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漲知識!飛行員拉屎怎麼解決?有人說拉褲子裡,可真相比這還慘

開灰機帶本雜誌不錯, 想上大號了還有紙…

正所謂屎來如山倒, 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拉肚子怎麼辦?很多人認為飛機上有專門用具解決這種緊急情況,

但真實這樣嗎?

真相:這種情況多數是需要飛行員自行解決的, 甚至噴的滿飛機都是也是有的……拉肚子駕駛員最害怕發生的事, 甚至比遭遇敵軍王牌飛行員、導彈電池故障或是跳傘降落到滿是鯊魚的海裡還要可怕。

現在,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萬米高空上的飛行員們都是怎麼上廁所的吧!

飛行員使用的尿袋, 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快速消除尿液, 袋中的粉末和片狀物即為化學藥劑

網傳SU-34鴨嘴獸的獨立衛生間, 可實際為和平號空間站的衛生間

飛行員如果是小便還是可以解決的, 因為飛行員可以使用尿不濕, 或者尿袋, 某些大航程的飛機甚至會有配套的尿液收集器和獨立廁所, 這些豪華配置僅限於戰鬥轟炸機或者轟炸機、運輸機, 比如:SU-34、F-111、伊爾-76等。 而民航除私人小型飛機外, 幾乎都配置有廁所。

蘇-34鴨嘴獸上的尿液收集器

但是, 飛行員一旦想上大號, 或者拉肚子, 那可就悲劇了!正所謂“好漢經不起三泡稀”, 任何人也不意外!而對於飛行員來說,

一但鬧肚子, 這簡直是最可怕的事!

1、英國轟炸機篇

二戰期間, 英國皇家空軍為機組乘員準備了特殊設備:一種名為“愛爾生”的“化學馬桶”。

臭名昭著的愛爾生化學馬桶, 遭到了皇家空軍飛行員的一致差評

雖然名字相當高大上,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裝了化學試劑的圓柱形鐵桶,

再加上個蓋子而已。 該設備固然能解決機組乘員的生理問題, 但卻遭到了空軍官兵的一致詛咒, 讓我們聽聽一名皇家空軍轟炸機飛行員的訴苦:

當我們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飛行的時候, 這個惡魔般的馬桶經常會自己彈開, 把裡面的髒東西噴得一乾二淨, 飛機的艙面、牆板上到處都是!不難想像在複雜的戰鬥環境下, 你要忍受著恐懼、暈機, 卸掉身上的飛行裝備, 並且使用該死的愛爾生化學馬桶的壯觀情景。 如果這個馬桶不是魔鬼的創造物, 那肯定是混入我方的敵人間諜發明的!遠離原本平靜的生活, 機艙外發動機轟鳴、風聲呼嘯, 再一屁股坐在這個冰冷的位置上, 使用者馬上有了足夠多的時間反思人生這段最為悲慘的時刻。

漫長的旅途中, 這堆汙物百分之百都會溢出來, 在湍流中還經常沾到使用者的屁股上。 這無時無刻提醒著我, 戰爭就是一個地獄。

一名在愛爾生化學馬桶上優哉遊哉地讀書的空勤人員

隨著戰爭的進行, 轟炸機飛行員對這個馬桶的憎恨也達到了巔峰。以至於在一些轟炸任務中,機組乘員們乾脆也把滿登登的愛爾生化學馬桶一起砸了下去——來嘗嘗皇家空軍的“生化武器”吧!

2、美國轟炸機,B-17篇

和英國轟炸機在歐洲大陸比翼齊飛的,還有美國陸航的B-17和B-24轟炸機群。美軍的轟炸機洪流鋪天蓋地,隊形齊整,能夠構成無處不在的機槍防禦網。然而,如果從編隊上面掉下什麼東西的話,有極大幾率“誤傷”其他的隊友。

在這麼狹小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棘手

一名轟炸機飛行員比爾·馬庫恩是這樣回憶的:

一次從德國的任務返航的時候,我有一個機組乘員拉肚子了。他用一個紙板盒解決了問題,然後快手快腳地把它扔了出去。那個紙板盒掉下去的時候,砸到了編隊後下方一架B-17的風檔上,它馬上凍成了一大坨,擋住了飛行員的視線。回到英國的基地時,那個飛行員不得不把頭從側面探出窗戶,才能把飛機降落在跑道上。

3、美國轟炸機,B-29篇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的橫空出世,美軍飛行員得以享受到“次世代”的飛行體驗,機上的廁所也得到了巨大的升級。在後機身安設有一個低矮的馬桶,配備一個可封閉鎖定的蓋子,掀開後可在馬桶上鋪設塑膠或者紙質的襯墊。為了減輕異味,馬桶裡預先加注有幾英寸深的水,水面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植物油。

B-29轟炸機機艙佈局,注意在一側角落內的化學馬桶,見紅框位置

然而,B-29上有十多名機組乘員,任務航程長達數千公里,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一名飛行員查理斯·朗是這樣回憶說:

在一次任務的返航途中,全體機組人員都受到了痢疾的困擾,不得不來來回回上廁所。最終,前面的儲罐被灌滿了,而雷達操作員的化學廁所情況也差不多。在艙面地板上,有一個用塞子密封的管道,用來投擲煙霧彈和信號彈的。由於我們現在高度下降的差不多,不再需要座艙增壓了(也就是說這個管道可以打開)。我離開了飛行員的座椅,跪在艙面地板上,拔掉管道的塞子,用這個當作小便管。

悲劇發生了,空氣沿著管道倒灌了進來,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潑在我臉上了。這時候飛機震顫個不停,我身上、周圍統統濕透了。

大傢伙都憋得不行了,我們只好打開炸彈艙的艙門,然後讓大家輪流 ‘投彈’。在湍急氣流的衝擊下,我們把整個彈艙的每一寸角落都糊滿了。即便是成功離開彈艙的‘炸彈’,也被氣流吹到機身底部、糊成一片。最後,我們在印度的基地降落,120華氏度(49攝氏度)的高溫一烤,整架飛機臭不可聞。第二天,我們不得不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來清理這架轟炸機。

總之,關於飛行中拉肚子和內急的尷尬經歷,很多飛行員都能都能說出一兩段。肚子裡咕嚕咕嚕叫的時候身邊卻不能一瀉千里,這可能是戰鬥機飛行員痛苦經歷裡最慘的一種了。有時戰鬥機飛行員降落的時候採取最小滑行繞邊,急速下降,這可能並非在顯示飛行技藝,原因之一可能這位飛行員內急憋不住了。

上面這張圖,國產殲-8H戰機的飛行員為什麼連近在咫尺的登機梯都等不及了呢,這並非飛機有什麼故障或危險需要躲避,很有可能這位飛行員是內急,匆忙從戰機上跳下來奔赴廁所!

各位看官看到這是不是也舉得當個飛行員不容易啊

小編想起了那麼一句話:寧願不要一架飛機,也要那一個飛行員

飛行員確實不容易啊

各位看官看到這有什麼想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馬上聯繫作者處理)

轟炸機飛行員對這個馬桶的憎恨也達到了巔峰。以至於在一些轟炸任務中,機組乘員們乾脆也把滿登登的愛爾生化學馬桶一起砸了下去——來嘗嘗皇家空軍的“生化武器”吧!

2、美國轟炸機,B-17篇

和英國轟炸機在歐洲大陸比翼齊飛的,還有美國陸航的B-17和B-24轟炸機群。美軍的轟炸機洪流鋪天蓋地,隊形齊整,能夠構成無處不在的機槍防禦網。然而,如果從編隊上面掉下什麼東西的話,有極大幾率“誤傷”其他的隊友。

在這麼狹小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可不是一般的棘手

一名轟炸機飛行員比爾·馬庫恩是這樣回憶的:

一次從德國的任務返航的時候,我有一個機組乘員拉肚子了。他用一個紙板盒解決了問題,然後快手快腳地把它扔了出去。那個紙板盒掉下去的時候,砸到了編隊後下方一架B-17的風檔上,它馬上凍成了一大坨,擋住了飛行員的視線。回到英國的基地時,那個飛行員不得不把頭從側面探出窗戶,才能把飛機降落在跑道上。

3、美國轟炸機,B-29篇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的橫空出世,美軍飛行員得以享受到“次世代”的飛行體驗,機上的廁所也得到了巨大的升級。在後機身安設有一個低矮的馬桶,配備一個可封閉鎖定的蓋子,掀開後可在馬桶上鋪設塑膠或者紙質的襯墊。為了減輕異味,馬桶裡預先加注有幾英寸深的水,水面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植物油。

B-29轟炸機機艙佈局,注意在一側角落內的化學馬桶,見紅框位置

然而,B-29上有十多名機組乘員,任務航程長達數千公里,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一名飛行員查理斯·朗是這樣回憶說:

在一次任務的返航途中,全體機組人員都受到了痢疾的困擾,不得不來來回回上廁所。最終,前面的儲罐被灌滿了,而雷達操作員的化學廁所情況也差不多。在艙面地板上,有一個用塞子密封的管道,用來投擲煙霧彈和信號彈的。由於我們現在高度下降的差不多,不再需要座艙增壓了(也就是說這個管道可以打開)。我離開了飛行員的座椅,跪在艙面地板上,拔掉管道的塞子,用這個當作小便管。

悲劇發生了,空氣沿著管道倒灌了進來,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潑在我臉上了。這時候飛機震顫個不停,我身上、周圍統統濕透了。

大傢伙都憋得不行了,我們只好打開炸彈艙的艙門,然後讓大家輪流 ‘投彈’。在湍急氣流的衝擊下,我們把整個彈艙的每一寸角落都糊滿了。即便是成功離開彈艙的‘炸彈’,也被氣流吹到機身底部、糊成一片。最後,我們在印度的基地降落,120華氏度(49攝氏度)的高溫一烤,整架飛機臭不可聞。第二天,我們不得不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來清理這架轟炸機。

總之,關於飛行中拉肚子和內急的尷尬經歷,很多飛行員都能都能說出一兩段。肚子裡咕嚕咕嚕叫的時候身邊卻不能一瀉千里,這可能是戰鬥機飛行員痛苦經歷裡最慘的一種了。有時戰鬥機飛行員降落的時候採取最小滑行繞邊,急速下降,這可能並非在顯示飛行技藝,原因之一可能這位飛行員內急憋不住了。

上面這張圖,國產殲-8H戰機的飛行員為什麼連近在咫尺的登機梯都等不及了呢,這並非飛機有什麼故障或危險需要躲避,很有可能這位飛行員是內急,匆忙從戰機上跳下來奔赴廁所!

各位看官看到這是不是也舉得當個飛行員不容易啊

小編想起了那麼一句話:寧願不要一架飛機,也要那一個飛行員

飛行員確實不容易啊

各位看官看到這有什麼想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馬上聯繫作者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