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網傳樂視汽車資金缺口,你還相信互聯網汽車嗎?

作者:大鼻

備註:歡迎轉載, 請注明出處

最近幾年, 互聯網不斷進軍傳統行業, “互聯網+”大軍中, 互聯網汽車一直都是個話題王, 在業界呼風喚雨。

然而最近中國“約伯斯”賈躍亭創辦的樂視超級汽車, 除了始終停留在概念車外, 頻頻傳出資金缺口醜聞, 連幕後大財主孫宏斌也表示不支援了。

說了這麼多, 似乎連沒有計劃買車的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究竟互聯網汽車還值不值得相信?

回答這個問題前, 先來普及下互聯網汽車:

所謂的互聯網汽車, 就是將移動互聯網已有的多種創新模式, 尤其是移動支付、商家推薦、預約消費等常見玩法融入到汽車生活中。

一句話概括:原本你用手機完成的事情, 互聯網汽車靠自帶系統就可以完成一部分了, 在這個基礎上還能挖掘更多新奇有趣的玩法。

這麼一聽, 倒是有種當初智慧手機取代電腦的感覺。 作為消費者, 這說得很美好, 又有多少互聯汽車真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

從目前八卦到的各路資訊中, 可以把互聯網汽車分為兩種:

1、沒有任何造車背景的創業公司開發“互聯網汽車”:

這種互聯網汽車可以說是較早進入大眾視線, 但每一個PPT汽車的誕生, 似乎都逃不脫“雷聲大雨點小”的厄運。

當然, 並不能否定也有真正造出“互聯網汽車”, 還讓人開始覺得有戲的車廠, 比如說:

2012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S, 搭載17英寸觸控大螢幕結合多種互聯網玩法, 一下子把封閉的車機多媒體系統釋放出來。

除了擁有最快的電動超跑外, 蔚來汽車還在2017年的上海車展首發了量產電動SUV es8, 並計畫次年交付使用。

眼看, 這些互聯網公司都是走著高端路線造車, 而且以電動車為主, 似乎在回避在發動機技術積累不足的劣勢。

在沒有實車之前, 說再多都是在開空頭支票。 美好的願景之下, 作為消費者,

看著熱熱鬧鬧, 連實車都沒摸過, 能信嗎?

2、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廠合作開發新車型:

說完了那些“不靠譜”的互聯網公司, 再說說時下主流車廠的互聯網之路。

說起主流廠家聯合大咖互聯網公司打造的新車型, 看得到摸得著, 還挺接地氣, 還有不少評測報告供參考。

最近比較火的榮威RX5,其多媒體系統搭載了阿裡的YunOS作業系統,其強大的語音系統和阿裡“全家桶”是亮點;

蘋果拉攏奧迪、寶馬、賓士、豐田等國際巨頭搭載Carplay;

似乎這一類的互聯網汽車更多像是互聯網公司在開掛,找到傳統車廠做隊友,徹頭徹尾的改造車機而已。

當然,順著這條思路,在技術成熟的未來,我們還能想像到中控台的車機系統成為整車的總控中心,降低新車的使用門檻,就像用一台智慧手機一樣簡單。

我們現在看到傳統車廠推出的互聯網汽車,表面上只是將一台手機塞進中控台,似乎更方便了,但也是可有可無。

那一大塊用來代步的“物體”,依舊是那個模樣,四個輪子加個方盒子。

說到這裡,大鼻回答剛才本文開頭說的問題:

互聯網汽車還值得相信嗎?

值得期待,但請不要太在意互聯網+。

互聯網汽車只是汽車使用方式的一種補充或改良,反而互聯網公司從中獲取的使用者資料為其生態貢獻才是真正目的。

生活中,汽車是一件交通工具,是一件可以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工具,應該為我們所用,而非是為了追求新鮮而成為負擔的玩意兒。

最近比較火的榮威RX5,其多媒體系統搭載了阿裡的YunOS作業系統,其強大的語音系統和阿裡“全家桶”是亮點;

蘋果拉攏奧迪、寶馬、賓士、豐田等國際巨頭搭載Carplay;

似乎這一類的互聯網汽車更多像是互聯網公司在開掛,找到傳統車廠做隊友,徹頭徹尾的改造車機而已。

當然,順著這條思路,在技術成熟的未來,我們還能想像到中控台的車機系統成為整車的總控中心,降低新車的使用門檻,就像用一台智慧手機一樣簡單。

我們現在看到傳統車廠推出的互聯網汽車,表面上只是將一台手機塞進中控台,似乎更方便了,但也是可有可無。

那一大塊用來代步的“物體”,依舊是那個模樣,四個輪子加個方盒子。

說到這裡,大鼻回答剛才本文開頭說的問題:

互聯網汽車還值得相信嗎?

值得期待,但請不要太在意互聯網+。

互聯網汽車只是汽車使用方式的一種補充或改良,反而互聯網公司從中獲取的使用者資料為其生態貢獻才是真正目的。

生活中,汽車是一件交通工具,是一件可以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工具,應該為我們所用,而非是為了追求新鮮而成為負擔的玩意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