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貫中錯了就算了,央視和易中天也跟著錯,估計你也中招了

有個成語叫大器晚成, 易中天老師就是這樣的傑出代表。 其實, 他的文章一直不錯, 但就是沒紅, 最後總算借助央視“百家講壇”這個平臺一飛沖天。 我很喜歡易中天老師的文章, 有新的見解而且可讀性很強, 總希望他的東西完美無瑕。 不過誰沒出過錯呢, 易中天老師也不例外。 而且, 由於易中天老師實在太有名, 所以他的錯誤幾乎變成了全國人民的錯誤, 這就不太好了。

今天, 先說他其中一個錯, 關於三國呂蒙和關羽的。 且看他在“百家講壇”是怎麼說的:

央視“百家講壇”上的易中天(圖注)

“那麼, 這一仗打得關羽沒有抵擋得住, 只好撤軍。 樊城之圍解了。 孫權那邊呢?孫權那邊一接到關羽開始調兵前往襄樊前線的消息, 呂蒙的病就好了, 陸遜也不書生了, 兩路出發, 去抄關羽的老窩。 而且呂蒙採取了一個什麼辦法呢?歷史上稱之為“白衣渡江”。 就是他讓他的士兵都穿上白衣服,

把自己的軍隊裝扮為商隊, 把兵船裝扮為貨船, 沿著長江向江陵進發。 沿途碰見關羽的崗哨, 就說我們做生意的啊, 聊著聊著天這邊人上去把崗哨幹掉了。 ”

這段話裡, 易中天老師犯了一個不易發現的錯誤——“白衣渡江”並非穿著白色衣服渡江, 而是脫下軍隊的制服, 換上便裝渡江。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 懂行的人不會去翻《三國演義》, 而是去查《三國志》, 然後仍然感到奇怪。 為啥?從表面上看, 《三國志》似乎也白紙黑字寫著“白衣渡江”。 上原文先:

央視也犯了“白衣渡江”的錯誤(圖注)

“(呂)蒙使白衣搖櫓, 作商賈人服, 晝夜兼行, 至羽所置江邊屯候, 盡收縛之, 是故羽不聞知。 遂到南郡, 士仁、麋芳皆降。 ”

“白衣”的記載沒錯, 易中天錯在對“白衣”2個字的理解。 首先, 僅憑常識就能判斷呂蒙等人不是穿白色衣服渡江。 您想想啊:大晚上要去偷襲人家, 應該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當然是黑色。 你穿白色衣服, 那麼扎眼, 是想暴露給人家嗎, 難道腦袋被門擠了?其次, 從知識上判斷, “白衣搖擼”的意思,

不是穿上白色衣服搖擼, 而是脫下衣服搖擼, “白”在這裡不是表示顏色的形容詞, 而是動詞!

“白”是動詞, 有依據嗎?

當然有。

白衣是漢魏六朝時期的常用詞, 有兩層含義。 作為名詞, 是指在政府機關工作的非編人員, 因為上班時不穿制服(不像有編制的公務員), 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打扮, 所以叫白衣(想想“白丁”這個詞就明白咯)。 作為動詞, 則指脫去制服並穿上便裝。 理論說了, 再來個實例。 《晉書》有段記載, 說軍事天才蘇峻率軍進攻南京(當時叫建康), 城破, “戎服者多死, 白衣者無他。 ”換句話說, 穿軍裝的都被殺了, 換上便裝的逃過一劫。

其實, 易中天如果看到另外一個大咖的名著, 不至於犯這個錯誤——唐代著名史學家杜祐。 杜佑在《通典》之《吳志》中寫道:“伏甲於舟,

使更衣為商人, 以理征棹。 ”很顯然, 就是呂蒙讓手下人脫下制服, 打扮成商人的樣子……

關羽關二爺(圖注)

易中天名聲顯赫, 再加上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央視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流傳甚廣, 所以糾正起來很難。 如果大夥兒覺得易中天確實錯了,望多多轉推。如果覺得在下錯了,也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大夥兒覺得易中天確實錯了,望多多轉推。如果覺得在下錯了,也歡迎留言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