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社區水果店能賺錢嗎?聊聊水果店與生鮮電商的背後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在古代, 只有貴妃娘娘才能吃到新鮮的荔枝, 真是可憐啊, 今天荔枝一上市, 北京所有的水果店基本上都有了,

美滋滋~

不少想做輕投資的年輕朋友問在社區開個水果店如何, 今天就結合生鮮電商來聊一聊水果生意的邏輯。

先說社區水果店。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圍著社區中心, 畫一個半徑500米的圓, 裡面就有3家水果店。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住的社區是不是這樣。 可見, 水果這門生意是多麽的火爆。

去年就有人說, 水果市場目前基本飽和, 再進入就很難了。 不過說實在的, 你在社區裡開個水果店和市場飽和不飽和沒有一毛錢關係, 因為你的生意輻射區域很小, 你關注你的周邊環境、把重點放在利潤上就好了。

社區裡的水果店大部分是夫妻店。 夫妻店投入的成本比較低, 有些都是自家的房子, 租金都沒有,

所以成本基本上都是水果的成本, 包括進貨、折損, 如果這兩塊做的比較好, 就相當於賣一個水果就掙一份錢。 同一個社區的不同水果店, 客戶量可能相差非常大, 這與店面地址、定價、老闆人緣、服務相關性較高。 我住的社區, 有個水果店從早晨8點到晚上10點, 基本上客戶不間斷, 一天能賣10000元以上是常事, 但另外一個店, 老闆經常缺斤短兩, 現在每天收入連別人的1/4都做不到。

另外還有少部分連鎖店。 這種店有租金、員工工資、甚至還有冰箱、冷藏室等費用, 成本較高。 但由於水果品質標準, 同時時令水果更新快、進口水果也有, 利潤也比夫妻店高。 還是那句話, 開水果店最重要就是利潤, 有利潤才能長久的活下去, 生意人一定要算好這筆賬。

接著說生鮮電商。

隨著阿裡巴巴、京東這樣的大電商企業不斷吞噬線下店的市場份額, 加上人們購物習慣的變化, 不少企業家和投資人加入生鮮電商行業, 這塊市場份額被預估達到1500億(2018年)。

早在2014年, 全國生鮮電商的數量便超過了4000家, 各路資本與巨頭也在不斷進入, 但直到2016年, 只有1%實現了盈利, 有88%處於虧損。

有的是做APP, 做toC的服務;有的是做自建物流;還有連接果農與水果店的BtoB業務;甚至有些使用智慧互聯網技術炒作……

很多模式沒有什麼價值, 或是趁資本熱撈錢, 或是缺少資本自身就面臨死亡。

我認為,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 而目前看似有價值的模式都是燒錢。 也許生鮮電商應該換個思路去解決問題,

比如積極和中間商合作, 説明他們建立資訊流而不是取代他們。 一起解決水果產業鏈的標準化、連接果農與用戶, 把生產方的供與消費者的需結合起來, 讓整個產業鏈減少損耗浪費, 去除中間環節, 讓果農賺到更多的錢、消費者花了錢享受更好的水果。

對社區水果店來說, 生鮮電商對其有一定的衝擊作用, 未來年輕人習慣的網路購物會吞噬一部分社區水果店的市場份額。 社區水果店需要做品牌+線上+線下一起來完成自我革新, 比如與京東到家合作, 可以讓社區水果店輻射範圍更廣, 獲得更多的線上流量等。

END.

歡迎大家關注帳號“向上的大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