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日報成為指導河北師大學生開展工作的明燈

閱讀人民日報,瞭解時政、啟迪思想,並獲取前行的正能量,已成為河北師大學生開展工作的廣泛共識。

提高思想境界的法寶

校廣播台的楊佳川同學則認為,廣播台承擔的校園學生思想引領的重大責任,必須吃透“兩頭”,應該時刻把握中央精神和時代熱點,及時調整自身的工作方向,要想做好這一點必須閱讀《人民日報》。

學習實踐的工具書

河北師大學生谷文佳認為,《人民日報》與時代同向同行,對大學生有很大影響,無論是對於專業的學習,還是對於當前社會的理解,《人民日報》的報導都是最具時效性和權威性的,它就像是學習的工具書。

在《人民日報》中嘗到閱讀甜頭的還有軟體學院2015級學生吳權峰。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是吳權峰當年寒假社會實踐的選題。 如何開展調研、如何撰寫調研報告,吳權峰著實花了一番心思。 查資料是不可或缺的,他發現《人民日報》上有很多相關內容,既有深入的理論闡釋,又有鮮活生動的典型案例,十分受用。 從那個時候開始,吳權峰喜歡上了《人民日報》,他說“內容非常精彩,讀了內心充實,工作起來有底氣”。 作為班幹部,他還在班會上特意解讀《人民日報》的版塊和內容設計,把報紙推薦給同學們。

指導學生工作的明燈

郭全芳是商學院2013級本科生,也是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曾在學院志願者崗位上工作了三年。

她一直苦惱於志願者活動臨時性強、參與度低,於是翻閱了大量青年志願者工作的典型案例。 而《人民日報》中的一篇評論員文章令她印象最為深刻。 2014年4月24日刊登的《讓制度護航志願服務》中提到:“加強志願服務的制度化建設,是長遠之策,根本之策。 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重點在社區,抓手在活動,保障在政策。 ”受此啟發,她開始著手對青年志願者協會進行制度化建設:規範服務平臺,嚴格考勤管理,組織文化培訓,分類定崗定責。 郭全芳說:“通過這些規範化管理和制度化活動,學生漸漸對志願者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投身志願服務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王澤如 王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