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三班主任給2017年中考生的9個衝刺建議,萬人受益!

距離中考還有24天的時間, 而這一段時間, 猶如長跑的最後衝刺階段, 那麼, 加速, 勻速和減速得到的結果顯而易見是截然不同的。 如何才能在中考前最後的一段時間中把自己的問題降到最低, 把自己的狀態調至最佳, 如何更有效的度過這一階段, 從而為自己初中生活交上一份不錯的答卷。

一位元老師根據自己班裡學生的實際狀況, 從心理調節、學習方法等方面給出了實用貼心的建議, 中考前只看這一篇並且努力做到, 就足夠了。

在這個階段中, 有少數考生胸中無把握, 對考試信心不足, 甚至悲觀失望,

使得大腦活動大大降低, 以至發呆發愣。

也有的人經過一年的複習, 心理的疲憊使部分考生對複習和中考都產生厭倦情緒, 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 抱著一種“無所謂”態度, 甚至對中考產生排斥心理。

有些考生只顧拼命複習功課, 放棄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體活動時間, 長期打“疲勞戰”, 結果整天頭昏腦脹, 學習效果很差。

也有些家長期望過大, 同學間競爭激烈, 使得考生花費很多心思去考慮“如何達到父母的期望”、“如何去超過同學”等一系列問題, 最後想得越多越使自己心煩, 甚至會因為覺得自己不行而自卑。 複習過程中有些時候忽然產生一種莫名其妙而又難以言明的焦躁和不安, 心慌、胸悶、氣短, 容易出汗,

看不進書、飯吃得不香、覺睡得不好, 對一切都不感興趣。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都與情緒調節有關。

進入後一個月的學生, 面對考前的各種周測, 模擬考, 有成功, 也有失誤。 成功固然可以帶來喜悅, 增強致勝的勇氣, 可是成績不理想了怎麼辦?這時, 我們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自立。

遇到這種情況, 應該學會從樂觀的方面去想, 幸虧不是中考, 還有改正的機會, 有些時候失敗與痛苦是一種磨礪, 一種考驗, 同學們的辛苦學習, 好比真金在火煉中煥發光彩, 鳳凰在浴火中涅槃。 十年一劍, 固然艱難, 所以古人雲, 故天欲降大任於你也, 必先可勁折騰你, 真正理解了這些, 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具體來講, 我們這個階段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呢?

距離中考的時間大約一個月, 著急上火, 是好事, 說明你在乎中考, 如果你不在乎你就不會上火了, 能上火的都是懂事的的孩子。

但是我們追求的是中考的優秀成績, 那麼我們應該針對這件事去想辦法, 去解決問題, 大多數學生的問題都是覺得時間不夠, 還有那麼多的題沒做, 還有那麼多的書沒看, 所以心裡很急, 可是越是著急越是學不進去, 所以就情緒低落或者煩燥。

其實同學們要清楚一件事, 題是做不完的, 書也是看不完的, 我們不可能達到完美去面對中考, 一個人如果達到了完美也就該死了, 我們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體驗人生。 我們能做的就是比昨天更好, 而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

中考也是一樣, 在中考中是不太可能考700分的。

很多同學情緒低落進而影響學習基本上都是因為追求完美, 生而有涯, 而知也無涯, 很多同學都知道這句話, 但是下一句可能就有的同學不太清楚了, 下一句是, 以有涯隨無涯, 殆已。 殆:危險, 這裡指疲困不堪, 神傷體乏, 意思是說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去追求更好, 中考也是一樣, 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中考前的這二十多天裡, 盡可能的做得比昨天更好, 而不是追求完美。 只要自己每天都在進步, 都在學習, 都在努力, 一點一滴的體驗成長的快樂, 積累成功的資本, 你就做的很好了。 就問心無愧了。

如何合理的設定中考目標。

很多人缺乏恒定、清晰、強力的中考奮鬥目標。 “我想考上理想高中”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泛化的、模糊的中考目標, 對潛意識學習潛能的刺激力度不大。

初三總複習中, 更需要一個恒久、量化、清晰、明確、具體的中考目標牽引自我潛意識去努力, 克服學習中碰到的重重困難。 建立合理的奮鬥目標方能是解除心理顧慮第一步。

中考之前, 絕大部分人的目標高於自己的實際水準, 包括有些人嘴裡說的很低, 其實心裡想的很高, 可是這個目標很難實現, 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產生恐懼感。

另外一部分人雖然沒有明確地定下目標, 但總幻想有奇跡的出現。 中考中我一定能怎麼怎麼樣, 這可以理解, 但不必要, 因為它增加了思想負擔。

愛默生說過:“只有膚淺的人相信運氣,堅強的人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規則。”正確的目標確定有賴於自我評價和自我分析的準確。應對自己的水準、在班級名次、各科的優劣作客觀的分析,根據這個分析,務實地定一個目標。

目標是建立在能力基礎上的,就多了一份現實,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試來踏實得多。雖然這樣做有些不情願,但是目前我希望大家記住兩個凡是:

自我反省(訴說,寫日記、體育運動、乃至放聲大哭、仰天長嘯,發洩)

(2)轉移注意力

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打打球等等,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問題,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鬆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氣氛。

(3)深呼吸

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當你感到焦慮時,你的脈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減緩呼吸速率,使身體相信焦慮已過去。正確的腹部呼吸是,當你一吸一呼時,腹部將隨之一起一伏。

(4)肯定自己

當焦慮襲來時,可以反復地告訴自己,“沒有問題。”,“我可以對付”,“我比別人行”。這樣可使你漸漸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應,使你的智慧反應逐漸表現出來。結果,你果真平靜下來了。

現階段有很多人看到別人學得很晚,於是自己也學得很晚,我告訴你,時間很重要,但決不是最重要的,學海無涯巧作舟,就是要求找方法,找技巧。

記得前幾在問我的學生,天才等於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下一句,只有幾個人說了出來。下一句是但這1%的靈感遠遠比99%的汗水重要。所以我告訴我的學生們,你的學習任務很重,學得很累,但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目標是什麼,然後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東一把,西一把,眉毛鬍子一把抓,忙來忙去,做了一堆無用功。

最後給自己一個評價,我真是無能,我說過,這樣的同學真是又可憐又可恨,因為你讓人們錯誤的認為努力沒有效果,其實不是你無能,是你的努力方向不對,做事方法不當。只要你用心,找到屬於你的正確的方法,這樣無論身處何方,心中就有方向,那樣你就不會迷失自我。所以同學們要用心來學習。

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屬於自己的計畫,找到自己潛力最大的學科,深入挖掘,重點突破。儘量保證不要偏科,在保證常規學習任務的同時,重點提升潛力最大的學科,比如你的數學考了110分,英語考了90分,不用我說,你也應該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數學有10分的潛力,英語有30分的潛力,你說你應該幹什麼?

有幾個小孩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要保持光亮, 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來,所有小孩已不在擦拭那燭臺,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每個人的燭臺都蒙上厚厚的灰塵, 只有一個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因為上帝沒來,他也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原來當天使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而且,你的老師都是專家,有事情多去和老師溝通,有許多同學不願意去辦公室,那是不對的,那你等於放著最優秀的資源不去使用。空守寶山而貧窮,那你怪不得別人。

這件事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

(1)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經常說的一個例子是喝涼水是沒什麼問題的,喝涼開水當然更好了,殺菌嘛,所以有的人開始燒水喝,把水由零度燒到100度就行了,可是他把水燒到了50度,然後就喝,結果當然是壞肚子了,因為那個時候細菌最活躍,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燒水是沒用的,還不如不燒呢。

就象有的同學說的,學了還不如不學呢,成績反而下降了,是一樣的道理,你說燒到了五十度的水是沒有用的嗎,當然不是,你要繼續的燒,到九十九都不行,但是你在努力一點,到了一百度,那就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你如果學了成績沒提高的話,大約也是這種情況。只是在進步過程當中而已,不會沒有效果,只不過效果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來體現。燒一度水並不太難,同樣進步一點點也並不難,關鍵是我們要能堅持到質變那一刻。

(2)努力是不可能沒效果的,如果你努力了,但是成績沒有提高,如果很長時間都這樣,那麼至少告訴你這樣一個結果,我的努力方式是不對的。

有一句話要“重復舊的做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應該是你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那麼你就需要改變,我常舉的例子是從房間出去,只個扭一下門把手,從門走,很容易就出去了,但你去撞牆,當然出不去,於是你更加努力的撞,結果當然是一樣的,當你撞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是沒有效果,於是你得出一個結論,我不是學習的料,我不好,我不配,我不行,什麼亂七八糟的不良的自我評價全出來了,其實你真的很不錯的,只是方法轉換一下就行了,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

要學會靈活的學習方法,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因人而異,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別人的方法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有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只烏龜經過, 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一生。原來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成見就可以了。

(1)適應性考試帶給我們的應該是總結的快樂,而不是丟分的遺憾,要通過總結正確的歸因。

這個階段可怕的是害怕擔心,更可怕的通過害怕與擔心來否定自己,這是不必要的,但怎樣消除擔心害怕呢?重要方法之一是對過去失敗正確歸因。

它是怎樣引起的?知識不牢,反應不快、心裡急躁、身體不適、外人干擾……考生對過去失敗正確歸因,就是事論事,就題論題,切不可一刀切,盲目否定自己,要能夠客觀、正確地認識過去的失怕,丟掉模糊不清的擔憂、擺脫失敗陰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動與客觀事聯繫起來、總結經驗教訓,體驗一點一滴的成功之喜悅。

(2)中考成功者,基本不偏科,你的薄弱學科,就是中考提分的關鍵,如果這段時間利用得好,成績也可實現跨越。

(3)不可要求自己與別人一致 。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校中也沒有兩個學習方法一模一樣的學生。學習有法,但無定法。別人的學習方法再好,只能借鑒,不能照搬。要善於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把自己成功的做法梳理一下,總結出幾條或編成口訣,按其去做,輕車熟路,定能成功。

(4)好題本與錯題本。

隨著最後階段模擬考試試題力度的加強和難度的加大,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是難免的,這時千萬不能亂了方寸,認為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是巧用自己的《錯題集》,把現在出現的錯誤與原來《錯題集》中的典型錯誤對照一下,尋其根源,巧施良策,就可反敗為勝。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考前一個月,同學們總會感到很憂慮,總覺得自己有許許多多的題目沒有做,於是整天都在做題,而在做題的過程中又總覺得自己不懂的地方很多,所以感到很茫然。無論你是學習拔尖的優等生,還是學習一般的中等生、學習辛苦的“困難生”,在考前一個月,都應該回歸教材抓基礎,而不能仍在題海中遨遊。

(5)榜樣---人和題

模仿是生物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話有一定道理。人的榜樣往往就在你身邊,這些同學樂觀、信心十足、不怕失敗,你不妨在心中暗暗向他學習,把他變成激勵者、組織者,行為的評定者。也可以與他多多談話,體會那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榜樣還有書本上的、影視中的優秀人物,遇險不驚、沉著機智是他們的優點,這正是在高考臨場中需立的典範。在心中樹立他們的形象。對於一個確定了榜樣的人來說,他會努力學習榜樣的優點,盡可能的做的像榜樣一樣好,努力了,進步了,這是我們看得到的力量的體現。

其實還有一種看不到的力量也促進了自己的進步。那就是學習榜樣的時候遠離了牢騷、鬱悶、彷徨……等一切可能慢慢吞噬你的鬥志的負面因素!

而題的榜樣就是例題,重點題,典型題,這些東西應該在課本上和你的好題本上,重點題重點看,舉一反三。

(6)注重基礎,細緻認真。

片面強調複習效率和短期內追求總分大幅度提高易使同學們心浮氣躁。追求短線行為,一會兒翻這本參考書,一會兒看看那本習題集,一晚做幾十道題還嫌少,其實都是蜻蜒點水,流於表面。

複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厚積薄發的過程,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立竿見影式的一蹴而就。衡量複習效率的高低也不是以看書多少做題多少為標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諦”,精做一道題勝過泛做十道題,精透一頁知識勝過粗翻一本書。

(7)緊跟老師,領悟老師的複習戰略意圖。

在初三總複習中,完全撇開老師的複習安排,獨立搞自己的複習計畫是最容易走彎路、步入歧路的失敗行為,這方面慘重失敗的教訓是屢見不鮮的。就連自學能力極強、思維素質扎實全面的中考狀元們也以親身的教訓再三告誡同學們:自己的複習小計畫一定要服從老師的大計畫,千萬不要甩開老師另搞自己的一套。

(8)穩紮穩打,親自動手進行各科複習內容的自我整理、自我歸納、自我梳理。

許多同學總以參考資料上面已系統化整理好複習內容為藉口,不願意動手做扎實細緻的複習內容系統化的整理筆記。自己動手整理的系統化知識筆記是自己的腦力思維結晶,深紮在大腦深處,與大腦神經元記憶系統串聯成網,深入到潛意識之中。

(9)及時做好複習資訊的回饋匯總。

複習中的錯題、疑問、焦點、疏漏、遺缺等回饋錯源資訊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針對錯源資訊進行自我補救式強化複習,可以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過多的無用功。

(10)善於制訂科學的小計畫。

時間安排得當,制定小計畫。自我複習按照計畫,有階段性的複習目標;自我支配時間有彈性、有機動性,是計畫成功的關鍵。一要緊跟著老師走,二要有自己的計畫,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11)精力集中,把精力長期專注於學習事務上。

(12)重視各科複習中的客觀增分規律。

成績的提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記憶知識的梳理成網,分類解題收穫的總結積累,文科複習注重知識反芻,理科複習側向思維遷移,等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中考,今又中考,願這二十四天成為你求學之路上的點睛之筆,不論你學還是不學,時間就在那裡,不多不少,若你就此停步,本次考試就是你的中考成績,只退不進,若你繼續努力,你的未來沒有限度,請同學們相信這兩句話:JUST BELIEVE ! JUST DO IT! 相信,然後去做。

愛默生說過:“只有膚淺的人相信運氣,堅強的人相信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事物皆有規則。”正確的目標確定有賴於自我評價和自我分析的準確。應對自己的水準、在班級名次、各科的優劣作客觀的分析,根據這個分析,務實地定一個目標。

目標是建立在能力基礎上的,就多了一份現實,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試來踏實得多。雖然這樣做有些不情願,但是目前我希望大家記住兩個凡是:

自我反省(訴說,寫日記、體育運動、乃至放聲大哭、仰天長嘯,發洩)

(2)轉移注意力

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打打球等等,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問題,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鬆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氣氛。

(3)深呼吸

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當你感到焦慮時,你的脈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減緩呼吸速率,使身體相信焦慮已過去。正確的腹部呼吸是,當你一吸一呼時,腹部將隨之一起一伏。

(4)肯定自己

當焦慮襲來時,可以反復地告訴自己,“沒有問題。”,“我可以對付”,“我比別人行”。這樣可使你漸漸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應,使你的智慧反應逐漸表現出來。結果,你果真平靜下來了。

現階段有很多人看到別人學得很晚,於是自己也學得很晚,我告訴你,時間很重要,但決不是最重要的,學海無涯巧作舟,就是要求找方法,找技巧。

記得前幾在問我的學生,天才等於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下一句,只有幾個人說了出來。下一句是但這1%的靈感遠遠比99%的汗水重要。所以我告訴我的學生們,你的學習任務很重,學得很累,但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目標是什麼,然後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東一把,西一把,眉毛鬍子一把抓,忙來忙去,做了一堆無用功。

最後給自己一個評價,我真是無能,我說過,這樣的同學真是又可憐又可恨,因為你讓人們錯誤的認為努力沒有效果,其實不是你無能,是你的努力方向不對,做事方法不當。只要你用心,找到屬於你的正確的方法,這樣無論身處何方,心中就有方向,那樣你就不會迷失自我。所以同學們要用心來學習。

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屬於自己的計畫,找到自己潛力最大的學科,深入挖掘,重點突破。儘量保證不要偏科,在保證常規學習任務的同時,重點提升潛力最大的學科,比如你的數學考了110分,英語考了90分,不用我說,你也應該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數學有10分的潛力,英語有30分的潛力,你說你應該幹什麼?

有幾個小孩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要保持光亮, 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來,所有小孩已不在擦拭那燭臺,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每個人的燭臺都蒙上厚厚的灰塵, 只有一個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因為上帝沒來,他也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原來當天使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而且,你的老師都是專家,有事情多去和老師溝通,有許多同學不願意去辦公室,那是不對的,那你等於放著最優秀的資源不去使用。空守寶山而貧窮,那你怪不得別人。

這件事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

(1)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經常說的一個例子是喝涼水是沒什麼問題的,喝涼開水當然更好了,殺菌嘛,所以有的人開始燒水喝,把水由零度燒到100度就行了,可是他把水燒到了50度,然後就喝,結果當然是壞肚子了,因為那個時候細菌最活躍,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燒水是沒用的,還不如不燒呢。

就象有的同學說的,學了還不如不學呢,成績反而下降了,是一樣的道理,你說燒到了五十度的水是沒有用的嗎,當然不是,你要繼續的燒,到九十九都不行,但是你在努力一點,到了一百度,那就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你如果學了成績沒提高的話,大約也是這種情況。只是在進步過程當中而已,不會沒有效果,只不過效果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來體現。燒一度水並不太難,同樣進步一點點也並不難,關鍵是我們要能堅持到質變那一刻。

(2)努力是不可能沒效果的,如果你努力了,但是成績沒有提高,如果很長時間都這樣,那麼至少告訴你這樣一個結果,我的努力方式是不對的。

有一句話要“重復舊的做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應該是你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那麼你就需要改變,我常舉的例子是從房間出去,只個扭一下門把手,從門走,很容易就出去了,但你去撞牆,當然出不去,於是你更加努力的撞,結果當然是一樣的,當你撞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是沒有效果,於是你得出一個結論,我不是學習的料,我不好,我不配,我不行,什麼亂七八糟的不良的自我評價全出來了,其實你真的很不錯的,只是方法轉換一下就行了,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

要學會靈活的學習方法,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因人而異,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別人的方法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有一隻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候,剛好有只烏龜經過, 從此以後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一生。原來脫離沉重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成見就可以了。

(1)適應性考試帶給我們的應該是總結的快樂,而不是丟分的遺憾,要通過總結正確的歸因。

這個階段可怕的是害怕擔心,更可怕的通過害怕與擔心來否定自己,這是不必要的,但怎樣消除擔心害怕呢?重要方法之一是對過去失敗正確歸因。

它是怎樣引起的?知識不牢,反應不快、心裡急躁、身體不適、外人干擾……考生對過去失敗正確歸因,就是事論事,就題論題,切不可一刀切,盲目否定自己,要能夠客觀、正確地認識過去的失怕,丟掉模糊不清的擔憂、擺脫失敗陰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動與客觀事聯繫起來、總結經驗教訓,體驗一點一滴的成功之喜悅。

(2)中考成功者,基本不偏科,你的薄弱學科,就是中考提分的關鍵,如果這段時間利用得好,成績也可實現跨越。

(3)不可要求自己與別人一致 。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校中也沒有兩個學習方法一模一樣的學生。學習有法,但無定法。別人的學習方法再好,只能借鑒,不能照搬。要善於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把自己成功的做法梳理一下,總結出幾條或編成口訣,按其去做,輕車熟路,定能成功。

(4)好題本與錯題本。

隨著最後階段模擬考試試題力度的加強和難度的加大,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是難免的,這時千萬不能亂了方寸,認為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是巧用自己的《錯題集》,把現在出現的錯誤與原來《錯題集》中的典型錯誤對照一下,尋其根源,巧施良策,就可反敗為勝。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考前一個月,同學們總會感到很憂慮,總覺得自己有許許多多的題目沒有做,於是整天都在做題,而在做題的過程中又總覺得自己不懂的地方很多,所以感到很茫然。無論你是學習拔尖的優等生,還是學習一般的中等生、學習辛苦的“困難生”,在考前一個月,都應該回歸教材抓基礎,而不能仍在題海中遨遊。

(5)榜樣---人和題

模仿是生物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話有一定道理。人的榜樣往往就在你身邊,這些同學樂觀、信心十足、不怕失敗,你不妨在心中暗暗向他學習,把他變成激勵者、組織者,行為的評定者。也可以與他多多談話,體會那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榜樣還有書本上的、影視中的優秀人物,遇險不驚、沉著機智是他們的優點,這正是在高考臨場中需立的典範。在心中樹立他們的形象。對於一個確定了榜樣的人來說,他會努力學習榜樣的優點,盡可能的做的像榜樣一樣好,努力了,進步了,這是我們看得到的力量的體現。

其實還有一種看不到的力量也促進了自己的進步。那就是學習榜樣的時候遠離了牢騷、鬱悶、彷徨……等一切可能慢慢吞噬你的鬥志的負面因素!

而題的榜樣就是例題,重點題,典型題,這些東西應該在課本上和你的好題本上,重點題重點看,舉一反三。

(6)注重基礎,細緻認真。

片面強調複習效率和短期內追求總分大幅度提高易使同學們心浮氣躁。追求短線行為,一會兒翻這本參考書,一會兒看看那本習題集,一晚做幾十道題還嫌少,其實都是蜻蜒點水,流於表面。

複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厚積薄發的過程,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立竿見影式的一蹴而就。衡量複習效率的高低也不是以看書多少做題多少為標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諦”,精做一道題勝過泛做十道題,精透一頁知識勝過粗翻一本書。

(7)緊跟老師,領悟老師的複習戰略意圖。

在初三總複習中,完全撇開老師的複習安排,獨立搞自己的複習計畫是最容易走彎路、步入歧路的失敗行為,這方面慘重失敗的教訓是屢見不鮮的。就連自學能力極強、思維素質扎實全面的中考狀元們也以親身的教訓再三告誡同學們:自己的複習小計畫一定要服從老師的大計畫,千萬不要甩開老師另搞自己的一套。

(8)穩紮穩打,親自動手進行各科複習內容的自我整理、自我歸納、自我梳理。

許多同學總以參考資料上面已系統化整理好複習內容為藉口,不願意動手做扎實細緻的複習內容系統化的整理筆記。自己動手整理的系統化知識筆記是自己的腦力思維結晶,深紮在大腦深處,與大腦神經元記憶系統串聯成網,深入到潛意識之中。

(9)及時做好複習資訊的回饋匯總。

複習中的錯題、疑問、焦點、疏漏、遺缺等回饋錯源資訊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針對錯源資訊進行自我補救式強化複習,可以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過多的無用功。

(10)善於制訂科學的小計畫。

時間安排得當,制定小計畫。自我複習按照計畫,有階段性的複習目標;自我支配時間有彈性、有機動性,是計畫成功的關鍵。一要緊跟著老師走,二要有自己的計畫,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11)精力集中,把精力長期專注於學習事務上。

(12)重視各科複習中的客觀增分規律。

成績的提高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各科記憶知識的梳理成網,分類解題收穫的總結積累,文科複習注重知識反芻,理科複習側向思維遷移,等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中考,今又中考,願這二十四天成為你求學之路上的點睛之筆,不論你學還是不學,時間就在那裡,不多不少,若你就此停步,本次考試就是你的中考成績,只退不進,若你繼續努力,你的未來沒有限度,請同學們相信這兩句話:JUST BELIEVE ! JUST DO IT! 相信,然後去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