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高通真的能挾瓴盛對展訊帶來衝擊?

5月25日, 大唐發出公告宣佈與高通成立瓴盛。 而小編早在5月初的時候, 就發表過相關的看法。

不過這兩天網上傳出了不少爭論, 有人認為瓴盛是皇協軍, 有人認為瓴盛會像其名一樣“大唐盛世, 高屋建瓴”。 小編先不評論這家公司最終會怎麼樣, 先來看看合資的四個重磅股東:

建廣基金:以現金形式對合資公司出資103,396.50萬元, 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34.643%, 為合資公司單一第一大股東。 智路基金:以現金形式對合資公司出資51,008.94萬元, 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17.091%, 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這兩家公司在IC業內名氣不算太大。 但今年2月,

建廣資產與智路資本聯手, 豪擲27.5億美元將恩智浦的標準件業務收購, 這也是有史以來中國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海外並購案, 震動業界。 其實, 早在2015年, 建廣資產就曾以18億美元成功收購恩智浦的RF Power部門, 同時與恩智浦合資控股了雙極型功率部件公司瑞能半導體。 據瞭解, 建廣資產是中建投資本控股公司, 主要投資方向是高科技產業, 通過近些年的投資, 建廣資產已經在半導體行業形成了完善的佈局, 從材料、設備、設計到製造、封測無所不包。

聯芯科技:以立可芯全部股權出資72,027.60萬元, 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24.133%。 聯芯在國內耕耘多年, 是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為了更好地促進TD-SCDMA終端產業發展和後續技術演進而成立的高科技公司。

在中移動推行TD-SCDMA時候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而由於在WCDMA上的技術缺失, 4G時代的市占下滑非常嚴重。 最後還將自研晶片SDR1860平臺技術轉讓給了小米。 不過小米自研的澎湃S1也是一樣不支持WCDMA。

高通控股:以現金形式對合資公司出資72,027.60萬元, 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24.133%。 目前在手機基帶市場上市占最高。 由於擁有眾多手機專利, 所以即便不使用高通平臺的手機廠商, 也得需要根據整機的售價按一定百分比交取專利費給高通。

從上面來看, 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有錢的出錢, 有人的出人, 大家齊心共同建設中國手機晶片事業。 可是這一切, 真的那麼簡單嗎?

從聯芯來看, 這兩年由於沒有WCDMA, 基本沒有什麼客戶。 在大唐這邊也早也不是什麼優質資源。

此次合併, 可以將手中的手機晶片部門劃分出去, 交由新公司運作, 可以讓大唐減輕不少負擔。

從高通來看, 低端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面, 一方面是由於對客戶的技術支援太差,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價格不敢過低。 對於高通來說, 即便低端晶片一分錢不賺的賣出去, 最終也可以通過收取專利費的形式將錢賺回來。 成立合資公司一方面沒有低價的後顧之憂,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聯芯的團隊進行相應的技術支援。

從資方來看, 建廣在市場運作時, 也是非常會撿漏的公司。 恩智浦RF Power是非常優質的部門, 之所以能賣給建廣, 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恩智浦正在收購飛思卡爾, 恩智浦和飛思卡爾在RF Power部門屬於市場前兩名,

若合併, 會觸到反壟斷的紅線。 所以才會將此優質資源賣給了願意出錢的建廣。

合資公司是否能對國內手機晶片行業帶來説明?

此次合作, 有人認為此次合作 高通要與中國一起成長。 可是, 高通真的願意與中國一起成長嗎?此次合作, 高通只是將低端的S200系列的平臺交給新的合資公司去運作, 並沒有將高端平臺釋放出來。 而且即便是低端晶片的資料, 高通到底能將多少資訊給到這個合資公司都是個問題。

高通真的能挾瓴盛對展訊帶來衝擊?

新的合資公司若想對展訊帶來衝擊, 首先高通得給合資公司足夠的彈藥, 釋放足夠的技術資訊。 其次合資公司能帶來比高通更好的技術支援。 而這兩年聯芯市占不斷的下滑,

裡面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 剩下的很多都是毫無鬥志, 吃大鍋飯吃慣的人, 很難做到及時的技術支援。 從技術上來看, 對展訊聯發科無法構成威脅。 不過只要合資公司的人能做到高通原有的技術支援, 對於高通來說 就夠了, 就可以通過低價與展訊聯發科進行競爭了。

師夷長技以制夷, 與國外合作並非是壞事。 國內的大飛機, 高鐵通過技術換市場, 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此次合作呢?高通帶來了什麼?高通深知國內的各種關係, 只是將低端晶片授權給合資公司, 一方面可以借此討好中國政府, 避免再次像2015年因收高昂的專利費而被罰款。 另一方面高通可以通過合資公司以獲取政府的政府補貼, 然後以更低的價格去搶佔原屬於聯發科展訊的低端的國內市場, 使其在國內市場更加處於壟斷地位,而獲取更多的專利費。

說到專利,又想起當年高通與國內魅族的專利之爭,居然有很多媒體偏向高通。說什麼不想用這個專利沒事啊,你別做手機就好了啊。人家做專利的時候也很辛苦的。可是你是否想過,高通是按手機整機的售價的一定百分比收專利費,這專利費包含了屏的費用,記憶體的費用。而且高通經常是在專利快要過期的時候,申請另外一個專利,並說此專利是重要一個環節而延長其專利壽命,這專利收取的根本不合理,這種收費模式本事就很霸道。

而且也別再說什麼中國半導體太靠政府支持了。要知道想當年高通的CDMA並沒有人用,要不是美國政府出面,韓國和中國聯通也不會吃下需要付專利費的CDMA。當年若不是韓國和中國上馬CDMA,現在或許也沒高通什麼事了。中國政府若不支援本土的半導體企業,中國的半導體市場將會被國外企業壟斷。

無論如何,高通不會將自己高端晶片以及以後的飯碗5G晶片交由國內完成,也不要指望合資公司會開拓其他市場。那些事情做出來都是為了獲得國家的政府補貼的。新的合資公司最終只會變成高通的技術支援部門和晶片代理公司,成為高通打壓自己競爭對手的有利手段。至於說合資公司是否能對展訊聯發科產生威脅,小編認為就看合資公司能獲得多少的政府補貼用來打一場國內公司毫無意義的價格戰了。

使其在國內市場更加處於壟斷地位,而獲取更多的專利費。

說到專利,又想起當年高通與國內魅族的專利之爭,居然有很多媒體偏向高通。說什麼不想用這個專利沒事啊,你別做手機就好了啊。人家做專利的時候也很辛苦的。可是你是否想過,高通是按手機整機的售價的一定百分比收專利費,這專利費包含了屏的費用,記憶體的費用。而且高通經常是在專利快要過期的時候,申請另外一個專利,並說此專利是重要一個環節而延長其專利壽命,這專利收取的根本不合理,這種收費模式本事就很霸道。

而且也別再說什麼中國半導體太靠政府支持了。要知道想當年高通的CDMA並沒有人用,要不是美國政府出面,韓國和中國聯通也不會吃下需要付專利費的CDMA。當年若不是韓國和中國上馬CDMA,現在或許也沒高通什麼事了。中國政府若不支援本土的半導體企業,中國的半導體市場將會被國外企業壟斷。

無論如何,高通不會將自己高端晶片以及以後的飯碗5G晶片交由國內完成,也不要指望合資公司會開拓其他市場。那些事情做出來都是為了獲得國家的政府補貼的。新的合資公司最終只會變成高通的技術支援部門和晶片代理公司,成為高通打壓自己競爭對手的有利手段。至於說合資公司是否能對展訊聯發科產生威脅,小編認為就看合資公司能獲得多少的政府補貼用來打一場國內公司毫無意義的價格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