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為啥端午就比普通週末多放一天假,大家旅遊欲望多10倍?

這個問題其實淺淺的想過, 但一直沒有認真對待, 知道昨天看到了@小馬宋 老師發的圖, 才開始琢磨起來!對啊, 為什麼端午節之比週末多放一天假, 但是大家出去玩的熱情高漲了數倍?

自2007年12月, 國務院將國家法定節假日由10天增加為11天, 三個黃金周保留兩個, 取消一個, 同時將除夕、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四個民族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 剛剛實行的時候, 大家都在吐槽, 什麼以後少了長假, 每年又少了一次出去玩的機會, 可是慢慢的會發現, 這也許只是減少了國外遊的頻率, 而大大增加了人們國內遊或自駕遊的次數, 因為每一個節日, 我們都還當做節日來看, 一樣的會安排行程, 出去散心, 儘管回來會很累, 只是玩的時間短了些而已。

後來慢慢想想, 這個很大原因是“假節日”三個字搞的鬼, 不管是多長的節日, 都是節日, 自帶出遊屬性,

對於生活壓力很大的今天, 一年的法定節假日有限, 2017年也才有11天, 算上週末前後也就20多天, 可上班的時間要200多天呢。

假期好像這一刻就代表了“旅遊”, 假期給了人們一個去玩的理由, 一個你等了很久的理由, 就好像, 你只有在雙11才會瘋狂購物, 也只有在春節才會特意集齊親戚吃一頓大餐, 很多框定的時間段, 給了人們潛意識去要做框定的事情。 出去玩也一樣, 同樣是三天, 很少有人會決定週五請一天假出去玩一個週末, 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等待一個假期的到來, 理所應當的出去玩, 然後朋友圈攝影大賽, 可這時候哪兒哪兒都是人, 又是何必呢?也許如果沒有假期, 你都不會想要出去玩。 但是難道不應該是, 我想出去玩,

所以我找個時間放自己一個假這樣的邏輯麼?

反思過後, 我得到的是:一些既定時間而程式, 讓我們被困在了這一套邏輯中, 讓我們忘了自己應該去決定的事情。

所以, 如果換做是你, 是願意請一天假, 出去玩三天, 還是一定要等個節假日再出去玩呢?

你怎麼看待假期和旅遊的關係? (單選) 0人 0% 因為想出去玩, 去安排假期 0人 0% 因為假期, , 才去安排出去玩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