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天文攝影?

天文攝影為一特殊的攝影技術, 可記錄各種天體和天象, 月球、行星甚至遙遠的深空天體。 天文攝影不一定要在夜間進行, 一些特殊的天象如日食就需在日間拍攝。 所需的器材因拍攝物件而異, 簡單如一台配備標準鏡頭的單反相機(SLR,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複雜如連接到望遠鏡的冷卻CCD相機, 都可進行拍攝。 除了天文臺, 全球有數量龐大之天文愛好者積極投入這活動, 甚至視之為興趣。

一幅成功之天文攝影照片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部分作品更可用作科學研究。 例如流星雨照片可供天文學家推算出流星雨輻射點的準確位置,

部分超新星爆炸甚至記錄在感光板上多年方由學者辨認出來。

近十幾年由於數碼相機、冷凍式電荷耦合元件(CCD)與攝像頭等電子感光元件的發展與普及, 另外相關的影像擷取與處理技術之躍進, 絕大部分傳統底片之愛好者轉而以此作為天文攝影之主要工具, 影像無論清晰度與層次感亦比傳統底片有很大進步, 感光度亦大為上升至ISO 204,800(如佳能 EOS-1D X), 普通入門機種亦有ISO 12800的高感光度;另外亦發展固定波段假色合成與多重疊加技術, 效果迫近望遠鏡的解析度極限之餘, 可操作性亦比底片時代便捷很多, 故數碼天文攝影亦已成為主流天文攝影項目之一。

就業餘天文而言, 有人認為天文攝影為最高境界, 是這樣嗎?

天文攝影的價值見仁見智,

但以“最高境界”來形容, 似乎過度矮化了業餘天文者的能力!人類對於美的事物具有保存的天性, 更何況是星空之美。 對於初入門的業餘天文者來說, 只要具備基本天文攝影的知識與簡單裝備, 即可記錄下美麗的星空, 的確是一種相當好的鼓勵。 但是不要忘了, 即使業餘天文者, 亦有相當大的空間從事天文研究工作, 而天文攝影正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事實上, 職業天文學家的工作重心與人力無法兼顧每一個領域, 所以業餘天文者在專業天文研究中扮演著發現、搜集與提供資料的重要角色, 而這些資料的分析, 正是解開宇宙之謎的關鍵, 所以業餘天文觀測者大可不必畫地自限,
讓天文攝影的感官樂趣昇華為天文研究的一部份。 TAS 注:有關如何以天文攝影進行天文研究的主題, 散見“天文攝影”、“天文觀測”與“天文學”各區。

以上問答資訊均來自臺北網路天文館天文FAQ, 由@南充天文線上 整理

http://tamweb.tam.gov.tw/v3/tw/list.asp?mtype=c6&cate_id=36

信息取自維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天文攝影

附圖說明:

冰島的沃普納菲厄澤, 夜空中出現令人敬畏的北極光。 這幅作品由攝影師法比安-尼耶拍攝。

冰島的沃普納菲厄澤, 夜空中出現令人敬畏的北極光。 這幅作品由攝影師法比安-尼耶拍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