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秦朔吳曉波攜頭部號大咖再聚廣州 第二屆中國新媒體千人峰會深聊

作者:CM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在新媒體的江湖上, 從來不缺乏故事, 更不缺少傳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 我就能翹起地球。 ”新媒體人也萬萬沒想到,

他們能用一雙雙敲打在鍵盤上的手, 撬動了整個媒體行業的巨變, 帶來了一個新世界。

在這個新世界中, 對於新媒體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 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或找到下一個千億市值的企業。 新媒體的“第二紀元”已經到來, 它會誕生在哪個領域?短視頻、付費閱讀、新媒體電商, 還是VR?

毫無疑問, 這一次的巨變, 會比上一次更加精彩。

這一次, 成功地度過新媒體的“第一紀元”, 來到這個新世界的頂尖者, 他們不論南派、北派, 都來參與這場交鋒。

付費閱讀:爭奪內容紅利

內容正在成為重要的流量入口, 這是業界的共識。

吳曉波曾說, 知識付費有四個特點:精英輸出、會員模型、視頻反覆運算和落地壁壘。

目前, 吳曉波的付費閱讀——每天聽見吳曉波,

超過17萬新銳中產訂閱, 當然, 訂閱的用戶數, 還處於增長態勢。

這樣的訂閱人數, 雖然搶眼, 但是對於吳曉波來說, 並不能鬆懈。

畢竟, 在付費閱讀方面, 後面的追兵, 不在少數。

文化領域的第一大號十點讀書, 推出“十點課堂”, 搶佔付費紅閱讀的利。

單是“十點課堂”的服務號, 在今年1月, 已經積累40萬粉絲, 其中付費用戶超過15萬。

越來越多的新媒體瞄準了付費閱讀, 尤其是內容付費工具小鵝通的誕生, 解決了技術上的問題, 加快了付費內容前進的步伐。

音訊、圖文消息、視頻直播, 新媒體們都卯足了勁, 力圖在付費閱讀上分一杯羹。 競爭的激烈程度, 超出想像。

小鵝通CEO鮑春健曾說:“中國有幾十萬的自媒體, 知識付費將會是他們變現的主要管道。 ”

在付費內容上, 有人趁熱打鐵, 立馬上項目;也有人保持謹慎, 比如秦朔。

誰將最終佔領付費閱讀的高地?我們還需要時間來解答。

短視頻:誰主沉浮?

在過去的三年, 中國的短視頻出現了爆發式的成長。

曾有調查資料顯示, 2014-2016年中國短視頻網路上深度關注活躍的用戶成長率, 超過了66.6%。

2016年3月, 生活美學類原創短視頻二更, 拿到A輪融資5000多萬元;2017年1月, 完成B輪融資, 高達1.5億。

這是否意味著, 短視頻真的迎來“黃金時代”?

事實上, 定位文藝、高端, 二更的強勢崛起, 絕對不容小覷。 從2014年年底上線至今,

二更從一個內容創業團隊轉型為內容生產平臺。 “廣告+”與平臺中的視頻團隊聯合招商, 這是二更主要的盈利模式。

那麼, 對於短視頻而言, 商業變現存在哪些可能?

二更創始人丁豐曾說, “作為二更來說, 我認為廣告變現是最快的, 一階段一個企業靠的可能是廣告, 第二階段,可能一部分廣告,一部分IP,適當的時候,可能廣告、IP、電商都可以做。作為新媒體來說,發展實在太快了,作為互聯網公司,對變現的方式是在看一個企業成長過程當中的需求,有個時間點的安排。我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短視頻這樣的介質也是有非常大的機會。”

二更的發展版圖還在進一步擴大。今年4月14日,二更華南公司宣佈啟航。

從2014年至今,二更走過了快三年時間。在萬物皆媒的今天,短視頻的風口還在嗎?

新媒體電商:天花板在哪兒?

新媒體電商,新媒體商業變現普遍的方式之一。

流量為王,“粉絲經濟”,這是新媒體從事電商最不可忽略的因素。

每天100萬營業額,這是文藝範的一條在新媒體電商領域交出的成績單。

這樣的成功,有跡可循。

總編輯李暉曾說,一條通過兩年來幾百條優質的生活美學類的視頻,首先把一群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從人群裡面篩選出來,然後繼續用優質的內容把他黏住。

因為一條的視頻本身的內容就是報導一些設計師、匠人、作者、生活美學家等這一類的人,這樣慢慢的就為"一條"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信用背書,然後讓大家都相信,只要一條推薦給你的產品,他本身就是代表了非常高的品質、品位及格調。

物道創始人彭永健,也認同新媒體電商的模式。他曾說,新媒體要從文化自媒體進化到文化電商。

“物道是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平臺,目前有兩百萬粉絲。物道基本上二十多個品類進行了商標註冊,而且已經拿到商標證。我希望把物道打造成一個跨品類的平臺。比如說,物道與鵬喜陳氏廣繡工作室合作,比如說物道的‘青山在圍巾’,這是我們自主的產品,自主的品牌,未來還有更多類似的產品。”

事實上,新媒體試水電商,最終拼的還是轉化率和購買力。

VR:資本加持,贏面有多大?

VR,Virtual Reality的縮寫,中文翻譯是“虛擬實境”。

所謂“虛擬實境”,就是用電腦創造的資訊或模擬特效替代其他感官輸入,騙過大腦,讓大腦相信我們身在別處。

Facebook總裁馬克·紮克伯格曾說:“2016年是消費級VR設備元年。”

今年春節前後,拿到上億元人民幣融資的VR公司就有好幾家。根據黑匣在矽谷2017SVVR大會發佈的《2017中國VR產業地圖》,目前,中國VR初創公司已經突破300家,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VR應用市場。

演唱會、NBA、拳擊賽,VR的應用範圍之廣,讓越來越多的人發出疑問:VR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當然,有人追捧,也有人理智客觀。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VR之父”翟振明認為,很多不是真正的VR技術。他曾經提到VR的三個關鍵字:3D、互動和沉浸感。

雖然目前VR有資本的加持,但是,VR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很多技術遠沒有那麼成熟,此外內容供應嚴重不足,也成為制約VR發展的阻力之一,甚至有人發出“VR 已死?”的質疑。

那麼,2017年,VR究竟是新媒體的真風口,還是假模式?

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事實上,新媒體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不可避免,看清風口,方能把握機遇。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短視頻、付費閱讀、電商和VR,誰才是新媒體的千億市值“擔當”?

一個向大咖們取經的機會,近在咫尺。2017年6月10日,中國第二屆新媒體千人峰會將在廣州琶洲香格里拉酒店一樓東西江宴會廳舉辦,這是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前沿資訊和投融資交互平臺。

本次峰會由秦朔朋友圈、吳曉波頻道、匯志股份(股票代碼838081)、廣東省文投以及彎弓新媒體聯合主辦,彙聚了國內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及相關文化、科技產業專案負責人、企業代表、著名投資機構領袖等嘉賓,圍繞“新媒體升級和未來生態”這一議題,共同探討新媒體未來發展及其在未來商業中的角色變化。思想的碰撞,模式的創新,這是一場來自新媒體頂尖人士的彙聚,也將擦出更多的火花。

按照峰會新媒體行業與投資方矩陣安排,重磅嘉賓除了秦朔朋友圈創始人秦朔先生、吳曉波頻道創始人吳曉波先生、新聞界泰斗范以錦先生、廣東文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家平先生以及匯志股份(股票代碼838081)董事長翁寶先生等峰會主要發起人外,還邀請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普華集團董事長曹國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創始人方夷敏、二更網路創始人丁豐、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毒舌電影創始人何君、中國VR之父翟振明、有車以後創始人徐晨華、天地食品集團董事長陳生、馮侖風馬牛創始人馮侖先生、飛豬旅行總裁李少華、深圳濱海金控集團董事長林少鵬、聞康集團董事長鄭早明、黑匣VR創始人向熹、物道文化創始人彭永健、壹心理創始人黃偉強、潮生活創始人江祥峰、熊貓傳媒創始人申晨、騰訊大粵網總裁易海燕、並讀新聞總裁鄭廣雷、尚品宅配總經理李嘉聰、艾媒諮詢創始人CEO張毅、序然集團CEO閆馥、騰訊雲計算副總裁曾佳欣、年糕媽媽副總裁、原滴滴出行副總裁朱平豆、茶語網創始人張陽、王戰軍太極創始人王戰軍、品牌觀察雜誌社總編輯鄭學勤、《功夫財經》創始人王牧笛、廣東文投創工廠董事總經理袁文傑、藍莓會創始人陳特軍、分眾傳媒集團副總裁駱蘭、新浪廣東總經理譚康林、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鳳凰網廣州首席執行官劉曉明、想像傳媒WePeople創始人陳愛華、12缸汽車網創始人李穎、最東西聯合創始人及CEO張卓林、無冕財經創始人王玉德、廣東文投創工廠副總經理李希、路上讀書創始人楊嵩、手機媒體專家朱海松、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丹、百神傳媒創始人莊慎之、小牛資本副總裁唐學鵬、今日頭條華南區總經理狄敏霞、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育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注意力公關顧問機構董事長馬蘇格、微豆CEO黎慧嫻等眾多行業領袖共聚峰會,一起推動中國內容產業進步,為構建新媒體良好生態共同努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第二階段,可能一部分廣告,一部分IP,適當的時候,可能廣告、IP、電商都可以做。作為新媒體來說,發展實在太快了,作為互聯網公司,對變現的方式是在看一個企業成長過程當中的需求,有個時間點的安排。我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短視頻這樣的介質也是有非常大的機會。”

二更的發展版圖還在進一步擴大。今年4月14日,二更華南公司宣佈啟航。

從2014年至今,二更走過了快三年時間。在萬物皆媒的今天,短視頻的風口還在嗎?

新媒體電商:天花板在哪兒?

新媒體電商,新媒體商業變現普遍的方式之一。

流量為王,“粉絲經濟”,這是新媒體從事電商最不可忽略的因素。

每天100萬營業額,這是文藝範的一條在新媒體電商領域交出的成績單。

這樣的成功,有跡可循。

總編輯李暉曾說,一條通過兩年來幾百條優質的生活美學類的視頻,首先把一群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從人群裡面篩選出來,然後繼續用優質的內容把他黏住。

因為一條的視頻本身的內容就是報導一些設計師、匠人、作者、生活美學家等這一類的人,這樣慢慢的就為"一條"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信用背書,然後讓大家都相信,只要一條推薦給你的產品,他本身就是代表了非常高的品質、品位及格調。

物道創始人彭永健,也認同新媒體電商的模式。他曾說,新媒體要從文化自媒體進化到文化電商。

“物道是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平臺,目前有兩百萬粉絲。物道基本上二十多個品類進行了商標註冊,而且已經拿到商標證。我希望把物道打造成一個跨品類的平臺。比如說,物道與鵬喜陳氏廣繡工作室合作,比如說物道的‘青山在圍巾’,這是我們自主的產品,自主的品牌,未來還有更多類似的產品。”

事實上,新媒體試水電商,最終拼的還是轉化率和購買力。

VR:資本加持,贏面有多大?

VR,Virtual Reality的縮寫,中文翻譯是“虛擬實境”。

所謂“虛擬實境”,就是用電腦創造的資訊或模擬特效替代其他感官輸入,騙過大腦,讓大腦相信我們身在別處。

Facebook總裁馬克·紮克伯格曾說:“2016年是消費級VR設備元年。”

今年春節前後,拿到上億元人民幣融資的VR公司就有好幾家。根據黑匣在矽谷2017SVVR大會發佈的《2017中國VR產業地圖》,目前,中國VR初創公司已經突破300家,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VR應用市場。

演唱會、NBA、拳擊賽,VR的應用範圍之廣,讓越來越多的人發出疑問:VR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當然,有人追捧,也有人理智客觀。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VR之父”翟振明認為,很多不是真正的VR技術。他曾經提到VR的三個關鍵字:3D、互動和沉浸感。

雖然目前VR有資本的加持,但是,VR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很多技術遠沒有那麼成熟,此外內容供應嚴重不足,也成為制約VR發展的阻力之一,甚至有人發出“VR 已死?”的質疑。

那麼,2017年,VR究竟是新媒體的真風口,還是假模式?

都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事實上,新媒體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不可避免,看清風口,方能把握機遇。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短視頻、付費閱讀、電商和VR,誰才是新媒體的千億市值“擔當”?

一個向大咖們取經的機會,近在咫尺。2017年6月10日,中國第二屆新媒體千人峰會將在廣州琶洲香格里拉酒店一樓東西江宴會廳舉辦,這是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前沿資訊和投融資交互平臺。

本次峰會由秦朔朋友圈、吳曉波頻道、匯志股份(股票代碼838081)、廣東省文投以及彎弓新媒體聯合主辦,彙聚了國內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及相關文化、科技產業專案負責人、企業代表、著名投資機構領袖等嘉賓,圍繞“新媒體升級和未來生態”這一議題,共同探討新媒體未來發展及其在未來商業中的角色變化。思想的碰撞,模式的創新,這是一場來自新媒體頂尖人士的彙聚,也將擦出更多的火花。

按照峰會新媒體行業與投資方矩陣安排,重磅嘉賓除了秦朔朋友圈創始人秦朔先生、吳曉波頻道創始人吳曉波先生、新聞界泰斗范以錦先生、廣東文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家平先生以及匯志股份(股票代碼838081)董事長翁寶先生等峰會主要發起人外,還邀請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普華集團董事長曹國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創始人方夷敏、二更網路創始人丁豐、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毒舌電影創始人何君、中國VR之父翟振明、有車以後創始人徐晨華、天地食品集團董事長陳生、馮侖風馬牛創始人馮侖先生、飛豬旅行總裁李少華、深圳濱海金控集團董事長林少鵬、聞康集團董事長鄭早明、黑匣VR創始人向熹、物道文化創始人彭永健、壹心理創始人黃偉強、潮生活創始人江祥峰、熊貓傳媒創始人申晨、騰訊大粵網總裁易海燕、並讀新聞總裁鄭廣雷、尚品宅配總經理李嘉聰、艾媒諮詢創始人CEO張毅、序然集團CEO閆馥、騰訊雲計算副總裁曾佳欣、年糕媽媽副總裁、原滴滴出行副總裁朱平豆、茶語網創始人張陽、王戰軍太極創始人王戰軍、品牌觀察雜誌社總編輯鄭學勤、《功夫財經》創始人王牧笛、廣東文投創工廠董事總經理袁文傑、藍莓會創始人陳特軍、分眾傳媒集團副總裁駱蘭、新浪廣東總經理譚康林、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鳳凰網廣州首席執行官劉曉明、想像傳媒WePeople創始人陳愛華、12缸汽車網創始人李穎、最東西聯合創始人及CEO張卓林、無冕財經創始人王玉德、廣東文投創工廠副總經理李希、路上讀書創始人楊嵩、手機媒體專家朱海松、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丹、百神傳媒創始人莊慎之、小牛資本副總裁唐學鵬、今日頭條華南區總經理狄敏霞、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育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注意力公關顧問機構董事長馬蘇格、微豆CEO黎慧嫻等眾多行業領袖共聚峰會,一起推動中國內容產業進步,為構建新媒體良好生態共同努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