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宜食宜藥的中藥——桑椹

桑椹

【別名】桑葚、桑果、黑椹、文武實。

【來源】桑科植物桑的乾燥果穗。

【產地分佈】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 多為人工栽培。 分佈於全國各地。

【採收加工】4~6月待果實成熟時採收, 曬乾, 或蒸後曬乾。

【性味歸經】性寒, 味甘、酸。 歸心經、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補血滋陰、生津潤燥。 滋補肝腎, 養血祛風。 用於肝腎陰虛, 眩暈失眠, 耳聾目, 消渴, 便秘, 瘰鬁, 風濕性關節炎等。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 水煎服。 用治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便溏者慎服。

【選方】

1、桑椹子膏:用桑椹煎制而成。 具有養血潤燥, 補益肝腎之功效。 用於肝腎陰虛, 頭暈眼花, 頭髮早白, 年老血虛精枯, 大便秘結等症。 每次服9克~15克(約一羹匙), 每天2次。

脾虛大便稀爛者不宜服用。

2、桑椹桂圓膏:幹桑椹、桂圓肉各30克, 煮熟搗爛每日服1劑, 連服2周~3周, 治血虛面色不華、頭暈、眼花、疲乏無力等症。

3、桑椹棗仁湯:桑椹30克、炒酸棗仁1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連服1周~3周, 治血虛、失眠健忘。

4、桑椹杞棗膏:桑椹、枸杞子、紅棗(去核)各250克, 加水煎成膏, 再加白糖500克攪拌溶化而成。 每日服10克~15克, 溫水沖服, 連續服完。 用於治療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酸腿軟。

5、治心腎衰弱不寐, 或習慣性便秘:鮮桑椹一至二兩, 水適量煎服。 (《閩南民間草藥》)

6、治瘰鬁:文武實, 黑熟者二鬥許, 以布袋取汁, 熬成薄膏, 白湯點一匙, 日三服。 (《素問病機保命集》文武膏)

7、治陰症腹痛:桑椹, 絹包風乾過, 伏天為末。 每服三錢, 熱酒下, 取汗。 (《湃湖集簡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