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次吃上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大學生認真學烹飪像做實驗

圖片說明:在華東理工大學, 大學生正在學習包粽子。

圖片說明:華東理工大學“快樂食間”烹飪培訓班活動現場。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通訊員張婷5月30日報導:端午節來臨之際,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的大三男生孫偉斌像往常一樣換上了“白大褂”, 然而, 他卻沒有走進實驗室與瓶瓶罐罐打交道, 而是在食堂師傅的指導下, 學習一項全新的技能——包粽子。 原來, 為了讓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佳節, 華東理工大學後勤飲食服務中心舉辦了“快樂食間”烹飪培訓班活動, 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專屬”粽子。

在活動現場,

糯米、粽葉、鮮肉、蛋黃、豆沙、蜜棗、棉線等原材料早已備下, 在兩位食堂師傅的指導下, 參加活動的學生動手包起了粽子:取出兩片粽葉, 折出一個三角, 圈成小漏斗形狀, 往裡面裝上適量的糯米、豆沙或蜜棗, 再加一勺糯米並用手壓實米粒, 粽葉從上往下折疊, 疊成三角形, 然後一手拉棉線一手轉粽子, 一個粽子包出來了。

看似簡單的一彎一繞, 技術難點還挺多的, 學生們穿著“白大褂”, 專注的神情一點都不遜於在實驗室做實驗。 蛋黃肉粽、豆沙粽、蜜棗粽, 一會的功夫, 六七十個形態各異的“華理牌”粽子誕生了——有傳統三角形的, 也有不走尋常路的長方形。

孫偉斌開心地用棉線把自己包的粽子串成一串:“以前都是吃家裡買的粽子,

第一次自己包粽子, 吃起來肯定能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商學院的肖萌來自四川, 偏愛肉粽的她一口氣包了四五個蛋黃肉粽:“很有成就感, 一會把煮熟的粽子帶給同學吃。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