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擊的匹諾曹:伊拉克是OPEC減產延期的最大定時炸彈

儘管OPEC秘書長Barkindo週一表示石油減產協議的締約國都同意繼續減產, 但具體的延期時限還需要在週四的OPEC大會上再做決定。 隨後有OPEC信源對道鐘斯透露, 伊拉克石油部長只支持減產再延期六個月, 同沙特和俄羅斯努力推動的延期九個月相矛盾。

油價聞訊進入波動交易區間, WTI原油期貨從早盤前的4月19日新高一度回落至50.83美元/桶, 隨後重新回漲至51美元上方。 但布倫特原油期貨從四周新高的54.26美元/桶跌落至不足54美元的日內低位。

最新消息顯示, 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在同伊拉克石油部長Luaibi會談後表示, 不會在OPEC會議之前針對延長減產協議作出最終決定, 但也稱他接觸過的OPEC成員國都同意延期九個月, 暗示兩國在減產期限上終於達成了一致。

不過RBC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仍認為, 由於伊拉克在打擊恐怖組織ISIS的戰役中耗資巨大, 去年大舉外債53.4億美元來平衡財政赤字,

但支付公務員的工資仍有困難。 再結合伊拉克南部政府軍控制地帶的油田產能復蘇, 都令該國成為減產協議最大的定時炸彈。

伊拉克:支持延期減產 但不承諾減產期限

伊拉克石油部長Luaibi在周一早間表示, 同意減產協議再行延期, 但沒有明確表態到底支持延期幾個月。 他認為, 伊拉克在5月以前完全兌現了上一份減產協議的產量承諾, 不過也做好了準備迎接原油需求的上漲。 即使油價跌到10美元/桶, 也會大力投資原油生產。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 Luaibi在4月對媒體表示, 支援減產協定延期是為了顯示OPEC內部發聲一致。 不過他認為伊拉克單邊決定要到年底時增產至500萬桶/日沒什麼不對, 因為該國早在去年達成減產協定之前就決定了2017年要恢復產量。

依據減產協議, 伊拉克應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減產21萬桶/日, 將整體產量降至435.1萬桶/日。 不過OPEC援引第二方獨立信源的統計顯示, 伊拉克在一季度的產量仍比減產限額規定高出8萬桶/日。 伊拉克在一季度的履約率僅有61%, 只有4月才加速減產將履約率提升至90%。

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顯示, 之所以伊拉克“耍賴”沒事, 是因為OPEC老大沙特的減產力度迅猛, 共多減產了17.1萬桶/日, 比實際要求高出了35%。 這令OPEC在一季度的整體履約率提升至96%的史上最高, 以前的歷次減產協議最高履約率不超過80%。

OPEC援引第二方獨立信源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趨勢:即沙特帶領OPEC國家的履約率高於組織外產油國, 其中沙特每個月都達到了至少120%的履約率,

基本為參與減產的21個國家中最高。

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週一抵達伊拉克, 一位不具名的OPEC官員表示, 法利赫此行的目的除了緩解兩國關係, 最重要的焦點是勸服Luaibi同意將減產再延期九個月, 以修復去年11月減產協議簽署之前伊拉克大力增產造成的矛盾。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 作為OPEC減產協議的關鍵角色, 伊拉克對減產的態度並不積極。 去年12月在協議生效前夕, 伊拉克將產量增加至464.2萬桶/日, 雖然隨後又在1月減產, 但仍大幅高於協定目標。

伊拉克也不滿於OPEC統計產量的方法, 認為第二信源的資料比伊拉克官方統計偏低。 去年OPEC統計的伊拉克減產基準11月產量為456.1萬桶/日, 但該國官方統計的卻是476.1萬桶/日,

所以伊拉克有時根據出口資料來測算減產履約率。 這就造成了統計標準的不統一, 給了伊拉克“糊弄”國際社會的機會。

分析師:伊拉克不增產的機會成本太高

法國巴黎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guirian認為, 伊拉克南部油田將因維護期的結束而擴張產能, 外加ISIS節節敗退導致新的油田也開始出產。 外加伊拉克季節性的國內需求高漲, 都會推漲接下來幾個月的石油產量, 不增產的機會成本反而太高。

大多數分析師擔心, 伊拉克偷偷“挖牆腳”的行為會給另外13個OPEC成員國造成壞的典範。 摩根士丹利原油分析師Martijn Rats認為, 如果布倫特油價維持在50到60美元/桶的區間內, OPEC國家都會依約減產;而一旦油價突破了這一區間, 能不能遵守協議就不好說了。

諮詢機構JBC Energy在研報中認為,油價仍看漲,因為定價主要動因是市場認為減產協議一定會延期到2018年;也只有將協定延期至少六個月,才有可能讓美油WTI站穩50美元關口。野村證券的地區能源研究主管Gordon Kwan則認為,沙特很可能不滿於美國產商增產,而提議將減產力度擴大至超過200萬桶/日。

不過擴大減產力度後會有多少OPEC國家履約不太好說。美國主流財經媒體的資料顯示,21個國家去年底同意聯合減產180萬桶/日,但4月時僅有10個國家完全履行了減產條約,其中只有5個產量超過100萬桶/日的OPEC成員國符合了減產要求。

RBC分析師Croft認為,正因為伊拉克去年11月簽署協議前猶豫良久、行為反反復複,才成為OPEC減產協議能否順利達成及後續執行的最大定時炸彈。

諮詢機構JBC Energy在研報中認為,油價仍看漲,因為定價主要動因是市場認為減產協議一定會延期到2018年;也只有將協定延期至少六個月,才有可能讓美油WTI站穩50美元關口。野村證券的地區能源研究主管Gordon Kwan則認為,沙特很可能不滿於美國產商增產,而提議將減產力度擴大至超過200萬桶/日。

不過擴大減產力度後會有多少OPEC國家履約不太好說。美國主流財經媒體的資料顯示,21個國家去年底同意聯合減產180萬桶/日,但4月時僅有10個國家完全履行了減產條約,其中只有5個產量超過100萬桶/日的OPEC成員國符合了減產要求。

RBC分析師Croft認為,正因為伊拉克去年11月簽署協議前猶豫良久、行為反反復複,才成為OPEC減產協議能否順利達成及後續執行的最大定時炸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