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桐梓:非煤礦山複綠 山體“傷痕”漸愈

桐梓縣楚米鎮灘口採石場,場內挖掘機來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繁忙的景象不再是開採建築石料,而是正在進行礦區的生態環境修復,為這些因開採而裸露的山體重新披上綠衣。

“桐梓有97家非煤礦山以及數家臨時採石場、加工建築用石料企業。 ”據桐梓縣國土資源局資源環境股負責人介紹,由於部分企業開採方式不規範,存在碎石尾礦隨意堆棄現象,不僅影響景觀、污染環境,也造成礦區土地資源的荒廢。 自2015年全縣開展砂石土礦山兼併重組工作以來,關閉正式礦山63家。 目前,居民集中生活區周邊和重要交通幹線直觀可視範圍內廢棄礦山大多都正式進場開始複綠。

據瞭解,礦山的綜合治理分為創面生態修復、土地資源平整利用兩個階段。 創面的生態修復是清除開採創面險石、危岩體,徹底消除礦區的隱患,再利用飄板燕巢恢復技術,對創面進行植被複綠,使經過治理的創面在5至6個月後植被基本實現自然生長,達到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土地資源平整利用是對過去礦山開採形成的採礦平臺、礦坑、尾礦堆等採取削高填低,平整出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實現礦山荒廢土地資源的再利用。

目前,桐梓縣正積極推進山體破損創面植被修復綠化美化,使荒廢的礦山土地資源得到重新利用,同時徹底消除礦區記憶體在的安全隱患,改善礦山生態。 (李丹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