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清朝海軍在中日戰中為什麼那樣無能

1. 武器裝備落後是海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一是參戰艦艇總體實力弱於日艦。 戰前, 清廷海軍軍艦總數為78艘, 日本為31艘;海軍總噸位為8萬餘噸, 日本為5.9萬噸。 雖然清廷海軍總體上優於日本, 但參加黃海作戰的海軍只有北洋艦隊, 主體力量弱於日本。 日參戰艦艇12艘, 總噸位為40840噸, 北洋海軍參戰艦艇10艘, 總噸位為31366噸。 在艦艇和武器系統性能方面, 清廷海軍也弱於日艦。 北洋海軍參戰艦艇共有火炮195門, 日艦為268門。 其中, 120毫米以上的速射炮, 北洋海軍與日艦相比為0∶97.

二是參戰艦艇的船齡相對老化。 主要表現為船體結構不牢, 多有船體鬆動現象, 航速低、機動靈活性較差。 參戰的主力艦艇“定遠”、“鎮遠”號服役已滿14年, 艦艇機械及武器平臺相對老化。 “定遠”艦在首次發炮時, 就將飛橋震塌。 相比之下, 日艦多為海戰前自建或外購的新型戰艦。 故此, 北洋海軍參戰艦艇的作戰效能難以有效發揮。

三是老舊武器裝備未能及時更新。 甲午年正是慈禧六十大壽, 清政府不惜挪用海軍經費, 大修庭院、樓堂和館所。 在窮奢極欲的揮霍中, 國防開支全面緊縮, 拮据萬分。 1894年5月視察北洋海軍後, 李鴻章憂心忡忡地上書:“臣鴻章此次在煙臺、大連灣, 親詣英、法、俄各鐵艦詳加察看, 規制均極精堅, 而英尤勝。 即日本蕞爾小邦, 猶能節省經費, 歲添巨艦。 中國自(光緒)十四年北洋海軍開辦以後, 迄今未添一船, 僅能就現有二十餘艘勤加訓練, 竊慮後難為繼。 ”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評價說:“中國軍隊雖然在數量上較日本有相當優勢, 但訓練方面, 尤其是裝備方面遠不及日本。 ”北洋海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迎來了慘痛的甲午海戰。

2.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

1, 統治集團內部腐朽不堪, 爛泥一潭。 眾所周知, 慈禧為個人享樂竟能置國家利益于不顧, 執意挪用海軍軍費用於生日慶典頤和園修建, 至上而下, 官員公然放膽胡來。 受命購買軍艦的李鳳苞竟敢以兩成回扣中飽私囊, 用四艘軍艦的錢購買回三艘軍艦。 官二代李鴻章的外甥負責軍需供應, “偷盜抵換”, 致使黃海戰艦炮彈量少質次。

2、賣國官僚體系無視大局, 私利先行。 當朝領袖李鴻章“有銀數百萬兩, 寄存日本茶山煤礦公司, 其子在日本各島開設洋行三所。 ”甲午戰爭前, 日本向中國購買3萬噸煤和3000石大米, 開戰後部下建議停止供貨, 李鴻章卻說“訂貨在失和之先”, 命令繼續供貨“以示信用”, 而這些貨物正是日軍急需的的軍需資料。

李鴻章的這種賣國言論和行徑連外國人都認為“李的立場值得深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