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最近吃這兩種東西要當心!否則分分鐘會“中招”

最近, 網路上

都在傳播這樣的消息

↓↓↓

↓↓↓

安徽兩名兒童因吃沒洗草莓

感染諾如病毒~

哇~這麼嚴重?

吃草莓、吃生蠔能感染到諾如病毒?

有家長發出消息, 提醒其他家長~

不能吃草莓等生冷食品

小心諾如病毒!

那肇慶有沒有出現諾如病毒疫情?

肇慶君帶著疑問

諮詢了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月份肇慶市報告1起諾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 發生地點為端州區某家中學, 累計發病26人, 患者的症狀都較輕, 以嘔吐、腹瀉為主, 經對症治療症狀消失後, 現已正常上學。

我市每年1-3月、10-12月為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 在該時段, 學校、托幼機構、工廠等集體單位存在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

到底什麼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

(諾瓦克病毒)

全年均可發生感染, 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 寒冷季節呈現高發。 病毒感染性強, 以腸道傳播為主, 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空氣等傳播, 常在社區、學校、托兒所等處引起集體暴發。

主要特徵

諾如病毒感染發病以輕症為主, 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和嘔吐, 同時,

兒童和成年人都容易感染諾如病毒, 其中兒童患者以嘔吐為主, 成人患者以腹瀉多見。 部分患者有噁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疼痛等症狀。

為何吃草莓、生蠔容易感染諾如病毒?

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特別容易攜帶諾如病毒的“高危食品”。 根據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團隊在全國範圍內多個地區抽取樣品進行檢測的結果,

排名第一的正是廣東人最鍾愛的貝類。 據瞭解, 貝類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蠣(吃宵夜常吃的生蠔), 此外還有貽貝(即青口)、蛤蜊、扇貝等等。 這些貝類在過濾水體取食的過程中, 會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 包括細菌、病毒等過濾到體內, 留在腮、腸道等部位。

▲摘草莓也容易“中招”。

雖然諾如病毒不以貝類為宿主,在其體內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貝類中的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後,極微量的病毒數量就能讓人致病。除了貝類外,草莓等伏地生長的水果、蔬菜被污染率也較高,主要原因是以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並沒有收到市民吃草莓、吃生蠔引發的諾如病毒感染的報告。

但諾如病毒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染,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不注意飲食衛生,餐前不洗手,均容易發生諾如病毒感染。

市疾病預防中心提醒,草莓等水果要注意清洗乾淨,加工生蠔要清洗煮熟並符合食品衛生要求,進食前要做好雙手清潔和個人衛生。

生活中哪些食物最容易受到感染呢?

肇慶君為你梳理清楚~

最易受到感染的食物

貝類:牡蠣(生蠔)、貽貝(青口)、蛤蜊、扇貝等。

原因:貝類過濾水體取食,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留在腮、腸道等部位,食用時難以清洗。

伏地生長的果蔬:草莓等。

原因:以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

如何預防諾如病毒?

做法

01

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

✔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是諾如病毒疫情高發場所。因此加強傳染病健康宣教工作,做好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至關重要。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聚集性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患病學生應及時回家隔離治療。

✔患者在急性期至症狀消失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從事飲食行業的患者或隱性感染者,需檢查確認治癒後方可上崗。

✔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生活物品、食品加工等應使用含氯製劑進行消毒,如患者在教室、病房或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嘔吐,應首先疏散人員,之後戴塑膠手套和口罩後,及時對被污染的傢俱、地板和衣服進行消毒,如灑上含氯的消毒劑,嘔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蓋30分鐘後,再清理。

✔托幼機構及學校在疫情高發期應加強宣傳,做好環境消毒,督促學生或幼兒做好個人衛生。

做法

02

在家

✔患者:應保證休息,注意清淡飲食,同時密切關注病情,及時就醫以進行對症治療。

✔家人:特別注意做好患者嘔吐物、糞便及使用物品的消毒處理,患者在患病期間及症狀消失後3天內,儘量不要為家人準備食物。

✔由於諾如病毒的傳播力較強,故患者家庭環境應加強消毒,避免傳染給家人。

春季是細菌極易滋生的時節

各位小夥伴這段時間

就要多注意個人衛生

肇慶君提醒市民

勤洗手、少接觸細菌源

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往期文章推薦

☞肇慶14所中小學入圍首批廣東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擬定名單,有你母校嗎?

☞肇慶人,你的這筆手機費很快就可以省下了!還有這些好消息……

肇慶發佈編輯部

實習編輯 彭泰章

部分內容來源廣州日報

▲摘草莓也容易“中招”。

雖然諾如病毒不以貝類為宿主,在其體內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貝類中的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後,極微量的病毒數量就能讓人致病。除了貝類外,草莓等伏地生長的水果、蔬菜被污染率也較高,主要原因是以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並沒有收到市民吃草莓、吃生蠔引發的諾如病毒感染的報告。

但諾如病毒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染,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不注意飲食衛生,餐前不洗手,均容易發生諾如病毒感染。

市疾病預防中心提醒,草莓等水果要注意清洗乾淨,加工生蠔要清洗煮熟並符合食品衛生要求,進食前要做好雙手清潔和個人衛生。

生活中哪些食物最容易受到感染呢?

肇慶君為你梳理清楚~

最易受到感染的食物

貝類:牡蠣(生蠔)、貽貝(青口)、蛤蜊、扇貝等。

原因:貝類過濾水體取食,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留在腮、腸道等部位,食用時難以清洗。

伏地生長的果蔬:草莓等。

原因:以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

如何預防諾如病毒?

做法

01

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

✔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是諾如病毒疫情高發場所。因此加強傳染病健康宣教工作,做好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至關重要。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聚集性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患病學生應及時回家隔離治療。

✔患者在急性期至症狀消失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從事飲食行業的患者或隱性感染者,需檢查確認治癒後方可上崗。

✔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生活物品、食品加工等應使用含氯製劑進行消毒,如患者在教室、病房或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嘔吐,應首先疏散人員,之後戴塑膠手套和口罩後,及時對被污染的傢俱、地板和衣服進行消毒,如灑上含氯的消毒劑,嘔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蓋30分鐘後,再清理。

✔托幼機構及學校在疫情高發期應加強宣傳,做好環境消毒,督促學生或幼兒做好個人衛生。

做法

02

在家

✔患者:應保證休息,注意清淡飲食,同時密切關注病情,及時就醫以進行對症治療。

✔家人:特別注意做好患者嘔吐物、糞便及使用物品的消毒處理,患者在患病期間及症狀消失後3天內,儘量不要為家人準備食物。

✔由於諾如病毒的傳播力較強,故患者家庭環境應加強消毒,避免傳染給家人。

春季是細菌極易滋生的時節

各位小夥伴這段時間

就要多注意個人衛生

肇慶君提醒市民

勤洗手、少接觸細菌源

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往期文章推薦

☞肇慶14所中小學入圍首批廣東校園足球推廣學校擬定名單,有你母校嗎?

☞肇慶人,你的這筆手機費很快就可以省下了!還有這些好消息……

肇慶發佈編輯部

實習編輯 彭泰章

部分內容來源廣州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