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聯想要私有、楊元慶也退二線?網友:官方已闢謠,吃瓜群眾該散了

頂脈圈報導:

5月30日有消息稱, 聯想集團正在計畫近期進行私有化, 與此同時, 聯想集團也計畫進行高管調整, 楊元慶將退居二線只擔任董事長, 最近剛返回聯想的劉軍將出任聯想集團新一任的CEO。 對此聯想官方予以否認, 回應稱“沒有此事”。

聯想私有化?

“據數位投資界消息人士披露, 聯想集團私有化的事情正在計畫中, 聯想給出6港元的價格私有化, 即市值666.54億港元。 也有聲音稱, 私有化買方團給出的價格是市值700億港元。 ”5月30日一位自媒體關於聯想私有化的文章瞬間引發輿論。 那麼私有化是什麼以及私有化有什麼作用呢?私有化即聯想管理層或重要股東引導的一個財團,

以一定的價格將聯想集團從港股上買下, 讓其成為私有公司, 私有化完成後公司將從港股退市。 換言之, 聯想可以通過私有化擺脫如今低迷的股價, 換件“衣服”重新開盤。


聯想需要“重新再來”

根據聯想集團2017財年四季度(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及全年財報顯示, 聯想集團第四財季實現營收95.79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的91.33億美元增長5%;歸屬于聯想股東的淨利潤為1.07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的1.8億美元減少41%;2017財年聯想集團全年總營收為430.35億美元, 同比下滑4%;歸屬于聯想股東的淨利潤為5.35億美元(其中 3.35 億美元的利潤來自於北京兩座辦公樓的售後回租)。 然而截至目前, 聯想集團的市值僅為539億港元(約合70億美元)。 分析人士稱, 聯想目前的高營收和國際IT巨頭的形象與其市值不符, 聯想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通過私有化退市, 然後“蟄伏”一段時間後重新上市, 聯想的市值評估就有了重新再來的機會, 聯想有很大的可能鹹魚翻身。


高層大換血

調研公司Gartner資料顯示, 2015年全球PC銷量下滑了8.3%, 2016年下滑了3.7%, 而今年預計將與去年持平, 全球PC市場在未來三年面臨嚴峻的整合壓力。 市場調研機構IDC的最新報告顯示,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統計中, 惠普PC出貨量1314萬台, 聯想出貨量1232萬台;惠普全球市場份額為21.8%,

聯想為20.4%;惠普PC市場份額成功超過聯想, 排名第一, 要知道上一次惠普超過聯想還是在2013年。 PC業務一直是聯想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也是支持聯想拓展其他業務的後盾。 市場不景氣, 對手又反超, 聯想PC業務走低, 整個聯想集團都會有很大的壓力。 為了擺脫這種局面, 2月聯想移動業務集團(MBG)在一個月內連續從公司外部引入分別來自三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TCL的4位高管;5月16日聯想集團宣佈中國區的PC業務和伺服器業務一分為二, 成立個人電腦及智慧設備集團(PCSD)和資料中心業務集團(DCG), 兩年前離職的劉軍(聯想董事長柳傳志親自培養且最為信任的人員之一)回歸並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業務。


高層大換血、市值被低估、主要業務PC進入疲軟期……種種現象都足以成為聯想私有化的動機, 也難怪謠言放出後很少有人質疑其真實性。 不過現在官方站出來闢謠了, 吃瓜群眾也可以散了。

頂脈圈報導丨CEO關注的行業評論與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