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技|木星高清照放出 一個風暴的直徑就有地球那麼大 何況還不止一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開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收集的最新資料及研究報告, 包括木星兩極的高清照片。 圖像顯示, 它的表面覆蓋多個直徑堪比地球的風暴。 科學家對新發現感到興奮, 認為有助重新認識木星運作。

據報導, 科學家本來只知道木星兩極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橢圓形圖案, 在“朱諾”號的高清鏡頭下, 這些圖案原來是緊排在一起的超巨型風暴。 這個氣旋系統直徑長達1400公里, 大小相當於一個普通行星。

“朱諾”還探測到了氨元素的存在。 科學家發現, 氨的濃度隨著緯度的變化而變化, 這使得木星的大氣結構非常複雜。

科學家們說, 此前從未預料到木星的大氣層會有如此複雜的風貌。

新的重力資料顯示, 木星核心可能較科學家原本估計鬆散, 甚至不存在。

科學家還發現木星磁場可能較預期中強, NASA形容木星是一個“複雜、巨大及動盪的世界”。 科學家表示, 新發現有助重新探討如何探索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

“朱諾”號預定與木星近距離“接觸”最少12次, 任務將於2018年2月結束。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朱諾”:飛行五年擁抱木星 明年或將墜入木星大氣層

探測器的名字“朱諾”(Juno)是羅馬神話中天神朱庇特(Jupiter, 也是英語中的木星)的妻子。 “朱諾”木星探測器於2011年8月5日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裝有向量磁力儀、等離子能量探測器、紅外成像光譜儀等9台探測設備,

還包括一部廣角彩色攝像機, 可以向地球發回彩色圖像。

進入木星軌道後, “朱諾”在飛行了5年, 走過將近29億千米之後, 2016年7月終於抵達目的地。 按計劃, “朱諾”會在2018年2月墜入木星大氣層, 以避免污染木星幾顆衛星上的環境, 因為那些冰衛星上或許可能存在微生物形態的生命。

人類研究木星由來已久

天文學家對木星的觀測研究由來已久。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利用自製望遠鏡觀測到木星的四顆衛星,中國天文學家甘德早在戰國時代就發現了木星衛星(木衛三)。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航天局已有8顆探測器從木星飛過或進入木星軌道。目前科學家們對木星研究的一手資料主要通過1989年發射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獲得。

人類研究木星由來已久

天文學家對木星的觀測研究由來已久。1610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利用自製望遠鏡觀測到木星的四顆衛星,中國天文學家甘德早在戰國時代就發現了木星衛星(木衛三)。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航天局已有8顆探測器從木星飛過或進入木星軌道。目前科學家們對木星研究的一手資料主要通過1989年發射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獲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