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你造嗎?小鎮街頭榕樹下,有個警方“發佈廳”!

人民群眾有沒有參與, 老百姓的安全感怎麼樣, 社會大眾的滿意度有多高?……上述這些指標都是衡量一個地方社會綜治工作的標準, 而要做好這些工作, 作為關鍵核心部門的公安機關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 連雲港市東海縣公安局桃林派出所, 創新地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綜治工作, 派出所全體民警和相關工作人員從辦公室走上街頭, 將曾經老百姓聚集討論家長里短的“金三角”變成了警方的“發佈廳”, 走到田頭, 幫助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 宣傳法律法規, 通過熱情周到的服務, 最終走進老百姓的心頭,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為守護地方群眾的平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01

“好漢文化”千古傳 創立全縣首家見義勇為工作站

東海縣桃林鎮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的馬陵山下, 位於連雲港東海縣的西南角, 與徐州的新沂、山東的郯城搭界。 桃林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的古鎮, 歷史上有“古鹽道, 蟬聯內地, 糟油坊, 商賈雲集”之稱。

桃林鎮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商業環境, 讓這裡始終不缺人流量, 結果也導致這裡的治安情況一直很複雜, 但這裡的百姓卻非常淳樸,

“從古至今, 這裡的老百姓都喜歡行俠仗義, 打抱不平, 一種梁山好漢的精神在這裡的老百姓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桃林派出所所長宋福渠到桃林工作後, 在與群眾的交往中, 深深地感受到了這裡群眾的俠情和與眾不同。

2012年8月17日下午, 桃林鎮桃北村三少年李凡、蘭夏菲和韓金茹相約一起來到皇城水庫邊上玩耍。 在一處被挖掘機取土後留下的溝塘邊捉青蛙時, 蘭夏菲失足跌入溝中, 並把相伴在一起的李凡也拽了下去。 韓金茹臨危未亂, 大聲呼救, 離現場四五十米遠的村民趙海峰聽到有人呼救後, 迅速跑向出事地點, 沒有想太多, 直接跳入水中, 先後將兩名落水兒童救起, 隨後又對孩子展開急救, 最終為醫生的搶救贏得了時間。

2016年10月26日, 一場秋雨過後, 桃西村農民吳振山路過西大河時, 看到有個人在河裡掙扎, 就露個頭在水面上。 吳振山急忙跳進污濁的河水中, 將一名82歲不小心落水的老太太救起。

“像趙海峰、吳振山這樣的‘好漢’在我們桃林有很多, 不光有救人的, 還有拾金不昧的, 樂於助人的。 ”宋福渠介紹, 為了表彰和鼓勵這種“好漢精神”, 2016年7月, 桃林鎮在全縣率先成立了首家見義勇為工作站, 對首批像趙海峰一樣的典型進行了表彰, “通過弘揚這種正能量, 能夠帶動我們全鎮人一起向他們學習, 讓這種‘好漢’文化在我們桃林繼續流傳。 ”

02

“市井文化”巧利用 曾經的“金三角”成了“發佈廳”

桃林鎮不僅地理位置特殊, 這裡的一個產業也很特別, 就是二手車的舊貨交易, 如今, 這種產業已經成了規模並獲得政府支援, 過去, 這裡充斥著各種“黑車交易”, 每一個桃林人以及在桃林曾經從事過二手車交易的人幾乎都知道桃林鎮上有個“金三角”。

在民警的帶領下, 記者見到了“金三角”的真面目, 這裡位於桃林鎮的中心位置, 是一個三岔路口,是來往交易市場的必經之路,“這個地方在鎮中心,人流密集,又是一個三角地帶,過去那些黑車交易的人私底下都會選擇這個地方進行談價,所以,慢慢的金三角的名字就叫開了。”當地居民介紹,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現場有兩棵大榕樹,榕樹下,金三角,現在每天依然有很多當地居民會聚集在這個地方下棋、喝茶,談論家事、國事、天下事,每天村裡、鎮裡發生的各種新鮮事都會在這裡向全鎮擴散。

“我知道這個地方後,就一直在想,怎麼能借助這個地方的影響跟我們公安工作結合起來”宋福渠說,經過苦思冥想,最終想到在“金三角”設點,通過安排專門人員在現場搭帳篷、與群眾進行零距離接觸,一方面對外宣傳公安綜治工作、各種便民服務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另一方面也在跟群眾的交流中獲取各種有用的資訊,“我們每天都能發出去各種宣傳材料幾十份,到鎮上逢集的時候就更多了,一天幾百份不成問題,現在這裡成了我們警方對外宣傳的一個‘發佈廳’了。”

宋福渠說,通過巧妙地利用這種“市井文化”,通過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不僅拉近了民警與百姓的距離,也很好地解決了過去警民之間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過去,我們的一些便民服務老百姓不知道,他們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辦,去哪裡辦,現在,通過這種方式,很多老百姓對我們的服務都有了重新的認識,比如現場我們還增加了一個護照辦理的諮詢,老百姓知道辦護照不用再往幾十公里外的縣城跑了。”

03

“洋氣文化”成亮點 服務十多個外籍國家人員獲點贊

雖然只是蘇北的一個小鎮,但是桃林鎮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卻發展已久並且非常出名,自上世紀80開始,桃林的廢舊鋼材回收業開始萌芽,至90年代蓬勃發展,桃林人在全國各大大中城市設點收購二手車及其配件,然後發到桃林舊貨市場,再向全國,以及外國銷售。

現如今,桃林已經成為蘇北魯南最大的二手車配件交易市場。這裡彙聚商戶4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與國內600多家報廢汽車拆解廠建立合作關係,每年在桃林拆解的車輛近90萬輛,來桃林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是從事廢舊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桃林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奈及利亞、蘇丹、埃及、阿富汗、剛果(金)等十個國家的外國人在這裡“淘金”,僅去年至今,就有近70名外籍人在桃林經商。

去年9月2日下午,喬東洋突然接到了來自巴基斯坦商人ARAIN SAEED ASHFAQUE的求助電話,原來對方外出忘記帶護照了,當時正值“G20峰會”安保期間,這位外籍商人被認為有“恐怖嫌疑”,喬東洋接到電話後立即聯繫檢查民警,並幫助對方核實了合法身份。

喬東洋已經記不清獲得多少外籍人的點贊了,但他牢記自己代表的是中國員警,除了服務好這些外國人,更重要的是守護好自己國家的安全,今年3月,兩名尼日尼亞人因為護照早已過期,在中國非法居留,偷偷藏著桃林一居民家中,被喬東洋及時發現,後被遣送回國。

正是喬東洋和桃林派出所全體人員的一起努力,讓這裡複雜的環境得以很好控制,綜治工作也並沒有因為這多出來的外國人出現些許問題。

04

“和諧文化”出成效 3年解決掉700多件百姓煩心事

綜治工作最終實現的是社會的和諧穩定,桃林派出所為了做好這些工作,除了全體幹警在工作中辛勤付出外,兩名專職調解員的工作也功不可沒。

桃林派出所有個糾紛調解室,這裡有一位出名的“和事佬”馬彪,自從2013年擔任這個職務以來,3年多的時間內馬彪協助派出所共調解了700多件案件,解決掉老百姓不少煩心事,被當地居民親切的稱呼為“古鎮好人”。

去年6月,桃林鎮頂湖村、南芹村、後皇村、北芹村等14名女工在一家瓶蓋廠辛苦工作四個月後,因工廠虧損,工資一直未發,後老闆失蹤,14名女工找過多個部門未果後帶著最後希望找到馬彪,馬彪為此事跑了幾個月,給當事老闆打了打了20多遍電話,最終幫女工們成功討回工資。

62歲的馬彪先後擔任過桃林鎮老酒廠廠長,桃林鎮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桃林鎮稅務辦公室主任以及農聯公司的總經理,在不算太大的小鎮上,他是個很有名氣和威望的人,靠著自己的面子以及多年的生活閱歷和智慧,他幫助當地老百姓解決掉一件又一件的糾紛,大到涉及工亡的幾十萬賠償,小到一百五十元一棵小樹的矛盾,馬彪已經記不得多少愁著臉來,笑著離開他辦公室的人了,經過他的努力,當事人基本都能有個滿意的結果。

“我做這份工作,就是為了化解矛盾,讓每一個糾紛得到和平解決,讓每一個求助我們的人都能有個滿意的結果。”馬彪說,調解工作講究的就是“和”,當事雙方和好、各種矛盾和解,最終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桃林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一個古鎮,要搞好這裡的綜治工作,就必然要利用好這裡的文化資源,做好了事半功倍。”宋福渠介紹,在桃林,還有很多企業也在為社會和諧穩定做著自己的貢獻,比如當地著名的桃林的酒廠,每年都會印製企業文化和社區民警一起的掛曆,然後向當地居民發放,既起到宣傳桃林酒,也讓民警通過這種宣傳的方式進千家萬戶。宋福渠表示,下一步,他們還會繼續研究桃林文化,結合地方特色,創新開展工作,希望在全體派出所人員的努力下,在全鎮人民的一起齊心協力下,為桃林創造出一個更加和諧安定的社會生活環境。

供稿:東海縣公安局

組稿:崔恩棟 倪中碩

排版:滕梓言 薛 莉

是一個三岔路口,是來往交易市場的必經之路,“這個地方在鎮中心,人流密集,又是一個三角地帶,過去那些黑車交易的人私底下都會選擇這個地方進行談價,所以,慢慢的金三角的名字就叫開了。”當地居民介紹,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現場有兩棵大榕樹,榕樹下,金三角,現在每天依然有很多當地居民會聚集在這個地方下棋、喝茶,談論家事、國事、天下事,每天村裡、鎮裡發生的各種新鮮事都會在這裡向全鎮擴散。

“我知道這個地方後,就一直在想,怎麼能借助這個地方的影響跟我們公安工作結合起來”宋福渠說,經過苦思冥想,最終想到在“金三角”設點,通過安排專門人員在現場搭帳篷、與群眾進行零距離接觸,一方面對外宣傳公安綜治工作、各種便民服務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另一方面也在跟群眾的交流中獲取各種有用的資訊,“我們每天都能發出去各種宣傳材料幾十份,到鎮上逢集的時候就更多了,一天幾百份不成問題,現在這裡成了我們警方對外宣傳的一個‘發佈廳’了。”

宋福渠說,通過巧妙地利用這種“市井文化”,通過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不僅拉近了民警與百姓的距離,也很好地解決了過去警民之間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過去,我們的一些便民服務老百姓不知道,他們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辦,去哪裡辦,現在,通過這種方式,很多老百姓對我們的服務都有了重新的認識,比如現場我們還增加了一個護照辦理的諮詢,老百姓知道辦護照不用再往幾十公里外的縣城跑了。”

03

“洋氣文化”成亮點 服務十多個外籍國家人員獲點贊

雖然只是蘇北的一個小鎮,但是桃林鎮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卻發展已久並且非常出名,自上世紀80開始,桃林的廢舊鋼材回收業開始萌芽,至90年代蓬勃發展,桃林人在全國各大大中城市設點收購二手車及其配件,然後發到桃林舊貨市場,再向全國,以及外國銷售。

現如今,桃林已經成為蘇北魯南最大的二手車配件交易市場。這裡彙聚商戶4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與國內600多家報廢汽車拆解廠建立合作關係,每年在桃林拆解的車輛近90萬輛,來桃林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是從事廢舊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桃林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奈及利亞、蘇丹、埃及、阿富汗、剛果(金)等十個國家的外國人在這裡“淘金”,僅去年至今,就有近70名外籍人在桃林經商。

去年9月2日下午,喬東洋突然接到了來自巴基斯坦商人ARAIN SAEED ASHFAQUE的求助電話,原來對方外出忘記帶護照了,當時正值“G20峰會”安保期間,這位外籍商人被認為有“恐怖嫌疑”,喬東洋接到電話後立即聯繫檢查民警,並幫助對方核實了合法身份。

喬東洋已經記不清獲得多少外籍人的點贊了,但他牢記自己代表的是中國員警,除了服務好這些外國人,更重要的是守護好自己國家的安全,今年3月,兩名尼日尼亞人因為護照早已過期,在中國非法居留,偷偷藏著桃林一居民家中,被喬東洋及時發現,後被遣送回國。

正是喬東洋和桃林派出所全體人員的一起努力,讓這裡複雜的環境得以很好控制,綜治工作也並沒有因為這多出來的外國人出現些許問題。

04

“和諧文化”出成效 3年解決掉700多件百姓煩心事

綜治工作最終實現的是社會的和諧穩定,桃林派出所為了做好這些工作,除了全體幹警在工作中辛勤付出外,兩名專職調解員的工作也功不可沒。

桃林派出所有個糾紛調解室,這裡有一位出名的“和事佬”馬彪,自從2013年擔任這個職務以來,3年多的時間內馬彪協助派出所共調解了700多件案件,解決掉老百姓不少煩心事,被當地居民親切的稱呼為“古鎮好人”。

去年6月,桃林鎮頂湖村、南芹村、後皇村、北芹村等14名女工在一家瓶蓋廠辛苦工作四個月後,因工廠虧損,工資一直未發,後老闆失蹤,14名女工找過多個部門未果後帶著最後希望找到馬彪,馬彪為此事跑了幾個月,給當事老闆打了打了20多遍電話,最終幫女工們成功討回工資。

62歲的馬彪先後擔任過桃林鎮老酒廠廠長,桃林鎮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桃林鎮稅務辦公室主任以及農聯公司的總經理,在不算太大的小鎮上,他是個很有名氣和威望的人,靠著自己的面子以及多年的生活閱歷和智慧,他幫助當地老百姓解決掉一件又一件的糾紛,大到涉及工亡的幾十萬賠償,小到一百五十元一棵小樹的矛盾,馬彪已經記不得多少愁著臉來,笑著離開他辦公室的人了,經過他的努力,當事人基本都能有個滿意的結果。

“我做這份工作,就是為了化解矛盾,讓每一個糾紛得到和平解決,讓每一個求助我們的人都能有個滿意的結果。”馬彪說,調解工作講究的就是“和”,當事雙方和好、各種矛盾和解,最終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桃林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一個古鎮,要搞好這裡的綜治工作,就必然要利用好這裡的文化資源,做好了事半功倍。”宋福渠介紹,在桃林,還有很多企業也在為社會和諧穩定做著自己的貢獻,比如當地著名的桃林的酒廠,每年都會印製企業文化和社區民警一起的掛曆,然後向當地居民發放,既起到宣傳桃林酒,也讓民警通過這種宣傳的方式進千家萬戶。宋福渠表示,下一步,他們還會繼續研究桃林文化,結合地方特色,創新開展工作,希望在全體派出所人員的努力下,在全鎮人民的一起齊心協力下,為桃林創造出一個更加和諧安定的社會生活環境。

供稿:東海縣公安局

組稿:崔恩棟 倪中碩

排版:滕梓言 薛 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