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神州信息:行業資訊化已進入資料驅動時代

中國的行業資訊化從80年代中旬開始, 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電腦類比手工到與業務深度融合的飛躍式發展, 到現在已走過30多年的光輝歷程。

在行業資訊化發展的歷程中, 有兩類因素的驅動一直貫穿始終, 一類是對業務操作流程的實現和再造, 另一類就是發揮資料價值, 以資料為核心的應用。 通過觀察這兩類因素在資訊化進程中比重的不同, 業內人士發現資料價值在資訊化進程中的變化——資訊化初期, 資料只是輔助業務操作;資訊化中期, 分析型系統得到發展, 資料開始支援管理決策;現如今,

資料已開始替代流程, 成為行業資訊化中核心的資訊化驅動因素。

在IT服務業中已經縱橫了30年、致力於打造“IT+”產業融合新業態的神州資訊對於大資料的力量始終有著超前的判斷。 在神州資訊看來,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行業資訊化也迎來發展的拐點, 進入資料驅動的時代。 而支撐這個判斷的, 主要是依靠三個核心特徵, 神州資訊將這三個核心特徵總結為:需求拐點、社會化依賴以及技術架構的資料工廠化。

行業迎來需求拐點

需求拐點意味著傳統的流程化需求已被資訊化覆蓋, 現階段業務的創新、資訊化的創新都需要發揮資料價值。

以前“得核心業務者得天下”的資訊化階段完成了初步的資料積累, 現今資訊化的重點就是把這些資料的價值發揮出來,

促進業務的發展和變革。 比如銀行要發展消費金融, 存在風險控制的問題, 以前銀行的風控手段主要是通過抵押品, 但面對新型的小額的、場景化的信貸業務, 需要有足夠的資訊給客戶畫像, 判斷信貸風險。 本質上, 行業資訊化管理的物件已經擴大了, 行業資訊化已經突破了行業的邊界, 需求越來越圍繞著挖掘資料價值展開。

資料服務的社會依賴化

資料驅動時代的第二個特徵是社會化依賴。 這一特徵與互聯網+的衝擊、客戶資訊的範圍擴大密不可分。

由於前一階段行業資訊化是相對封閉的, 資訊化內容主要在明確的邊界內;而現階段行業資訊化需要更多維度的客戶資訊,

一個行業獲取的資訊的準確性、豐富性, 也會來源於其他行業、來源於社會的資訊化程度。 這樣的趨勢就催生了具備跨行業的業務、資料組織能力, 具備業務和資料建模能力的服務商。 正如神州資訊一樣, 由於能夠提供直接的、基於資料的業務服務, 這個時候它的身份就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服務商了, 而是技術驅動的業務服務商。 在這樣的業務服務商的驅動下, 各行業的資訊化邊界實際上被打破了, 各個行業之間在企業、個人等資訊層面形成了潛在的連結。

資料工廠模式

資料驅動時代的最後一個特徵就是資料服務生產的工廠化, 這實際上也代表著資訊服務技術架構的演進。

技術架構演進的趨勢之一是要將核心瘦身,

以此應對目前交易流量的快速增長, 業務的快速變化。 在新的架構下, 儘量降低邏輯的複雜度, 提升交易系統敏捷度, 從而應對互聯網容量暴增的需求, 以更小的代價反覆運算交易系統, 方便業務拓展和變化。 技術架構演進的趨勢之二就是所謂的資料工廠模式, 升級成批次處理, 才能應對日益增多的需求, 而針對個性化的需求, 也能提供資料處理的組裝和全程的資料管理。 這就意味著資料工廠本質上是一個資料處理平臺。 總而言之, 神州資訊認為架構的變化是為了適應業務及資訊化的快速發展, 是一種自然的演進。

行業資訊化進入資料驅動時代和其社會化依賴的特點, 必將產生連結效應突破行業邊界,

帶來新的物種:跨行業的資料服務商。 對此, 神州資訊CTO徐嘯認為, 這個新的物種會是一個資料供給和服務供給的生態, 這個生態將分為去中心化、多層次的資料提供方和api平臺等形態的整合服務方, 其中可能會誕生體量很大的平臺型企業, 而神州資訊這樣掌握多行業資料的企業將有更強的先發優勢。

資料驅動這件事是行業資訊化發展的必然。 當流程的覆蓋已經接近尾聲的時候, 資料必然會成為驅動行業資訊化發展的核心量。 雖然現階段面臨資料準確性和資料共用障礙這兩大發展的絆腳石, 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 障礙必然會被突破的, 而打破之時正是智慧化時代的全新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