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春遊廈門翔安香山 尋訪朱熹的文化氣場

春遊廈門翔安香山 尋訪朱熹的文化氣場

曾祥裕 曾海亮

中國大地上同名的山峰和地名太多。 說起香山, 人們往往會想起北京香山。 北京香山公園位於海澱中部, 在小西山之山脈東麓, 以香山賞紅葉聞名天下。 但我現在要講的是廈門的香山, 不過人們對廈門的記憶又往往是鼓浪嶼, 但喜新厭舊是人們出遊的動機。 2017年陽春三月, 我在廈門聽說翔安區有個香山, 有風水殊勝之處, 激發我的興趣, 前去踏春。

香山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東南部鴻漸山脈(最高峰海拔516米)南麓, 馬巷、新店、內厝三鎮交壤處。 古時山深林密, 人跡罕至, 百姓稱之為“荒山”。 南宋紹興年間, 朱熹主簿同安縣(翔安區2003年底 從同安區劃出)時, 數游于此, 聞山間草木皆香, 於是雅其名為“香山”(閩南語中“香山“與“荒山”音同)。

我們聽從高德地圖導航的指引, 卻走了一條鄉村小道。 路經一段沙土路。 按我的直覺判斷,

香山作為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不可能走這種糟糕的村道。 我來到村口, 見到一個村廟, 便叫朋友停車, 一看廟名為三忠王宮。

據瞭解, 香山, 從西到東、從南到北, 共有七座“三忠王宮”, “三忠王”文化在這裡落地生根, 影響深遠, 已成為香山文化的重要內容, 均紀念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忠王”, 緬懷英烈, 借英靈神威, 激發民族精神, 護國安民。

我從風水視角堪察三忠王宮,

其依後龍蜿延而下, 點穴在龍脈聚停處, 經測坐向醜山未向兼艮坤山(辛醜與己醜小空)。

村中一老人聽我們說去香山, 便指著一條村道, 往前走便到。 我們順著老人指引, 開車不久果真見到香山景區的牌坊。 開進景區內, 迎面看到山下有一個古刹。 我們步入古刹, 看到寺院名為香山岩寺。 其為千年古刹, 氣勢恢弘、香火鼎盛, 寺廟始建於南宋年間(1127年), 主奉清水祖師, 鼎盛時期僧尼達數百人之多, 是翔安最大廟宇, 也是廈門、金門及周邊等地朝拜之聖地。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的香山廟會, 更是熱鬧非凡, 歌仔戲、布袋戲、車鼓弄、拍胸舞等民間曲藝表演獨具特色, 吸引數十萬遊客香客前來觀光朝聖。

香山岩寺背靠青山,坐東面西,測得大殿與大門坐向為辰山戍向,前殿低而後殿高,屬“猛虎下山式”重簷建築。 前後殿之間有天井,天井很大,有九級石階連接後殿。後殿燕尾翹脊,脊嶺飾有“雙龍戲珠”。殿中高懸“慈光普照”匾額,大門兩側嵌名聯曰“香宇森嚴清水慈濟防患禦災赫赫英靈昭日月,山門壯麗祖師善利降祥來福巍巍厚澤派乾坤”,道出了建廟的淵源。

寺前十余步有一口放生池,一條三米寬的石板鋪就的通道橋把水池左右分開。

據說寺中天井丹池有暗涵把雨水彙集到此池中來。放生池前邊是開闊的空地,現在已然修整為廣場,成為廟會活動的主要場所。

香山岩寺周邊有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寺左有一眼千年不竭的山泉,題名“仙泉”。此泉足供寺中僧眾日常飲用。現在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我們看到不時有人開車停在泉水前,下車取水。

香山鐘靈毓秀,地靈聚氣。這裡留下了朱熹等人的生命軌跡。

寺右是“徽國文公祠”,亦名“香山書院”,始建于明正統英宗年間,是為頌揚朱熹才學而建。當時,閩南著名的舉子都曾聚集香山書院飲酒和詩,並留下“十虎會”等動人傳說和歷史典故。

我們看到裡面供奉著新塑的朱熹像,老夫子紅面紅袍,雙手互攏胸前,一派古風。可惜書院被賣香燭和副食品的的村民所佔用,院內顯得淩亂不堪。有一群村民在打牌,對我們的進來毫無反應。

不知朱熹在天之靈對此有損斯文的雜亂場面,該當何想?

距離文公祠不遠處有塊山石,石上鐫“真隱處”三個字,相傳為當年朱文公手跡。寺前山上有巨石,狀如獅子頭,名叫“獅球石”。轉過巨石,豁然開朗,只見眼前一派田園風光,近處丘陵地帶樹木蓊蓊鬱鬱,遠處田野阡陌縱橫,一潭潭水庫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到處一片生機;再往遠望去就是大海,綿延的海岸線消失在視野盡頭,真美呀!巨石下有神秘的“仙人洞”,不遠處則是奇幻的“仙腳跡”,還有“鼓仔架”、“通天蠟燭”、“樂穀窩”、“九車十八驢駝”等景觀。

香山景觀秀麗,如詩如畫。山上遍植古樹名木,鳳凰相思、刺桐木棉、大榕樹、馬尾松等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山間花香四季,茉莉、含笑、三角梅、桂花等爭奇半豔;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山間古道,曲徑通幽,更有兩條長達5公里的木棧道,猶如蒼龍出海,盤臥于深山之中,登臺望海,山下美景渾然一體,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我看到香山岩寺後山還在擴建,佔據入首龍上的新殿體量顯得寵大,超出龍脈所承受的範圍,與山下的古刹顯得有脫節,有上重下輕之感。縱觀當下佛寺建設如火如荼,有過度貪大之勢。

遊完廈門翔安的香山,我眼中雖沒看到北京香山的紅葉,但是聞到了朱熹的文化氣息。此香山非彼香山,但各有其美!

香山岩寺背靠青山,坐東面西,測得大殿與大門坐向為辰山戍向,前殿低而後殿高,屬“猛虎下山式”重簷建築。 前後殿之間有天井,天井很大,有九級石階連接後殿。後殿燕尾翹脊,脊嶺飾有“雙龍戲珠”。殿中高懸“慈光普照”匾額,大門兩側嵌名聯曰“香宇森嚴清水慈濟防患禦災赫赫英靈昭日月,山門壯麗祖師善利降祥來福巍巍厚澤派乾坤”,道出了建廟的淵源。

寺前十余步有一口放生池,一條三米寬的石板鋪就的通道橋把水池左右分開。

據說寺中天井丹池有暗涵把雨水彙集到此池中來。放生池前邊是開闊的空地,現在已然修整為廣場,成為廟會活動的主要場所。

香山岩寺周邊有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寺左有一眼千年不竭的山泉,題名“仙泉”。此泉足供寺中僧眾日常飲用。現在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我們看到不時有人開車停在泉水前,下車取水。

香山鐘靈毓秀,地靈聚氣。這裡留下了朱熹等人的生命軌跡。

寺右是“徽國文公祠”,亦名“香山書院”,始建于明正統英宗年間,是為頌揚朱熹才學而建。當時,閩南著名的舉子都曾聚集香山書院飲酒和詩,並留下“十虎會”等動人傳說和歷史典故。

我們看到裡面供奉著新塑的朱熹像,老夫子紅面紅袍,雙手互攏胸前,一派古風。可惜書院被賣香燭和副食品的的村民所佔用,院內顯得淩亂不堪。有一群村民在打牌,對我們的進來毫無反應。

不知朱熹在天之靈對此有損斯文的雜亂場面,該當何想?

距離文公祠不遠處有塊山石,石上鐫“真隱處”三個字,相傳為當年朱文公手跡。寺前山上有巨石,狀如獅子頭,名叫“獅球石”。轉過巨石,豁然開朗,只見眼前一派田園風光,近處丘陵地帶樹木蓊蓊鬱鬱,遠處田野阡陌縱橫,一潭潭水庫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到處一片生機;再往遠望去就是大海,綿延的海岸線消失在視野盡頭,真美呀!巨石下有神秘的“仙人洞”,不遠處則是奇幻的“仙腳跡”,還有“鼓仔架”、“通天蠟燭”、“樂穀窩”、“九車十八驢駝”等景觀。

香山景觀秀麗,如詩如畫。山上遍植古樹名木,鳳凰相思、刺桐木棉、大榕樹、馬尾松等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山間花香四季,茉莉、含笑、三角梅、桂花等爭奇半豔;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山間古道,曲徑通幽,更有兩條長達5公里的木棧道,猶如蒼龍出海,盤臥于深山之中,登臺望海,山下美景渾然一體,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我看到香山岩寺後山還在擴建,佔據入首龍上的新殿體量顯得寵大,超出龍脈所承受的範圍,與山下的古刹顯得有脫節,有上重下輕之感。縱觀當下佛寺建設如火如荼,有過度貪大之勢。

遊完廈門翔安的香山,我眼中雖沒看到北京香山的紅葉,但是聞到了朱熹的文化氣息。此香山非彼香山,但各有其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