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之後,誰是出行市場下一匹黑馬?

最近幾年, 圍繞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創新創業項目一個接一個的站上了風口, 先是滴滴的瘋狂兼併融資, 後有共用單車模式的異軍突起, 更有共用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的橫空出世。

各方力量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介入, 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一線城市的出行問題的最終解決。

而當下城市出行市場的核心痛點在於城市有限的空間容量。 在沒有實現空間增量的前提下, 給出了改變的基本方向原則就是兩個字“增效”。 也就是提升車輛等交通工具的整體運營效率, 以解決數量極限突破後的效能提升要求十分強烈的特徵。

滴滴就是看准了這樣一個市場格局, 其共用經濟模式實現解決出行需求兩大主體中閒置“車”和“人”的充分連接。 那麼滴滴之後, 誰又將主導市場?

很多人認為,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很可能是城市交通的未來, 能讓整個城市停車、堵車問題得到緩解。 有統計顯示, 目前一輛車一天約1.5個小時在行駛, 其餘的20小時至23個小時停在車位上, 而分時租賃可以讓一輛車在路上跑6個小時到9個小時, 用車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同時也釋放了更多停車資源。 所以有人說, 一輛分時租賃汽車可以替代8輛私家車!

而且, 由於在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推廣、緩解城區交通擁堵等多方面作用巨大, 中央和各地政府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 如上海優先保障用於分時租賃的純電動汽車額度需求, 每年額度安排不少於4000輛。

這些先天的因素, 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分時租賃爆發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