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端午節並非只有龍舟看 精彩陸上巡遊讓你目不暇接(2)

番禺龍舟賽 8000多人來顯身手

新快報訊 記者謝源源 畢志毅 通訊員番宣報導 5月28日下午,廣州番禺市橋河上,鑼鼓喧天,百舸爭流,具有番禺地區特色的龍舟賽——番禺區第十六屆“蓮花杯”、“禺山杯”龍舟賽暨彩龍競豔活動隆重舉行。

在寬闊的水面上,102艘龍舟整裝待發,等鑼鼓聲敲響,龍舟競發,先是彩龍競豔活動,參與的龍舟有73艘,各個街鎮龍舟裝飾各有特色和創意,有龍船上展示婚禮,有船上飄色,其中石樓鎮龍舟以“一帶一路,三寶下西洋”為主題,大石街龍舟上,所有人員身穿老紅軍服裝,隨著哨子聲奮力劃槳,吸引得各路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拍個不停。

彩龍競豔之後是龍舟賽,有傳統龍舟競速賽、標準龍舟競速賽,其中有傳統龍舟比賽的長龍17艘,參加標準龍舟賽的龍舟12艘。 雖天氣炎熱,市民觀看龍舟的熱情高漲,市橋河德興大橋以東河段是比賽地點,兩岸被圍得水泄不通。

番禺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何志豐介紹說,番禺龍舟文化源遠流長,本次龍舟賽對參與龍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所有龍舟都要掛花、設置神位、有羅傘、幡旗等,是新老街坊集中認識龍舟的好時機。 何志豐表示,舉辦龍舟賽既促進龍舟文化傳承發展,龍舟文化宣傳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故事1 十年鼓手十年龍舟情

黎學聰是沙灣鎮龍岐村龍舟隊鼓手,作為一名龍舟隊的鼓手,37歲的黎學聰年齡不算大,卻是一名“資深”鼓手。

從27歲開始,他已經擔任了10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身邊的隊友換了一波接一波,他至今堅持,可謂“十朝元老”。

鼓手對於龍舟而言就是一個指揮者,劃手聽到鼓點來使勁,因此這個位置十分重要,要求經驗要豐富老到。 龍舟隊上一任的鼓手就是黎學聰的父親,他從小耳濡目染,在父親的教授下,掌握了作為一名合格鼓手的必要技巧。 父親退下後,他就接過了交接棒。 他忘不了第一年當鼓手的經歷,由於連續的訓練,他雙手的虎口磨破了皮並且潰爛,即使這樣,他依然堅持到最後。

黎學聰表示,要把這項技能,傳授給他兒子,讓他也學習龍舟勇往直前、迎難而上、奮勇爭先的拼搏精神,傳承龍舟傳統。

故事2 我的生活離不開龍舟

林建華是沙頭街蓮湖村龍舟隊的舵手,今年50歲的他,從18歲便開始擔任蓮湖村龍舟隊的舵手,至今已經33年了。

作為舵手,林建華毫無爭議地成為龍舟隊的教練,負責龍舟隊的訓練。 他和龍舟隊的鼓手配合了10多年,一個眼神鼓手便能明白他的指示,根據他的指示打鼓,指揮龍舟隊前進。 他雙腳穩穩地站在龍舟上,隨著龍舟的節奏晃動,在關鍵時刻奮力劃槳,把控龍舟的方向。 每年端午都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但他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

林建華說,扒龍舟不僅強身健體,還把村民凝聚起來。 對他而言,扒龍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生活離不開龍舟,他會一直扒到扒不動為止。

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受他的影響,從小跟著他扒龍舟,已經成為龍舟隊的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