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雨傘一天內丟失?其實最開心的竟然是他們!

2017年可謂是共用大年, 從共用單車, 到共用汽車, 共用電動車, 共用充電寶, 共用雨傘, 甚至共用房間, 似乎只要和共用二字沾邊的物品, 都能夠成為資本追捧的香餑餑, 媒體引爆眼球的熱點, 市場關注的對象, 摩拜單車, OFO, 小藍單車們已經在資本領域和市場火拼的如火如荼, 而其他共用的概念也是五光十色, 層出不窮, 共用究竟是為了解決廣大用戶的需求, 還只是對資本市場的遊戲而已?

最近媒體關注上海出現的共用雨傘, 押金20元, 租借一天1元, 據稱該共用雨傘自出現供人使用後, 一天內就丟失, 引起線民的熱烈討論, 討論的重點無非是關乎於人的素質, 商家失敗的項目,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 商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 不在於雨傘, (大批量採購雨傘的價格能有多少呢?)而在於借雨傘所交付的押金, 雨傘上的印刷廣告才是最終的目的,

對於雨傘的丟失, 商家在原本項目之初早已經考慮過。

共用的概念究竟是資金池的積累, 還是真正的考慮使用者的需求, 服務於大眾呢?未來還會有很多的共用概念出現, 綁定高頻使用卻低價值的物品, 比如共用電影, 共用洗衣機等等, 誰知道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