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說與我礦有關的高級縮寫PCT,QS,SCI,ESI

君君, 最近看新聞了嗎, 聽說2016年中國礦大PCT專利申請位居全球教育機構排名第16位, 並列中國高校第2位, 為江蘇省唯一一所入圍前50名高校。

真是太厲害了, 這幾天同學們一直在說PCT。

是的呢, 君君也不由得感歎:厲害了, 我的礦大!

但是悄悄告訴君君, 我並不知道PCT是什麼, 還有之前的QS,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只是同學們都在說, 為了顯示自己也知道, 也就跟著湊熱鬧了。 手動無奈~

不用擔心,

君君知道大家的小心思。 不知道沒關係, 今天君君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大學校園最經常聽到的英文簡稱的含義。 團寶們搬好小板凳, 君君要開始上課啦!PCT

第一節

PCT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協定)的簡寫,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 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 自採用巴黎公約以來, 它被認為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作最具有意義的進步標誌。 但是, 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 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資訊的傳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 PCT不對“國際專利授權”:授予專利的任務和責任仍然只能由尋求專利保護的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

PCT的三大的優點

第一, 申請人採用PCT專利比不採用PCT專利時, 可多享有8個月或18個月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在國外提出申請, 是否在每個指定國委任當地的專利代理人以及準備必要的譯文和支付專利費用。 PCT還保證了專利申請人的國際申請在符合PCT專利要求的形式的條件下, 不被指定局以形式理由駁回的權利。

同時, 由於PCT專利提供國際檢索報告, 便於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進行專利性評估, 並且較之于申請人自己的檢索來講, 在國際檢索報告基礎上的評估顯然更為可靠。

第二, 由於每件國際專利申請都與國際檢索報告同時公開, 因此更有利於協力廠商對申請的專利性提出理由充足的意見。

第三, 國際檢索報告使指定國專利局的檢索和審查量得以減少。 有人認為, 國際檢索局的統一檢索“避免了重複勞動”。

君君有話說

2017年, 3月15日,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佈2016年全球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申請情況。 中國礦業大學共申請84件, 全球教育機構排名並列第16位, 並列中國高校第2位, 為江蘇省唯一一所入圍前50名高校。

據悉, 2016年PCT申請排名前50的教育機構涵蓋了10個國家。 其中, 美國有25所高校入圍, 日本和韓國分別入圍6所, 中國入圍5所。 2015年中國礦業大學以43件位列全球教育機構第35位, 國內高校第4位。

QS

第二節

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是英國一家專門負責教育及升學就業的組織, 成立於1990年, 截止2014年公司已經有數百名員工, 並在世界多個地區設立辦公室,包括其總部所在地倫敦及紐約、華盛頓、巴黎、新加坡、悉尼、上海等。QS為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項服務,並提供海外留學的指引。QS也發表過不少有關高等教育的資訊,當中以世界大學排名最受關注。 QS大學排名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IREG的承認。

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運用6方面的具體指數衡量世界大學,這六個指數和他們所占的權重分別是: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占40%

*全球雇主評價(Global Employer Review),占10%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占20%

*國際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5%

*國際教師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

總計·100%

團團又有話說

2017年,3月8日,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發佈了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國礦業大學礦物與採礦工程(Engnineering-mineral & mining)學科躋身第27名,首次入圍全球50強,較去年的第51位大幅提升。此次排名中,礦大該學科位居全國第1,同時也是江蘇省所有學科領域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學科。

據統計,在17所大陸高校中共有93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其中北大29個,清華20個,上海交大(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8個,復旦5個,同濟大學3個,武漢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2個,我校與北京科技大學是僅有的2所行業類高校。

SCI

第三節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 SCI )於1957 年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 ISI)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為重要,創辦人為尤金·加菲爾德。

50 多年來,SCI 資料庫不斷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最為重要的大型資料庫,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首。另外,隨著 ISI 還陸續出版了《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它不僅是一部重要的檢索工具書,而且也是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項重要依據。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它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數、理、化、農、林、醫、生物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於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部分中國(包括港澳臺)刊物。

君君雙有話說

2017年SCI資料庫最新更新的資料顯示,中國礦業大學ESI高水準論文為81篇,其中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s)79篇,熱點論文((Hot Paper))4篇(檢索日期:2017.01.13)。

本次檢索到的79篇ESI高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3876次。這些論文分佈在9個學科中,分別為工程學科27篇、數學學科16篇、地球學科16篇、物理學科9篇、電腦學科4篇、材料學科3篇、化學學科2篇、社會科學總論1篇以及分子生物與遺傳學1篇。

本次檢索到的4篇熱點論文,總被引頻次49次。這些論文分佈在3個學科中,分別為工程學科2篇、地球學科1篇、電腦學科1篇。

ESI

第四節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資訊出版機構美國科技資訊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於湯森路透(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資料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準、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準進行全面衡量。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術機構和大學的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學術評價首席專家、我國科學計量學專家、中國民航大學党亞茹教授指出,ESI給出的國家、機構和科學家引文排位中,由於採用了對每一位作者的貢獻都給以統計的方法,即一篇n個作者/機構/國家合作的論文,將被統計n次,因此能很好地表現出每位學者對國家、機構的學術貢獻程度,是體現國家/地區、機構國際學術聲譽的重要標誌。

團團叒有話說

根據2017年1月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的最新資料結果,中國礦業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學校首批啟動的3個ESI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學科全部進入ESI前1%。

2016年,學校出臺了《創建ESI一流學科資源優化配置辦法》,對ESI前1%貼近度達到60%的學科啟動創建工作。首批啟動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化學三個學科進行重點建設。每個創建學科首批啟動經費1000萬元,在3-5年內總投入5000萬元建設經費,主要用於高精尖設備購置、人才引進、海外研修、績效獎勵。通過建設,地球科學和材料科學分別於2016年3月和11月進入ESI前1%。

截至目前,學校已有4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排名全球428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668位;地球科學排名全球490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83位;材料科學排名全球757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14位。

看了這麼多終於把這些都搞清楚啦,太感謝君君了。同時我也體會到我礦的厲害,不由得為它點贊。

是呀,我礦的發展那麼迅速,相信不久就可以建設成為國際雙一流的大學,祝願我礦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本文轉自 中國礦業大學團委

並在世界多個地區設立辦公室,包括其總部所在地倫敦及紐約、華盛頓、巴黎、新加坡、悉尼、上海等。QS為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項服務,並提供海外留學的指引。QS也發表過不少有關高等教育的資訊,當中以世界大學排名最受關注。 QS大學排名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IREG的承認。

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運用6方面的具體指數衡量世界大學,這六個指數和他們所占的權重分別是: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占40%

*全球雇主評價(Global Employer Review),占10%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占20%

*國際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占5%

*國際教師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

總計·100%

團團又有話說

2017年,3月8日,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發佈了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國礦業大學礦物與採礦工程(Engnineering-mineral & mining)學科躋身第27名,首次入圍全球50強,較去年的第51位大幅提升。此次排名中,礦大該學科位居全國第1,同時也是江蘇省所有學科領域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學科。

據統計,在17所大陸高校中共有93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其中北大29個,清華20個,上海交大(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8個,復旦5個,同濟大學3個,武漢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2個,我校與北京科技大學是僅有的2所行業類高校。

SCI

第三節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 SCI )於1957 年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 ISI)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為重要,創辦人為尤金·加菲爾德。

50 多年來,SCI 資料庫不斷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最為重要的大型資料庫,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首。另外,隨著 ISI 還陸續出版了《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它不僅是一部重要的檢索工具書,而且也是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項重要依據。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它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數、理、化、農、林、醫、生物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於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部分中國(包括港澳臺)刊物。

君君雙有話說

2017年SCI資料庫最新更新的資料顯示,中國礦業大學ESI高水準論文為81篇,其中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s)79篇,熱點論文((Hot Paper))4篇(檢索日期:2017.01.13)。

本次檢索到的79篇ESI高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3876次。這些論文分佈在9個學科中,分別為工程學科27篇、數學學科16篇、地球學科16篇、物理學科9篇、電腦學科4篇、材料學科3篇、化學學科2篇、社會科學總論1篇以及分子生物與遺傳學1篇。

本次檢索到的4篇熱點論文,總被引頻次49次。這些論文分佈在3個學科中,分別為工程學科2篇、地球學科1篇、電腦學科1篇。

ESI

第四節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資訊出版機構美國科技資訊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於湯森路透(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資料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準、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準進行全面衡量。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術機構和大學的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學術評價首席專家、我國科學計量學專家、中國民航大學党亞茹教授指出,ESI給出的國家、機構和科學家引文排位中,由於採用了對每一位作者的貢獻都給以統計的方法,即一篇n個作者/機構/國家合作的論文,將被統計n次,因此能很好地表現出每位學者對國家、機構的學術貢獻程度,是體現國家/地區、機構國際學術聲譽的重要標誌。

團團叒有話說

根據2017年1月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的最新資料結果,中國礦業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學校首批啟動的3個ESI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學科全部進入ESI前1%。

2016年,學校出臺了《創建ESI一流學科資源優化配置辦法》,對ESI前1%貼近度達到60%的學科啟動創建工作。首批啟動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化學三個學科進行重點建設。每個創建學科首批啟動經費1000萬元,在3-5年內總投入5000萬元建設經費,主要用於高精尖設備購置、人才引進、海外研修、績效獎勵。通過建設,地球科學和材料科學分別於2016年3月和11月進入ESI前1%。

截至目前,學校已有4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排名全球428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668位;地球科學排名全球490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83位;材料科學排名全球757位,比首次進入ESI前1%時提升了14位。

看了這麼多終於把這些都搞清楚啦,太感謝君君了。同時我也體會到我礦的厲害,不由得為它點贊。

是呀,我礦的發展那麼迅速,相信不久就可以建設成為國際雙一流的大學,祝願我礦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本文轉自 中國礦業大學團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