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光明日報》刊登趙素萍文章:肩負歷史使命 書寫時代華章

5月18日, 《光明日報》11版刊登了省委宣傳部長趙素萍的文章《肩負歷史使命 書寫時代華章——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中, 素萍部長提到, 自2016年5月17日,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講話以來, 河南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 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武裝頭腦, 引領發展、指引實踐, 開創了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2016年5月17日,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講話, 著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 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出發, 科學分析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深刻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域性的重大問題, 是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對推動新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更加自覺主動。 過去一年的實踐表明, 作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的巨大指導作用已經顯現並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凸顯出來。 一年來, 河南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 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武裝頭腦, 引領發展、指引實踐, 開創了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堅持正確方向, 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主心骨。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第一位要求。 當今時代, 我國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我們黨要承擔起引領社會發展的重任,

就必須把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 做到在思想上堅決看齊、在理論上深刻認同, 用党的理論創新成果凝聚思想共識。 一年來, 河南在切實解決好對馬克思主義的真懂真信, 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上狠下功夫。 堅持以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抓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發揮“龍頭”示範作用,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推動理論學習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切實帶動了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的學習。 舉辦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系列專題培訓班,
引導全省社科理論工作者牢牢掌握“看家本領”。 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體現到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 確保不讓馬克思主義在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

堅持服務大局, 切實研究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 始終與社會的大變革相伴隨。 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只有準確把握、科學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問題, 才能帶來思想理論的進步, 進而引領和推動實踐發展。 新形勢下哲學社會科學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最重要的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落到研究改革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一年來,河南社科理論界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力從當前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河南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出臺責任制實施細則,及時跟蹤研判,嚴格陣地管理,主動發聲亮劍,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動員組織全省社科理論界“五路大軍”,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突出對地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推出了一批集創新性、戰略性和前瞻性於一體的精品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學理支撐。

堅持立足實際,著力打造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品牌。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來自偉大的實踐。哲學社會科學只有立足於時代,紮根於實踐這塊沃土才會根深葉茂、繁榮發展。河南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塑造了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這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不可多得的資源。近年來,河南堅持立足本省實際,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積極弘揚中原文化的優秀傳統,加強具有中原特色的學科建設,著力構建哲學社會科學高地。建設具有中原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加強了中原歷史文化、河洛文化、老莊文化、姓氏文化等在全國有影響的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建設,塑造具有中原風格、體現時代特徵的人文精神;挖掘功夫文化、軒轅故里等根親祖地文化資源優勢,全力推動甲骨文釋讀工作,使甲骨絕學有傳承,冷門學科不再冷。構建具有中原特色的話語體系。依託嵩山論壇、經緯大講堂、大豫論壇等平臺,深入挖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的時代價值,塑造了具有中原風格、體現時代特徵的人文精神。推出一批中原品牌的學術成果。以社科優秀成果評獎和社科規劃專案評審為導向,鼓勵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五大國家戰略等主題,緊密聯繫河南實際,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原風格、河南氣派的標誌性研究成果,不斷增強中原學術的社會影響力。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社科事業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社會發展、實踐深化、歷史前進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社科界不能及時研究、提出、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哲學社會科學就會蒼白無力。一年來,河南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劃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切實提高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水準。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系創新。堅持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精神為著力點,建立激發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和創新,鼓勵多學科的聯合攻關。加強科研部門、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加強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推動黨報黨刊黨網理論版和理論網站建設,不斷拓展研究成果資訊的發佈途徑和轉化管道,通過不定期舉辦省領導與社科界專家學者座談會、中原大講堂等,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轉化為領導決策中的參考、實踐中的指南;出臺《關於加強中原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研究機構與政府、企業、社會之間的資訊交流制度,為研究成果轉化搭建了平臺。加強評價激勵機制創新。遵循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律,尊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構建具有哲學社會科學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報償機制和激勵機制,試行將優秀網路理論成果作為職務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為教學研究人員潛心鑽研、鑄造精品、網上發聲“亮劍”營造了良好氛圍。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創新。廣泛開展“百姓宣講直通車”“大學生宣講團”基層巡演暨網上展播活動,堅持把講道理和講故事結合起來,把大圖景和小案例融合起來,採取“理論+文藝”“情景表現+專家點評”等形式,讓廣大群眾喜歡聽、願意聽,聽得進、聽得懂,真正打通了理論走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決定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從人抓起,久久為功。河南遵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規律,堅持出成果與出人才並重,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長遠大計來抓,積極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持續推進“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青年文化英才工程和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培養工程等,著力培養造就一批拔尖人才、領軍人物和名家大家,力求解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有“高原”無“高峰”的突出問題。強化人才教育培訓。定期舉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加強對高校和社科理論界教學科研骨幹的培訓,著力造就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勇於開拓創新的理論骨幹。完善青年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學術交流、進修培訓、專案評審和出版資助等形式,加大對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的扶持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風建設。在社科理論界廣泛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大力弘揚優良學風,造就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學術上叫得響、作風上過得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構建了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

(作者:趙素萍 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最重要的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落到研究改革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一年來,河南社科理論界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力從當前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河南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出臺責任制實施細則,及時跟蹤研判,嚴格陣地管理,主動發聲亮劍,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動員組織全省社科理論界“五路大軍”,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突出對地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推出了一批集創新性、戰略性和前瞻性於一體的精品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學理支撐。

堅持立足實際,著力打造哲學社會科學中原品牌。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來自偉大的實踐。哲學社會科學只有立足於時代,紮根於實踐這塊沃土才會根深葉茂、繁榮發展。河南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塑造了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這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不可多得的資源。近年來,河南堅持立足本省實際,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積極弘揚中原文化的優秀傳統,加強具有中原特色的學科建設,著力構建哲學社會科學高地。建設具有中原特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加強了中原歷史文化、河洛文化、老莊文化、姓氏文化等在全國有影響的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建設,塑造具有中原風格、體現時代特徵的人文精神;挖掘功夫文化、軒轅故里等根親祖地文化資源優勢,全力推動甲骨文釋讀工作,使甲骨絕學有傳承,冷門學科不再冷。構建具有中原特色的話語體系。依託嵩山論壇、經緯大講堂、大豫論壇等平臺,深入挖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的時代價值,塑造了具有中原風格、體現時代特徵的人文精神。推出一批中原品牌的學術成果。以社科優秀成果評獎和社科規劃專案評審為導向,鼓勵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五大國家戰略等主題,緊密聯繫河南實際,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原風格、河南氣派的標誌性研究成果,不斷增強中原學術的社會影響力。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社科事業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社會發展、實踐深化、歷史前進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社科界不能及時研究、提出、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哲學社會科學就會蒼白無力。一年來,河南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劃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切實提高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水準。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系創新。堅持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精神為著力點,建立激發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和創新,鼓勵多學科的聯合攻關。加強科研部門、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加強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推動黨報黨刊黨網理論版和理論網站建設,不斷拓展研究成果資訊的發佈途徑和轉化管道,通過不定期舉辦省領導與社科界專家學者座談會、中原大講堂等,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轉化為領導決策中的參考、實踐中的指南;出臺《關於加強中原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研究機構與政府、企業、社會之間的資訊交流制度,為研究成果轉化搭建了平臺。加強評價激勵機制創新。遵循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律,尊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構建具有哲學社會科學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報償機制和激勵機制,試行將優秀網路理論成果作為職務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為教學研究人員潛心鑽研、鑄造精品、網上發聲“亮劍”營造了良好氛圍。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創新。廣泛開展“百姓宣講直通車”“大學生宣講團”基層巡演暨網上展播活動,堅持把講道理和講故事結合起來,把大圖景和小案例融合起來,採取“理論+文藝”“情景表現+專家點評”等形式,讓廣大群眾喜歡聽、願意聽,聽得進、聽得懂,真正打通了理論走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決定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從人抓起,久久為功。河南遵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規律,堅持出成果與出人才並重,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長遠大計來抓,積極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深入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持續推進“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青年文化英才工程和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培養工程等,著力培養造就一批拔尖人才、領軍人物和名家大家,力求解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有“高原”無“高峰”的突出問題。強化人才教育培訓。定期舉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加強對高校和社科理論界教學科研骨幹的培訓,著力造就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勇於開拓創新的理論骨幹。完善青年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學術交流、進修培訓、專案評審和出版資助等形式,加大對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的扶持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風建設。在社科理論界廣泛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大力弘揚優良學風,造就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學術上叫得響、作風上過得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構建了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

(作者:趙素萍 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