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6年東京北海道跨年2周滑雪美食SHOPPING遊記-NISEKO的粉雪啊

作者:320****803

2016年1月10日10:00, 離開Niseko坐函館線回小樽,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閑來無事, 窗外滿眼白色確不能去滑雪, 索性開始寫這次日本遊記。

準備篇

住:

還在夏天7月份就開始行程安排, 提前了半年, 因為有chamonix的經驗, 知道度假區旺季肯定是酒店爆滿, 要麼就是天價。 酒店在Elong訂的, 市區、機場的酒店都不算貴, 200-400三星、700內四星, 早訂還是便宜不少, Elong有免費限時取消政策, 時間要算好。 度假區酒店在北海道Niseko, 8月份訂了7晚, 總價8000出頭, 到11月份這個價格翻了一倍多, 還很少有空房。 度假區房間很大, 但貴;市區房間小, 價格和國內持平, 乾淨, 睡一晚也OK。

行:

國航的機票從東京進出, 廉價航空飛札幌, 在去哪兒查即可, 到日本沒有不Shopping的, 所以廉價航空的行李額購買要注意, 提前買會比在櫃檯便宜。 雪包和行李可以考慮郵寄, 今年研究下。

移動Wi-Fi這個一定要的, 找路、查時刻表。 在日本蹭免費Wi-Fi一般在商場、Cafe, 但不穩定, 只能作為補充。 淘寶租機場取就行, 不貴。

日幣換了5000RMB, 9萬多日元, 2周差不多夠用, 有些地方確實不能刷卡。 民生信用卡有些地方刷不了, 招行的OK。

簽證也淘寶搜吧, 按要求給材料, 2周出來。

攜程攻略寫得比較客觀, App下個作行程。

只是給手機充電, 也不用轉換插座。

衣:

雪場零下10度, 跟東北差不多, 內衣+抓絨+雪服。 雪服建議Goretex防水。

行李建議輕裝空箱, 基本上什麼都能便宜買到, 衣服又重又占空間,

我穿了身廢棄的舊雪服去, 滑完雪扔在日本了。

食物篇

食:

東京時間短, 基本上就是松屋、元祖連鎖店, 價格參考國內吉野家、味千拉麵, 但味道好很多。

北海道拉麵、壽司、海鮮、玉米、土豆、柿子、點心、高級鮮奶冰淇淋。

北海道勝在食材新鮮, 食物味道不僅醇厚、層級還豐富。

五星:高級鮮奶冰淇淋(小樽北一哨子店), 500日幣, 飄著雪在童話十字街吃吧, 鮮奶一層滋味讓你覺得幸福後, 再混著奶油餅乾吃一口, 高潮!。

四星:大學時候看過反町隆史電影版的《麻辣教師》, 他每天去學生家蹭飯吃,

第一天說:“北海道的牛肉果然名不虛傳”,

第二天說:“北海道的玉米果然名不虛傳”,

第三天說:“北海道的土豆果然名不虛傳”。

日本國產牛肉確實不錯,

肉質很細, 但不便宜。 一份烤黑毛和牛880日幣。

玉米, 烤玉米半根200多日幣, 香甜多汁。 零食也有小包類似爆米花的, 很香。 還有粉狀的沖水玉米濃湯。

土豆:薯條三兄弟, 出國前同事讓帶一盒, 說很好吃, 限量購買。 北海道產地倒是到處有, 但也限量, 確實不錯, 10包裝800多日幣。 吃了個烤土豆也不錯。

海鮮:包括帝王蟹、雪蟹和毛蟹, 刺身、海膽等。 推薦小樽的北海鮮市場, 吃螃蟹大概5000日幣, 海鮮蓋飯1600日幣, 各種海鮮都有一大碗。 海膽很細。

天婦羅蓋飯:在HIRAFU188的底樓, 日本老夫妻開的, 比十字街口的大店好吃。

果凍:一定要吃冷藏的, 哈密瓜、白桃、葡萄的。 特別是哈密瓜, 就跟新鮮的瓜一樣。 我有次野雪被埋了, 乾脆休息會, 掏出盒果凍吃完, 再把自己刨出來繼續滑。

價格記不清了, 大概200日幣左右。

柿子:北海道的脆柿, 蘋果的口感, 柿子味道水分。 370日幣2個。

點心:六花亭、LETAO、北菓樓, 到NISEKO賓館當天沒來得及吃午飯, 就在房間鋪開各種點心, 吃到每種味道都覺得商家很花心思。

白桃果實酒:其他口味的也試了, 其他牌子如三得利的也試了, 但還是這個好喝, 可惜札幌和東京機場都沒有看到, 托運一箱絕對可以有。 還有種易開罐梅酒飲料也比俏雅好喝很多。

三星半:東京元祖、松屋的豬肉飯、牛肉飯500日幣左右, 性價比很高。

三星:北海道拉麵800日幣左右, 沒有傳說的那麼驚豔, 但食材確實不錯。 蔬菜沙拉不錯, 吃著甜的。

行程篇

第一天

2015年12月31日, 叫了一輛錦江的金杯去浦東, 一般出租塞我170CM的雪板包太吃力。

10人座從莘莊到浦東機場300RMB, 人多划算。

飛東京3個半小時, 到了已經晚上9點, 第3天又要早上飛札幌, 所以就住機場酒店。 機場迴圈大巴到Gateway酒店15分鐘, 條件還可以。

第二天1月1日早上坐頭晚預約的酒店免費大巴到成田車站15分鐘。

google maps搜你要去的地方, 會有推薦路線、價格, 注意車次的時間, 北海道有些線車次就很少, Niseko計程車淩晨2點停運。

我們第一站去新宿, 坐京成本線從成田站到日暮裡站, 再轉JR山手線到新宿, 大概1500日幣, 也有快車3000日幣的。 月臺有路線圖和價格, 在機器買相應價格進站就可以了。 看月臺上的電子顯示幕, 準時上車就OK, 一般方向對, 有車就可以上。 但如果不是終點站下車, 有些快車可能小站不停。

日本的電車有指定席, 就是買座位,其他車廂則隨便坐。週末人也不是特別多,一般有座。

到了JR線的站,可以找售票處買Suica卡,相當於上海公交卡,不用一直買票。一次充個萬兒八千的,反正可以退,很多各種自動櫃員機都可以當錢包用。

新宿站出來就是各大商場,像徐家匯一樣連在一起。可惜有些放假沒開。藥妝、電器、百貨還是有很多。商場轉了圈、買了點基本保濕日本行程用,就轉到歌舞伎汀一條街,白天人不多,播放著中英文防止被下藥搶劫的廣播。

逛到中午餓了,在歌舞伎汀街口隨便找了家元祖,比滿地的松屋好吃一些,有點吉野家的感覺的感覺,不大,十幾個位子連在一起,在門口的點菜機器有英文,點菜投幣,取小票等在門口,服務員會安排座位。1人份主食700日幣左右,相當於國內吉味千拉麵,但非常好吃,料比白飯還足,大胃的可以加飯。日本的定食比較合理,寫明幾人份都能吃飽。

看到日本男生一般是叫定食,然後中間吃一半加飯。

這次旅行時間較長,又是第一次去,所以很多都開荒,貴的餐廳四星酒店享受很多,屌絲窮遊也不少。

新宿藥妝買了些基本保濕在日本用,等回程再買。

藥妝店一定要多逛幾家,biccamera,松本清都比較便宜,大商場可能貴10%,偏的小店會便宜。

從新宿再坐JR去上野公園,可惜元旦沒開,逛了一會就返回機場,之前朋友推薦成田機場的AEONMALL,到了成田站不高興找班車,看地圖不遠就打了個出租,大概7公里,花了1500日幣左右,比較貴。700日幣起步,2公里後每公里280日幣。快到了還堵車了會,看著表跳得難受啊。

Aeon mall確實不錯,適合機場最後一站採購,要逛個半天。餐廳稍貴些,人均50RMB。

第三天早上從成田飛札幌,坐廉價航空Jetstar,不錯,乾淨有序,沒有廉價航空的感覺,兩個人托運行李額可以合併,適合我這種大雪板包。

福袋:

新年1月1-3日的大促銷,但第一天不少商場不開。各家店都是一個大包,裡面東西至少7折,日本人通宵排隊,熱門商品很快被搶光,比如一線服裝、電器、數碼。我只買了一個北菓樓的福袋,2000日幣,人民幣100出頭,一大包點心零食,2個人在niseko滑雪每一小時都要吃幾個補充能量,滑了一周每天吃都沒吃完。只要你確定裡面的東西你能用,肯定划算。想來應該耶誕節前去日本最好,回程大肆買福袋。

治安:日本治安不錯,車站不像國內都是閒雜人。路過小樽去吃個海鮮飯,雪板包太大太重,就隨便扔在南小樽站的行李櫃旁邊,3個小時後回來還在。

行李太多可以考慮日本郵政寄回國,官網有,但比飛機行李額還是貴很多,供參考,可以研究下轉運公司。

到了札幌,到地下JR線依舊可以用東京的suica卡,我行李多,所以先去小樽放行李,再回札幌市區逛,晚上還在小樽住。在機場JR站外籍遊客問詢處買了小樽-札幌一日券,大概1700日幣,可以指定一天乘札幌區的JR和地鐵不限次數,具體在北海道JR官網可查,安排好行程,比如機場到札幌、小樽往返、札幌200日幣一站的地鐵,這張卡會相當超值。

機場到札幌30分鐘,再到小樽40分鐘。小樽還是《情書》裡一樣的安靜景色,列車上小樽的海景確實不錯。

下午回到札幌,先去了狸小路,就是步行街,地方寬敞些,啥也沒買,除了北海道特產食品,都是和東京同類產品。

晚飯沒有去拉麵共和國,而是找了攜程攻略的熊本家,狸小路南邊的小巷子,很窄的地方全是拉麵館,小店就8個位子,很有本土味道,看著電視裡播北野武的綜藝訪談。價格1000日幣左右,味道還行,勝在食材好。剛吃完出來,街口的章魚丸子看著不錯,又來了一盒,不錯。

吃飽再回札幌JRTower,大商場紮堆的地方,在底樓食品街邊逛邊吃。朋友等家有名的壽司店,排隊的超多,我果斷放棄繼續吃夜宵,回小樽睡覺。

日本市區的酒店都很小房間,設施倒全,反正也不在房間呆著。

第四天早起,一個人踩著冰雪逛小樽,早上的光線很柔和,拍到幾張美景。

小樽車站酒店都有導遊圖,就2條街,推薦北的海鮮,一排海鮮市場,食材都是可以看到活的,非常新鮮好吃,而且比札幌和niseko度假區都便宜,3000日幣吃到撐,letao、六花亭、北果樓三家點心店,至少買夠退稅吧,我買少了,我基本全嘗過,幾乎每樣東西都很好吃,有些機場還沒有賣。

我逛街時發現款高級鮮奶冰淇淋甜筒,常見的威化杯子改用鮮奶貓舌餅乾做的,500日幣,後來在札幌機場和成田機場也看到,但還是小樽的味道更好吃,買吧!吃吧!千萬不要圖便宜買其他口味的,不是其它口味不好吃,而是因為完全是2個能量級,五星推薦。

音樂盒館和哨子館的老建築的木地板走起來咯吱咯吱響,很有感覺,北一哨子的玻璃製品非常漂亮,價格有高有低,個人推薦玻璃首飾,性價比很高100、200RMB一條,我自己買了一對袖扣。

1個半小時的車程,一路上白色的雪景。事先預約好酒店班車來接,到酒店20分鐘。四星酒店還是不錯,房間很大,有廚房和榻榻米房間,一家人住4個沒問題,有中國服務員,含早餐,樓下就是溫泉,每天有班車來回雪場。

第四天

滑雪篇:

準備:這次滑雪帶了全套裝備去,一個170CM滾輪雪包,單板、雪鞋、頭盔、雪鏡、雪服、手套、圍脖各兩套,護甲、護臀各一。

單板:

論壇上都糾結是否需要帶野雪板去,一周滑下來結論是,有條件有技術最好買野雪板,野雪涉及技術很全,包括大小回轉、樹林障礙、貓跳、路線、坡度、雪厚、天氣、能見度、風速、個人重量等等。

裝備:帶的是ROME159CM的全山板,在崇禮野雪有過幾道深劃痕,沒修過刃,沒打過蠟,反正放直板別人都比我快。

水準:技術水準大小回轉基本動作都可以做出來,去之前貓跳基本不會。

個人重量:我高176CM,體重80公斤不到(在北海道每天漲半斤,吃的太好,從76公斤變成80公斤),全身基本雪服裝備外帶一個POC的上身護甲,背一個雙肩包帶零食和1L水。

從山腳機壓雪道、山腰小樹林、到山頂過腰的粉雪都滑得很爽,但雪一旦到大腿深度、坡度或速度不夠,就容易陷下去。如果帶野雪板會輕鬆些。日本雪板基本和歐美持平,但想便宜還是淡季海淘。

護甲:如果你要滑小樹林和灌木,最好還是穿上本來雪就厚,不知道腳底什麼情況,很多時候還風大,能見度低,只能靠腳底感覺。我這次沒撞過樹,可是有次從很窄的兩顆樹中間擦著過去,但高速下小樹枝也是危險的,手套劃破了小口子。我反正滑得HIGH,一半時間都在裡面,雪厚加護甲摔了沒反應。

護臀:新手和玩公園還是帶吧。

頭盔:肯定是要的,每天都有人被抬著下來。

雪鏡:最好還是買防起霧的,聽說OAKLEY有好的,今年研究下;增光鏡片還是要的,很多時候能見度差,風最大的時候,能見度5米,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雪鏡還經常呼吸起霧,就光靠腳底感覺滑。

雪服、手套:還是GORETEX吧,摔在深雪里加連天大雪,完全不會濕,休息區很多人在烤衣服褲子。VOLCOM的雪服不錯,有個上下身連體拉鍊設計,防止從後腰進雪。GORETEX路上碰到下雨也不濕,一半旅行大家都不帶傘吧。

圍脖:還是買個有呼吸口土匪頭套吧,我第一天圍脖就掉了,就帶了個很薄的頭巾圍著,風太大或纜車沒防風罩還是會冷,而且呼吸的時候熱氣還容易進雪鏡。

看著Niseko的官網每天的天氣預報和降雪量沒有直觀的概念,不知道2米7的降雪量怎麼滑,第四天早上6點半就起床,因為有滑全天的經驗,早餐吃到撐,穿好全身裝備到Annapuri雪場8點20,等了到8點半雪場纜車開始運行,日本箱式纜車需要雪板上加個套子才讓進箱車裡面,估計怕板刃傷人,一般纜車單板必須單腳穿雪板,防止中途脫落,纜車道的雪不錯,滑得人會很多,但還是小心些,見過幾次雙板的雪仗掉落。

上手先滑了一趟雪道,機壓麵條雪,天氣陰陰的,完全沒有感覺到滑雪聖地,然後馬上就開始下雪了,這一下就是一周,我走得時候還在下。第二趟去了野雪區,之前11月崇禮大雪有些野雪經驗,就越滑越順。沒滑2趟就果斷登頂,從山頂開始Annapuri、niseko、hirafu、hanazono四個雪場一個個刷過來的。

四個雪場都不錯,個人感覺,相比之下

Annapuri雪少些,風大點;

niseko雪和雪道不錯,人多些,排隊久;

hanazono道少,人也少,雪卻很厚,沒有廂車;

hirafu作為niseko中心確實最好,雪厚,雪道多,纜車多而且分佈很合理,排隊少,各纜車雪道很容易相通,地方大,機壓、貓跳、公園、灌木、較寬的白樺林、較窄的黑松林,什麼地形都有。我6天時間除了一大早去annapuri滑virgin snow,大部分時間都在hirafu小樹林和黑道貓跳。

雪場黑紅綠道:綠道一般較窄,有些段很緩、甚至上坡,單板比較累,但練練單腳滑行還是很好,新手會很痛苦。黑道就都是貓跳坑,有些很深,有些道會有指示牌說明雪不夠厚,不建議進入,供參考,不過貓跳練習時雪厚摔不疼。

雪場從底到頂大致可以分成四段,

第一段:最底下是3條纜車和1條廂車,坐6-8分鐘,滑下來1-3公里,我每天結束前在這塊練幾遍貓跳,幾天下來,中級貓跳基本OK,黑貓坑太深還比較勉強,只能2個坑2個坑不連續的下。道外雪厚腳踝到膝蓋左右,樹林感覺密了些,就刷了幾趟。這些纜車開夜場,可以滑到8點。

纜車上了山腰都會有休息的餐廳,上午10開到下午4點半,吃的比山下稍微貴一點。

第二段:山腰再往上一段沒有廂車,有3個纜車,道外雪厚就到膝蓋左右,看天氣,樹林灌木裡會再厚些。下午一般開到3點半。我非常喜歡在這塊鑽樹林灌木,樹木間寬窄正好,坡度有緩有急,地形複雜,雪況複雜,路線複雜。同樣滑過的路線,可能1小時後雪再厚些、或風大些,你就卡在那了,要注意坡度和速度。

第三段:在往山頂一般是1、2人簡易纜車,那個1人坐的纜車有點刺激,沒護欄,一根豎直的杆子吊著一塊小方形的座位,這些天氣不好風大就會早早停運,一般2點多吧,看天。這段雪道基本沒樹林,稀疏的灌木可以放縱得滑,雪厚一般到大腿,如果摔倒就刨雪吧。坡度還可以,停下來也容易繼續滑雪,不容易卡住。

第四段:纜車到頂就是登山滑雪區了,到山頂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雪厚到腰,我爬一段就沒再往上了,沒裝備一個人滑實在沒底,雪崩指示牌也沒看懂,下次來還是請個野雪嚮導吧,大概20000日元。多賺錢坐直升機或雪貓上去吧,我這體力比高手還是不夠看啊。過腰的粉雪滑下來確實很爽。可惜每天開放的時間很短,就中午幾個小時,看天吧。

我一般就根據纜車的關閉時間依次從山上往下刷。

野雪:新手會比較痛苦,建議先把小回轉練好一些,然後是放直板練習,這個換刃時比較重要,還可以克服高度和速度的恐懼。選擇好路線,中途停止時可以搓出個小雪包或者停在樹旁,但要有把握不撞樹受傷,最好還有一定坡度,中途停下厚再下滑時,借助坡度放直板比較有效。再有就是學會如何把自己刨出來,別用蠻力,也不要慌,可以節省很多體力。有時候我摔了就躺在雪裡看著藍天歇會。

樹林和灌木區:除了小回轉,最好會貓跳,地形比較複雜,都是白色但雪厚不同,根本知道腳底情況。我前幾天基本靠小回轉跳轉也湊合。新手落葉飄的基本功練好也可以滑。在樹林裡一旦雪厚,就要注意坡度和速度,計畫好路線和滑法,滑得時候別光看腳底下和近處,稍微看遠一些,沒有連貫性就沒有速度。但有時候小段的上坡或轉彎根本看不到前面什麼情況,我多次直接從2-3米高的地方直接滑出去,熟悉路線和經驗很重要。

另外本次滑雪,被動地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前空翻。有天在灌木區,雪厚到大腿深度,我看有段非常空曠就放全速,結果雪層下面有個樹樁的東西,新雪上沒有任何痕跡,根本看不出來,結果一卡人就飛在空中了,等我空翻後,反應過來已經繼續再滑行了。

雪票:

價格看官網,買全山票可以免費坐迴圈班車。但我住賓館有自己班車,也可以滑單一雪場,反正我滑了6天主滑Hirafu道外,Hirafu還有一半區域沒刷。

全天票是早8點半到晚8點,但買8小時票也夠了,我買了6天連票,每天一直滑到下午5點體力也差不多了,夜場雖然光線不錯,甚至比白天好,但大家體力都不足,很多人速度快而且控制不好,我被小碰了2次。

雪場吃飯:

早上在賓館吃自助,吃到撐,日本水果貴,多吃點吧。

中飯雪場餐廳1300日幣左右一份套餐,吃得不錯。屌絲點可以去Hirafu山腳niseko alpen hotel的便利店買飯團三明治,100日幣1個三角飯團。也有人自己帶飯的。

晚飯吃了2天超市便當,性價比不錯;吃了2天壽司店,1500左右一份,登山軒開門太晚,隔壁Hirafu188底樓有家老夫妻開的小店味道比十字路口的大壽司店味道更好;還吃了次船長sencow,味道還行,價格小貴每人5000日幣;需要提前3天預約的Crab King Canon6500日幣的套餐吃得很撐,蟹肉不錯。

能量補充:在國內滑雪我一直靠士力架,這次體力耗得明顯透支,士力架抗不住,超市的能量膠味道不錯但效果一般。推薦monster飲料,價格比紅牛便宜,更好喝,中午喝罐能撐到5點。

背包裡的零食每一兩小時吃一點,背了1升水基本喝光。看到老外背包有水袋的,領口就有吸管,不錯。

超市的冷藏果凍非常好吃,推薦哈密瓜、白桃、葡萄口味。一般的常溫果凍不能比。

易開罐白桃味的果實酒推薦。

日本水果蔬菜都貴,但北海道柿子還是要嘗的,脆的像蘋果,多汁。

6天滑完,真的是戀戀不捨地離開niseko,時間不感就再去了趟小樽,在海鮮市場吃撐,shopping了一堆點心和玻璃。

到札幌機場酒店Checkin。機場路線很複雜,看路標問吧。

下午有空再去了躺南千歲的Outlet,機場免費巴士過去半小時,大多日本本土品牌,但價格不錯,小買了一兩件,晚上7點關門。

札幌機場的購物也不錯。

第12天

回到東京就熟門熟路了,先到機場把雪包存了,按24小時算一天,超大件800日元一天,小件300多。下次用宅急便郵寄日本國內估計更划算,研究下。

新宿王子酒店checkin,補貨,biccamera買吧。男裝在伊勢丹男裝,價格還是比國內便宜些,但還是去歐美Outlets買吧。把貨物往賓館一扔又去了涉穀,幾站路很近,時間不多隻逛了涉穀109,整棟女裝相當BT,買吧,價格便宜,各種設計風格相當佩服日本設計師,考驗品味和搭配的時候,挑吧,不同樓層有不同風格。當天正好是日本成人禮,大街上到處是成群穿和服的小姑娘,靚麗的風景。

最後一天去逛了上野公園,時間不多挑了個免費的都美術館。主要是日本老人,隨便看了看油畫和攝影,但進門處的紀念品絕對可以逛的,各種設計,買了2件。

在上野站的貓Cafe逗了會貓,閒逛上野站的松本清藥妝,有些又比新宿便宜,再次補了些貨。

去成田機場還是早點吧,航站樓間隔較遠,辦登機手續時告知登機口很遠,那是真的很遠。

就是買座位,其他車廂則隨便坐。週末人也不是特別多,一般有座。

到了JR線的站,可以找售票處買Suica卡,相當於上海公交卡,不用一直買票。一次充個萬兒八千的,反正可以退,很多各種自動櫃員機都可以當錢包用。

新宿站出來就是各大商場,像徐家匯一樣連在一起。可惜有些放假沒開。藥妝、電器、百貨還是有很多。商場轉了圈、買了點基本保濕日本行程用,就轉到歌舞伎汀一條街,白天人不多,播放著中英文防止被下藥搶劫的廣播。

逛到中午餓了,在歌舞伎汀街口隨便找了家元祖,比滿地的松屋好吃一些,有點吉野家的感覺的感覺,不大,十幾個位子連在一起,在門口的點菜機器有英文,點菜投幣,取小票等在門口,服務員會安排座位。1人份主食700日幣左右,相當於國內吉味千拉麵,但非常好吃,料比白飯還足,大胃的可以加飯。日本的定食比較合理,寫明幾人份都能吃飽。

看到日本男生一般是叫定食,然後中間吃一半加飯。

這次旅行時間較長,又是第一次去,所以很多都開荒,貴的餐廳四星酒店享受很多,屌絲窮遊也不少。

新宿藥妝買了些基本保濕在日本用,等回程再買。

藥妝店一定要多逛幾家,biccamera,松本清都比較便宜,大商場可能貴10%,偏的小店會便宜。

從新宿再坐JR去上野公園,可惜元旦沒開,逛了一會就返回機場,之前朋友推薦成田機場的AEONMALL,到了成田站不高興找班車,看地圖不遠就打了個出租,大概7公里,花了1500日幣左右,比較貴。700日幣起步,2公里後每公里280日幣。快到了還堵車了會,看著表跳得難受啊。

Aeon mall確實不錯,適合機場最後一站採購,要逛個半天。餐廳稍貴些,人均50RMB。

第三天早上從成田飛札幌,坐廉價航空Jetstar,不錯,乾淨有序,沒有廉價航空的感覺,兩個人托運行李額可以合併,適合我這種大雪板包。

福袋:

新年1月1-3日的大促銷,但第一天不少商場不開。各家店都是一個大包,裡面東西至少7折,日本人通宵排隊,熱門商品很快被搶光,比如一線服裝、電器、數碼。我只買了一個北菓樓的福袋,2000日幣,人民幣100出頭,一大包點心零食,2個人在niseko滑雪每一小時都要吃幾個補充能量,滑了一周每天吃都沒吃完。只要你確定裡面的東西你能用,肯定划算。想來應該耶誕節前去日本最好,回程大肆買福袋。

治安:日本治安不錯,車站不像國內都是閒雜人。路過小樽去吃個海鮮飯,雪板包太大太重,就隨便扔在南小樽站的行李櫃旁邊,3個小時後回來還在。

行李太多可以考慮日本郵政寄回國,官網有,但比飛機行李額還是貴很多,供參考,可以研究下轉運公司。

到了札幌,到地下JR線依舊可以用東京的suica卡,我行李多,所以先去小樽放行李,再回札幌市區逛,晚上還在小樽住。在機場JR站外籍遊客問詢處買了小樽-札幌一日券,大概1700日幣,可以指定一天乘札幌區的JR和地鐵不限次數,具體在北海道JR官網可查,安排好行程,比如機場到札幌、小樽往返、札幌200日幣一站的地鐵,這張卡會相當超值。

機場到札幌30分鐘,再到小樽40分鐘。小樽還是《情書》裡一樣的安靜景色,列車上小樽的海景確實不錯。

下午回到札幌,先去了狸小路,就是步行街,地方寬敞些,啥也沒買,除了北海道特產食品,都是和東京同類產品。

晚飯沒有去拉麵共和國,而是找了攜程攻略的熊本家,狸小路南邊的小巷子,很窄的地方全是拉麵館,小店就8個位子,很有本土味道,看著電視裡播北野武的綜藝訪談。價格1000日幣左右,味道還行,勝在食材好。剛吃完出來,街口的章魚丸子看著不錯,又來了一盒,不錯。

吃飽再回札幌JRTower,大商場紮堆的地方,在底樓食品街邊逛邊吃。朋友等家有名的壽司店,排隊的超多,我果斷放棄繼續吃夜宵,回小樽睡覺。

日本市區的酒店都很小房間,設施倒全,反正也不在房間呆著。

第四天早起,一個人踩著冰雪逛小樽,早上的光線很柔和,拍到幾張美景。

小樽車站酒店都有導遊圖,就2條街,推薦北的海鮮,一排海鮮市場,食材都是可以看到活的,非常新鮮好吃,而且比札幌和niseko度假區都便宜,3000日幣吃到撐,letao、六花亭、北果樓三家點心店,至少買夠退稅吧,我買少了,我基本全嘗過,幾乎每樣東西都很好吃,有些機場還沒有賣。

我逛街時發現款高級鮮奶冰淇淋甜筒,常見的威化杯子改用鮮奶貓舌餅乾做的,500日幣,後來在札幌機場和成田機場也看到,但還是小樽的味道更好吃,買吧!吃吧!千萬不要圖便宜買其他口味的,不是其它口味不好吃,而是因為完全是2個能量級,五星推薦。

音樂盒館和哨子館的老建築的木地板走起來咯吱咯吱響,很有感覺,北一哨子的玻璃製品非常漂亮,價格有高有低,個人推薦玻璃首飾,性價比很高100、200RMB一條,我自己買了一對袖扣。

1個半小時的車程,一路上白色的雪景。事先預約好酒店班車來接,到酒店20分鐘。四星酒店還是不錯,房間很大,有廚房和榻榻米房間,一家人住4個沒問題,有中國服務員,含早餐,樓下就是溫泉,每天有班車來回雪場。

第四天

滑雪篇:

準備:這次滑雪帶了全套裝備去,一個170CM滾輪雪包,單板、雪鞋、頭盔、雪鏡、雪服、手套、圍脖各兩套,護甲、護臀各一。

單板:

論壇上都糾結是否需要帶野雪板去,一周滑下來結論是,有條件有技術最好買野雪板,野雪涉及技術很全,包括大小回轉、樹林障礙、貓跳、路線、坡度、雪厚、天氣、能見度、風速、個人重量等等。

裝備:帶的是ROME159CM的全山板,在崇禮野雪有過幾道深劃痕,沒修過刃,沒打過蠟,反正放直板別人都比我快。

水準:技術水準大小回轉基本動作都可以做出來,去之前貓跳基本不會。

個人重量:我高176CM,體重80公斤不到(在北海道每天漲半斤,吃的太好,從76公斤變成80公斤),全身基本雪服裝備外帶一個POC的上身護甲,背一個雙肩包帶零食和1L水。

從山腳機壓雪道、山腰小樹林、到山頂過腰的粉雪都滑得很爽,但雪一旦到大腿深度、坡度或速度不夠,就容易陷下去。如果帶野雪板會輕鬆些。日本雪板基本和歐美持平,但想便宜還是淡季海淘。

護甲:如果你要滑小樹林和灌木,最好還是穿上本來雪就厚,不知道腳底什麼情況,很多時候還風大,能見度低,只能靠腳底感覺。我這次沒撞過樹,可是有次從很窄的兩顆樹中間擦著過去,但高速下小樹枝也是危險的,手套劃破了小口子。我反正滑得HIGH,一半時間都在裡面,雪厚加護甲摔了沒反應。

護臀:新手和玩公園還是帶吧。

頭盔:肯定是要的,每天都有人被抬著下來。

雪鏡:最好還是買防起霧的,聽說OAKLEY有好的,今年研究下;增光鏡片還是要的,很多時候能見度差,風最大的時候,能見度5米,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雪鏡還經常呼吸起霧,就光靠腳底感覺滑。

雪服、手套:還是GORETEX吧,摔在深雪里加連天大雪,完全不會濕,休息區很多人在烤衣服褲子。VOLCOM的雪服不錯,有個上下身連體拉鍊設計,防止從後腰進雪。GORETEX路上碰到下雨也不濕,一半旅行大家都不帶傘吧。

圍脖:還是買個有呼吸口土匪頭套吧,我第一天圍脖就掉了,就帶了個很薄的頭巾圍著,風太大或纜車沒防風罩還是會冷,而且呼吸的時候熱氣還容易進雪鏡。

看著Niseko的官網每天的天氣預報和降雪量沒有直觀的概念,不知道2米7的降雪量怎麼滑,第四天早上6點半就起床,因為有滑全天的經驗,早餐吃到撐,穿好全身裝備到Annapuri雪場8點20,等了到8點半雪場纜車開始運行,日本箱式纜車需要雪板上加個套子才讓進箱車裡面,估計怕板刃傷人,一般纜車單板必須單腳穿雪板,防止中途脫落,纜車道的雪不錯,滑得人會很多,但還是小心些,見過幾次雙板的雪仗掉落。

上手先滑了一趟雪道,機壓麵條雪,天氣陰陰的,完全沒有感覺到滑雪聖地,然後馬上就開始下雪了,這一下就是一周,我走得時候還在下。第二趟去了野雪區,之前11月崇禮大雪有些野雪經驗,就越滑越順。沒滑2趟就果斷登頂,從山頂開始Annapuri、niseko、hirafu、hanazono四個雪場一個個刷過來的。

四個雪場都不錯,個人感覺,相比之下

Annapuri雪少些,風大點;

niseko雪和雪道不錯,人多些,排隊久;

hanazono道少,人也少,雪卻很厚,沒有廂車;

hirafu作為niseko中心確實最好,雪厚,雪道多,纜車多而且分佈很合理,排隊少,各纜車雪道很容易相通,地方大,機壓、貓跳、公園、灌木、較寬的白樺林、較窄的黑松林,什麼地形都有。我6天時間除了一大早去annapuri滑virgin snow,大部分時間都在hirafu小樹林和黑道貓跳。

雪場黑紅綠道:綠道一般較窄,有些段很緩、甚至上坡,單板比較累,但練練單腳滑行還是很好,新手會很痛苦。黑道就都是貓跳坑,有些很深,有些道會有指示牌說明雪不夠厚,不建議進入,供參考,不過貓跳練習時雪厚摔不疼。

雪場從底到頂大致可以分成四段,

第一段:最底下是3條纜車和1條廂車,坐6-8分鐘,滑下來1-3公里,我每天結束前在這塊練幾遍貓跳,幾天下來,中級貓跳基本OK,黑貓坑太深還比較勉強,只能2個坑2個坑不連續的下。道外雪厚腳踝到膝蓋左右,樹林感覺密了些,就刷了幾趟。這些纜車開夜場,可以滑到8點。

纜車上了山腰都會有休息的餐廳,上午10開到下午4點半,吃的比山下稍微貴一點。

第二段:山腰再往上一段沒有廂車,有3個纜車,道外雪厚就到膝蓋左右,看天氣,樹林灌木裡會再厚些。下午一般開到3點半。我非常喜歡在這塊鑽樹林灌木,樹木間寬窄正好,坡度有緩有急,地形複雜,雪況複雜,路線複雜。同樣滑過的路線,可能1小時後雪再厚些、或風大些,你就卡在那了,要注意坡度和速度。

第三段:在往山頂一般是1、2人簡易纜車,那個1人坐的纜車有點刺激,沒護欄,一根豎直的杆子吊著一塊小方形的座位,這些天氣不好風大就會早早停運,一般2點多吧,看天。這段雪道基本沒樹林,稀疏的灌木可以放縱得滑,雪厚一般到大腿,如果摔倒就刨雪吧。坡度還可以,停下來也容易繼續滑雪,不容易卡住。

第四段:纜車到頂就是登山滑雪區了,到山頂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雪厚到腰,我爬一段就沒再往上了,沒裝備一個人滑實在沒底,雪崩指示牌也沒看懂,下次來還是請個野雪嚮導吧,大概20000日元。多賺錢坐直升機或雪貓上去吧,我這體力比高手還是不夠看啊。過腰的粉雪滑下來確實很爽。可惜每天開放的時間很短,就中午幾個小時,看天吧。

我一般就根據纜車的關閉時間依次從山上往下刷。

野雪:新手會比較痛苦,建議先把小回轉練好一些,然後是放直板練習,這個換刃時比較重要,還可以克服高度和速度的恐懼。選擇好路線,中途停止時可以搓出個小雪包或者停在樹旁,但要有把握不撞樹受傷,最好還有一定坡度,中途停下厚再下滑時,借助坡度放直板比較有效。再有就是學會如何把自己刨出來,別用蠻力,也不要慌,可以節省很多體力。有時候我摔了就躺在雪裡看著藍天歇會。

樹林和灌木區:除了小回轉,最好會貓跳,地形比較複雜,都是白色但雪厚不同,根本知道腳底情況。我前幾天基本靠小回轉跳轉也湊合。新手落葉飄的基本功練好也可以滑。在樹林裡一旦雪厚,就要注意坡度和速度,計畫好路線和滑法,滑得時候別光看腳底下和近處,稍微看遠一些,沒有連貫性就沒有速度。但有時候小段的上坡或轉彎根本看不到前面什麼情況,我多次直接從2-3米高的地方直接滑出去,熟悉路線和經驗很重要。

另外本次滑雪,被動地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前空翻。有天在灌木區,雪厚到大腿深度,我看有段非常空曠就放全速,結果雪層下面有個樹樁的東西,新雪上沒有任何痕跡,根本看不出來,結果一卡人就飛在空中了,等我空翻後,反應過來已經繼續再滑行了。

雪票:

價格看官網,買全山票可以免費坐迴圈班車。但我住賓館有自己班車,也可以滑單一雪場,反正我滑了6天主滑Hirafu道外,Hirafu還有一半區域沒刷。

全天票是早8點半到晚8點,但買8小時票也夠了,我買了6天連票,每天一直滑到下午5點體力也差不多了,夜場雖然光線不錯,甚至比白天好,但大家體力都不足,很多人速度快而且控制不好,我被小碰了2次。

雪場吃飯:

早上在賓館吃自助,吃到撐,日本水果貴,多吃點吧。

中飯雪場餐廳1300日幣左右一份套餐,吃得不錯。屌絲點可以去Hirafu山腳niseko alpen hotel的便利店買飯團三明治,100日幣1個三角飯團。也有人自己帶飯的。

晚飯吃了2天超市便當,性價比不錯;吃了2天壽司店,1500左右一份,登山軒開門太晚,隔壁Hirafu188底樓有家老夫妻開的小店味道比十字路口的大壽司店味道更好;還吃了次船長sencow,味道還行,價格小貴每人5000日幣;需要提前3天預約的Crab King Canon6500日幣的套餐吃得很撐,蟹肉不錯。

能量補充:在國內滑雪我一直靠士力架,這次體力耗得明顯透支,士力架抗不住,超市的能量膠味道不錯但效果一般。推薦monster飲料,價格比紅牛便宜,更好喝,中午喝罐能撐到5點。

背包裡的零食每一兩小時吃一點,背了1升水基本喝光。看到老外背包有水袋的,領口就有吸管,不錯。

超市的冷藏果凍非常好吃,推薦哈密瓜、白桃、葡萄口味。一般的常溫果凍不能比。

易開罐白桃味的果實酒推薦。

日本水果蔬菜都貴,但北海道柿子還是要嘗的,脆的像蘋果,多汁。

6天滑完,真的是戀戀不捨地離開niseko,時間不感就再去了趟小樽,在海鮮市場吃撐,shopping了一堆點心和玻璃。

到札幌機場酒店Checkin。機場路線很複雜,看路標問吧。

下午有空再去了躺南千歲的Outlet,機場免費巴士過去半小時,大多日本本土品牌,但價格不錯,小買了一兩件,晚上7點關門。

札幌機場的購物也不錯。

第12天

回到東京就熟門熟路了,先到機場把雪包存了,按24小時算一天,超大件800日元一天,小件300多。下次用宅急便郵寄日本國內估計更划算,研究下。

新宿王子酒店checkin,補貨,biccamera買吧。男裝在伊勢丹男裝,價格還是比國內便宜些,但還是去歐美Outlets買吧。把貨物往賓館一扔又去了涉穀,幾站路很近,時間不多隻逛了涉穀109,整棟女裝相當BT,買吧,價格便宜,各種設計風格相當佩服日本設計師,考驗品味和搭配的時候,挑吧,不同樓層有不同風格。當天正好是日本成人禮,大街上到處是成群穿和服的小姑娘,靚麗的風景。

最後一天去逛了上野公園,時間不多挑了個免費的都美術館。主要是日本老人,隨便看了看油畫和攝影,但進門處的紀念品絕對可以逛的,各種設計,買了2件。

在上野站的貓Cafe逗了會貓,閒逛上野站的松本清藥妝,有些又比新宿便宜,再次補了些貨。

去成田機場還是早點吧,航站樓間隔較遠,辦登機手續時告知登機口很遠,那是真的很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