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薦讀」除了屈原,端午節還應該想到他……

在現代, 端午節是一個"有吃有玩"的美好節日。 不過在古代, 端午並不是一個喜樂的節日。 人們認為五月是個"毒月", 五月五的端午更是"惡日"。 於是, 這天成為驅邪辟毒之日, 鍾馗像、天師符和雄黃酒, 便是民間常用的三樣辟邪寶物。

進了農曆五月, 依著古代傳統, 家家戶戶要在屋裡掛上一張鍾馗蜀黍的小像鎮宅(醜到鬼見愁啊, 這也是本事), 保佑大人小孩都平安, 五毒邪魅不進門。

有一本叫《逸史》的唐代志怪小說, 裡面說有一次唐明皇外出巡察, 回宮後身體不適, 夢到一個瘸腿的小鬼, 偷了楊玉環的香囊和一支玉笛, 還在殿上跑來跑去。 明皇大怒, 欲呼武士, 只見一個大鬼頭, 蓬發虯髯, 面貌可怖, 頭戴破帽, 身披青袍, 一把捉住了小鬼。

唐明皇問他是誰, 大鬼頭回奏說, 臣是終南山的進士鍾馗, 高祖(即李淵)武德年間因為相貌醜陋沒有通過科舉考試的"面試"環節,

怒觸殿前階石而死。 幸蒙高祖賜綠袍葬了臣下, 於是銘感在心, 誓替大唐除盡妖魅。 這話唐明皇愛聽啊, 一覺醒來, 病也好了。 神清氣爽之下, 馬上安排吳道子負責繪製一幅《鍾馗捉鬼圖》, 還把畫像廣頒天下, 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 如此這般, 鍾馗四海皆知, 此後更被尊為賜福鎮宅聖君。

據說, 鍾馗作風正派、秉性剛直, 對待本職工作兢兢業業, 一絲不苟。 雖然面貌醜陋, 但與民間百姓生活多有親近, 會打鬼, 好飲酒, 還為自己妹子的婚事忙前忙後, 人性十足。

清末畫家任伯年筆下的鍾馗

朱仙鎮木板年畫中的鍾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