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軼:親歷民法典編纂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導

3月15日,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會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公開徵求意見, 並收到各方意見、建議總計超過83萬字。 6月24日, 《民法總則》尚未審議通過前就已經啟動了。 中國法學會2016年5月成立了5個課題組, 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繼承法。 課題組分別負責就《民法典》相關各分編提出完整的專家建議稿。 在今年1月中旬, 各個課題組都完成了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 報送中國法學會。

今年2月底, 中國法學會已經統一將專家建議稿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為下一步《民法典》各分編的編纂工作提供參考。

在後續工作中, 我認為需要關注的問題不少, 舉例說明兩點 :

一是《民法典》由哪些分編構成。 當前存在的爭議包括 :人格權法是否作為《民法典》各分編中單獨的一編 ;債法總則是否作為一個小編單獨存在 ;智慧財產權法是否進入《民法典》作為單獨的一編, 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凝聚共識。

二是《民法典》各分編與審議通過的《民法總則》之間的協調關係。 首先要避免重複, 因為《民法總則》中有一些條文, 其實是從民事單行法中直接提取出來的。 其次, 這些分編與業已頒行的民事單行法之間的關係,

如何取捨, 哪些保留、哪些修改、哪些刪除和補充什麼內容?這涉及一系列的價值判斷和法律技術問題, 尤其是如何去發現、確定這個階段大多數中國人的價值共識, 更為重要。 此外, 就是《民法典》各分編之間如何遵循體系化的思考方法進行編纂, 從而做到渾然一體。 這些問題, 有些是價值判斷層面的, 有些是立法技術層面的, 有些是解釋選擇層面的, 難題還不少。

《中國經濟週刊》:2016 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抓緊編纂民法典”。 《民法典》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方面有哪些突破?

王軼:這個問題上, 《民法總則》有新的進展。 《物權法》中有兩個重要的規定:一是第三條第三款, 作為立法原則的一部分,

規定了“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二是第四條規定了“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這都是平等原則在《物權法》中的體現。 這確立了《物權法》一項重要的法律原則, 即一體對待、平等保護原則。

《民法總則》則通過專門規定, 把一體對待、平等保護原則擴張到了所有的財產權的領域裡, 確認“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這對於實現加強對產權進行保護的目標, 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