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萬噸造紙垃圾跨區域傾倒,諸暨複綠礦山變成“垃圾山”

都市快報

2017-05-31 16:48

作者:通訊員 何若愚 記者 胡劍 編輯 培訓生 周杭

去年3月, 諸暨人劉某和樓某通過掛靠湖北一家地質勘查建築公司, 獲得諸暨市陶朱街道前宅村南泉嶺廢棄礦山複綠工程。

在商量工程建設的時候, 兩人又結識了為富陽多家造紙企業處理廢棄物的諸暨人周某。 言談間, 大家都覺得南泉嶺這座廢棄礦山是傾倒垃圾的好地方, 礦山凹陷, 傾倒垃圾不易被發現, 還可以從中賺一筆大錢。

於是, 為了謀取暴利, 三人決定將南泉嶺作為富陽造紙廢渣的傾倒點。

2017年1月開始, 劉某等人開始往礦山傾倒從富陽拉過來的造紙廢渣,

截止4月下旬被環保部門發現時, 礦山的垃圾傾倒總量已經超過11000噸。

“富陽部分造紙企業的造紙原料往往夾雜著塑膠帶、包裝盒等廢棄物, 要另行處理。 專門處理廢料的企業會通過焚燒或定點填埋的方式來處理, 但處理成本相對較高, 為了節省成本, 有的企業可能會讓一些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單位來處理。 " 諸暨市檢察院民行科甄洪磊如是說。

甄洪磊算了一筆賬:正常處理一噸工業固廢需數百元, 而這樣違法處理一車垃圾的成本大約2300元, 按照一車30多噸計算, 每噸處理費只要70多元, 劉某、樓某、周某前前後後, 倒了300余車, 非法獲利數十萬元。 "

據瞭解, 富陽造紙企業的廢棄物非法跨區傾倒到諸暨並非首次,

據現場水樣檢測結果顯示, 垃圾滲水中含汞、砷等有毒有害物質, 污染物COD的指標達到了4000毫克每升左右, 超過地表水V類水標準100倍之多, 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40倍以上。 環保部門初步評估該案的生態環境損害價值高達300多萬元。

諸暨市檢察院得知該情況之後, 第一時間聯繫環保部門進行多次實地走訪查看, 並參加南泉嶺工業垃圾處置工作協調會, 就處置方案提出了專業的法律意見。 在匯總相關情況後, 向環保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建議環保部門做好現場保護, 防止污染物產生的滲漏液污染土壤, 影響周邊水庫;儘快啟動涉案生態修復賠償工作, 加大轄區內廢棄礦檢查力度;對外市進入本市傾倒垃圾的行為,

要制定相關制度, 研究部署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要及時與富陽環保部門聯繫, 做好污染物的回運處置工作, 並聯合出臺相關檔, 從制度層面上加強兩地環保部門聯合執法, 從源頭上治理跨境傾倒垃圾的問題。

諸暨市檢察院還派員專程趕往富陽區檢察院, 向該院通報了富陽造紙企業跨區域傾倒的問題, 並建議兩院建立“聯合監督跨區域非法傾倒工業垃圾污染環境行政執法工作機制", 目前已得到富陽方的積極回應, 並運回5000多噸。

同時, 劉某、樓某、周某等8人以涉嫌污染環境罪被批准逮捕, 1人被刑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