本中那些陳舊、教條的資料吧,跟著相對最新的指南走,總歸是眼下最靠譜的做法。

圖: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光療參考標準(>35周)

圖: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換血療法參考標準(>35周)

備註:

……低危新生兒(≥38周,一般情況好)

- - 中危新生兒(≥38周+高危因素,或35~37+6/7周出生的無不良狀況的

早產兒)

——高危新生兒(35~37+6/7周出生的早產兒+高危因素)

影響新生兒黃疸的高危因素: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G-6PD缺乏等)、窒息、缺氧、顯著嗜睡、代謝性酸中毒、膿毒血症、高熱、低體溫、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表格中左側數值和右側數值的關係是:1mg/dl=17.1μmol/L;

黃疸指數:當寶寶的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是20mg/dl時,黃疸指數就是20。

其實,這個曲線最早是在1999年Bhutani等納入2840名健康足月兒和近足月兒(出生體重≥2000g且胎齡≥36周,或者出生體重≥2500g且胎齡≥35周),監測其小時膽紅素值並記錄,據95%正常孩子的膽紅素界值而繪製出來的,發表在美國兒科學雜誌上。AAP將其收錄、進一步完善,從而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通用版本。看看,它們是多麼相似呢!

圖:Bhutani 曲線(胎齡≥35周的光療參考曲線)

我國還有另外一個表格,按照體重分別制定的光療及換血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供你參考。

表:低體重兒光療及換血標準

備註:資料來源為《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主編:胡亞美,江載芳),2014年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

舉個例子說明,38周以上出生,一般狀況良好的寶寶,如果72小時黃疸指數達到18,需要進行光療。如果寶寶出生月齡大於35周,不滿38周,或伴有其他高危狀況,可能黃疸指數13~15就得考慮光療處理。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非一成不變,需要醫生説明綜合判定。

不管怎樣,這個AAP標準較之前是大大放寬了!生後4天的正常足月的孩子,黃疸指數超過17~18需警惕,結合出生月齡和其他表現考慮照光,超過20需要照光;生後5天以後的正常足月的孩子,膽紅素超過18~19需警惕,考慮照光,超過21需要照光。想想,要按照以前的標準黃疸指數12就考慮病理性黃疸,15就照光,多少孩子被過度醫療了哇!

科學總有局限性,但一直在進步。我們曾經奉為圭皋、全民執行的指南,也可能在幾年後更改得面目全非。我們還是需要擦亮雙眼,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盲從。不過,緊跟最新科學潮流,肯定比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更有道理些。

而讓我們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很多地區醫療知識更新是很滯後的,醫生們執行的還是舊的那一套標準。這一點我們得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隔段時間AAP總結最新文獻,提出簡明扼要的新指南,全民推廣執行,整個國家的診療水準和標準差異不大。我國目前的國情尚難於做到這一點。作為媽媽,我們遇到問題不要馬上嚇癱了,如果看孩子狀態還好,多思考思考(哪兒來那麼多孩子有病,得治呢?),找找相關的資料瞭解之後,再謹慎抉擇。

我國2014年的診治指南《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認為,如果醫療機構尚未具備密切監測膽紅素水準的條件,可以適當放寬標準。對低體重兒可放寬標準。對存在游離膽紅素增高的因素(目前直接定量檢測游離膽紅素的方法,尚未在臨床普及),如低血清白蛋白、應用與膽紅素競爭白蛋白結合位點的藥物、感染時,建議適當放寬干預指征。檢測血清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可作為高膽紅素血症干預決策的參考。不過,這麼說就顯得模糊許多了。

該診治指南還提到,如果是極低出生體重兒,或皮膚曾經受擠壓,存在瘀斑、血腫的新生兒,可酌情考慮給予預防性光療。對於體重小於1000g的早產兒,應該注意過度光療造成的潛在危害。總體而言,意見還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相對積極的。媽媽們最好能密切監測黃疸走勢,積極與自己的兒科醫生溝通,然後可根據情況慎重抉擇。

下篇梧桐媽媽就“照藍光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是照藍光,而不是別的光?怎麼照,照多久?”和大家聊聊,敬請期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