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地飼料“郎”爭相展魅力,不容錯過精彩內容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獨家報導, 3月17日, 第三屆2017諾偉司水產研修班在福建廈門落下帷幕, 為期3天的研修班顯然讓來自國內大中小型飼料企業的70余名學員們仍意猶未盡。 會場中、茶歇時、電梯間、散步小道上……學員們無時無刻不在互相拋出技術性問題, 盡情討論, 各抒己見, 尤其是在答辯環節, 大家不管面前的諸位是不是同行競爭對手, 也不管道出的經驗是不是自己用摔跤換來的, 能把眼前老師佈置的論題討論透徹、為行業難題的解決出一份力才是關鍵。

研修班和往年一樣採取分組制, 此屆研修班分為8個小組,

老師根據授課內容分給各小組不同的課題, 各組需要完成相關課題的討論和答辯, 獲得相應的積分, 最終憑積分勝出的小組, 會贏得諾偉司提供的大紅包。

這便是此次研討會邀請的授課老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杜震宇、吉林農業大學教授王桂芹、諾偉司東北亞區水產業務技術服務總監陶青燕博士、諾偉司東北亞區市場總監曹士俊、諾偉司東北亞區市場行銷經理劉郁煒給8個小組所出的8道題目:

大家有20分鐘的準備時間, 5-10分鐘的答辯時間, 幾位元老師會根據學員的答辯內容評分, 另外, 別的小組提出問題或者幫助解答問題, 也有機會得到加分。

答辯開始, 學員們針對論題道出各自在業內積累的寶貴實操經驗, 大氣之餘更顯底氣

藍海隊的答辯題目:您認為如何提高飼料利用?我們看看在組長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梁鍵鈞博士帶領下的藍海隊答辯的精彩內容:

第一點是最關鍵的,也是配方師必須最關注的原料。必須優選原料,選擇一些消化率高的優質原料,只有消化率好的原料,動物體材料有效地吸收利用,從而提高飼料利用,減少污染排放。昨天王老師也介紹到很多原料裡面存在很多抗營養因數,影響飼料的利用,因而我們在選擇原料的同時,也需要選擇一些合理的手段(如加熱、發酵、酶製劑、諾偉司的相關產品)處理掉這些抗營養因數,提高飼料利用率。

第二個,是科學配方的設計。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的營養需求設計配方,配方考慮的東西有很多,如淨能體系,理想蛋白模式,關注脂肪的營養與科學比例。最理想的結果是設計出一個符合動物各方面生長需要,能蛋比合適,氨基酸平衡的配方,使蛋白質更多地沉積到動物體,從而提高飼料利用。

第三個,要選擇有效的、優質的功能性添加劑。不同的動物體由於生理結構的不同,都會處在一定的缺陷,特別的是比較低等的動物,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功能性添加劑來彌補動物自身的缺陷。如蛋白酶,植酸酶,乳化劑等,提高飼料的利用;抗氧化劑,免疫增強劑等,降低有害物質對動物體的傷害,提高免疫力。

第四個,要選擇合理的工藝科學的加工。需根據動物的生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如沉性和浮性飼料的選擇,雖然浮性飼料通過膨化可以去除部分的抗營養因數,以及提高飼料熟化程度,使飼料更加容易消化吸收,但是目前來說並不是所以的動物都適合膨化飼料,必須根據其生理特性來選擇。

第五個,科學管理。投喂率,投喂頻率,不同季節、不同天氣,調整投喂的方式、比例。調水改底保健。

老師給學員們出題的同時,小編也抓住機會邀請遠道而來的杜震宇老師和王桂芹老師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相關解答。

1、首先想問杜教授一個技術之外的問題,您之前在挪威國家營養與海洋食品研究所也工作了近6年,獨立主持課題並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團隊,歐洲的科研條件和工作環境都足以讓很多人羡慕,尤其是挪威,在水產養殖這塊的研究也一直走在最前端,不知道當初您放棄挪威的工作,轉回國內當教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杜震宇教授:挪威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對科研的投入也很大,硬體設施很好,我當初所在的挪威國家營養與海洋食品研究所條件確實不錯。在國外雖然我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優秀,但呆得越久,由於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會發現我的根還是在中國,在這裡才有歸屬感,這也是促使我回國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也可能與我博士階段才出國有關,那時我的世界觀、人生觀、骨子裡面的東西已經形成了,很難再改變。另外,其實我們國內的研究條件現在並不比他們差多少,有些國內水產研究實驗室的條件也很不錯。

2、您感覺在挪威和國內做科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都有哪些值得互相借鑒的地方?

杜震宇教授:中國人很勤奮,會感覺到身邊的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但歐洲的很多實驗室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較大的差異。只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我不覺得勤奮會讓人很累。事實上,勤奮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就水產而言,挪威在水產這塊發力早,六七十年代已經開始系統地研究三文魚,那時候挪威還相對較窮,一條三文魚占到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3,他們是舉全國之力研究三文魚。作為海洋國家,漁業是他們的立國之本,這點決定了他們在水產領域走得非常早。從產業鏈到政府到全民族,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開發、產業政策的制定,他們在這一條魚的方方面面都積累和投入很多,對它有很深的民族感情,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相對來說他們沒有那麼勤奮,但他們仍然在不停的研究,挪威在水產領域是很值得尊敬的,他們一直在研究那少數的幾條魚,這當然跟他的國家有關係,他們一共才550萬人口,國家不大,品種也不多,他們緊盯著一條魚,現在多一些類型,如做鱈魚、大比目魚等,但三文魚一直是重點。我們的研究整體較散,在一條魚上的攻關力度不如挪威,麥院士早的時候提出的我們要重點攻關幾條魚,這個策略是非常明智的。中國在水產上要有突破性的進展,一定要集中重點解決幾條魚的問題,這樣才能把整體的水準帶起來。

3、您的很多研究都是圍繞脂質,水產學者在脂質領域的研究熱度也越來越高,您認為這是哪些原因促成的?目前的魚類脂質營養研究的熱點方向主要有哪些?

杜震宇教授:確實是越來越熱,這有兩方面原因,這跟產業的需求很有關係的,魚粉越來越貴,優質魚粉資源越來越少,糖對魚蝦來說不容易利用,所以產業界就都特別希望能在脂肪上面做文章。挪威在這塊走得比較靠前,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發高脂飼料,通過脂肪的利用來節省蛋白質的使用。我們現在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從產業角度來講,大家對脂肪的興趣就大大加深,在實踐中會碰到很多脂類的難題,所以對脂類的關注度和討論熱度就特別熱。另外,在順應產業的同時,與之匹配的,國內的脂類研究也發展起來了,現在也活躍著一批做脂類研究的學者,他們和產業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這是相輔相成的。我不敢說我的工作一定能直接應用到產業的飼料生產之中,但我希望我的工作為產業的配方理論、思路創新提供一些參考。

脂類研究的熱點方向還是要回到產業的角度來回答,產業一直關心這幾個問題:第一脂肪能加多高?這是量的問題。第二,不同魚能加什麼樣的脂肪?這是質的問題。第三,魚為什麼會胖?怎樣能讓魚既長得快又不積累過多的脂肪?這是生物學基礎的問題。我們做的也無非是這些產業界最關心的問題。像這條魚脂肪最高能加到多少?這個問題永遠不會過時,因為這是多因數綜合作用的結果,脂肪的添加量是隨著魚的品種、季節、溫度、飼料中的其他原料、脂肪酸的組成、其他添加劑的不同而變化的,研究越深入,就會知道調節方式越多。

4、您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魚蝦蟹脂肪酸貝塔氧化,這個研究如何應用於產業呢?

杜震宇教授:這個可能不能直接應用於產業,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儀器和試劑。但是對我們研究來說,這個方法非常有利於來判斷在某個具體品種中用哪一種油比較好,對於我們來判斷優質脂肪源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不同的脂肪酸在不同的動物中的代謝情況。借助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定性的結果,光這個結果本身可能企業很難感興趣,但這些工作是能讓企業感興趣的或滿意的成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 脂肪肝是大家一直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有什麼好的突破方向嗎?

杜震宇教授:脂肪肝對水產動物來說很難避免或解決,但可以預防和緩解,這與品種、飼料、水質、養殖模式等等都有關係。如何預防和環節?從飼料角度來說,第一個是營養組成要平衡合理,不能有關鍵營養素的缺乏;第二個是合理搭配添加劑的使用,像肉堿、膽鹼、膽汁酸等,幫助魚來動用脂肪,幫助從肝臟把脂肪轉移出來,幫助肝臟把脂肪分解掉。特殊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對預防和環節脂肪肝也有作用,但具體哪幾種氨基酸和脂肪酸、針對哪些養殖品種、什麼樣的添加比例,都需要做實驗,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這就要求科研機構或企業針對不同的品種和養殖條件慢慢摸索。

5、業者反映油脂原料價格太貴,魚油由去年上半年的8500漲至10000元了,豆油也達7000多元了,那麼,在其他油脂原料的開發、應用方面有哪些較好的方向?豬油、牛油等動物下腳料油脂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杜震宇教授:豬油、牛油等可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有些廠家認為這些不合適,這或是從成本考慮,或是從品控上來考慮的,比如說來源比較複雜,品質不容易控制,加工工藝限制等,但這些主要是實際生產問題。從科研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油是說絕對不能用的,只要合理的搭配,任何油都可以為我們所用。油脂替代方面,海藻油、各種符合飼料原料標準的油腳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我個人覺得藻油替代魚油還是很有前途的。藻油成本現在是高的,隨著生物技術的突破,成本會下來。

6、環境因數對脂類代謝的影響也是您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您如何看待環境因數的影響?有什麼相關建議嗎?

杜震宇教授:環境因數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環境污染物(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環境激素等)對脂肪肝、脂肪的嚴重沉積等都有非常強的誘導作用,這些污染來源於工業生產、農藥、人為的污染,養殖者也挺為難的,他們是受害者,沒有辦法去左右環境,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部分養殖者也是幫兇,因為他們往水體環境中投放那麼多的抗生素、各種藥物等等。

環境因數的影響很容易被掩蓋在眾多的因數之中,可能很多養殖業者還沒有意識到,但也有不少人已經關注到了這點,但沒辦法避免。如果不正視這個環境因數的問題,將來不僅僅是養殖動物的死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嚴重摧毀消費者對水產品的信心,如果人不吃魚不吃蝦,這個產業就沒了,這是食品安全問題。像現在只要哪一條魚被檢測出違禁藥物殘留超標,被媒體曝光,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壞印象,這條魚就幾年都翻不過來身。

今後的工廠化養殖可能會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淨化系統會得到較大的好轉,工廠化養殖應該是主要的趨勢之一,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成本比較高,但未來隨著整合的加劇,比如大公司走產業鏈模式的話,就有資金好好做工廠化養殖,減少環境因數的影響。

1、您的實驗室和團隊目前主要關注哪些領域,有哪些最新的研究進展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王桂芹教授:我們團隊主要研究魚類環境脅迫與營養調控。選擇我國典型的淡水魚類——鯉為研究物件,系統地研究和比較不同環境脅迫條件下(如物理脅迫—溫度,化學脅迫—氨氮、低氧、生物脅迫—擁擠,管理脅迫—運輸等),不同程度的條件下(急性和慢性環境脅迫),從整體代謝水準、細胞和分子水準系統地研究鯉糖皮質激素受體及信號通路的改變及其表達的營養調控(如穀氨醯胺二肽、γ-氨基丁酸、肉堿和蝦青素),以得出一些急性和慢性脅迫下各免疫增強劑的適宜添加劑量、給予時間和週期等投飼策略,尤其是穀氨醯胺二肽、γ-氨基丁酸分別從能量和抑制神經興奮的角度來抵抗脅迫,效果顯著。該系統研究可為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環境脅迫的調控提供參考和指導,最終為開發抗應激免疫增強劑和生產潛力的最大發揮提供理論依據。

2、現在魚粉替代品的研究很多,您認為飼料企業的研發部門在研究魚粉替代時,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問題?

王桂芹教授:以替代植物蛋白為例,主要的問題是適口性、抗營養因數和氨基酸不平衡等。所以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以通過添加誘食劑的方法,增加水產動物的攝食量;二是限量使用各種植物蛋白源,規避抗營養因數的影響;三是添加各種消化蛋白、糖類、植酸等的酶類,提高消化率;四是根據養殖魚類的必需氨基酸需求的比例和數量,添加包膜氨基酸來調節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等等。

植物蛋白源替代魚粉超過動物的耐受能力,抗營養因數是主要的限制因數之一,但真正影響動物生長和飼料利用的限制因素還有適口性下降、氨基酸不平衡等。另外,要根據養殖動物不同階段所面臨的環境脅迫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養調控,要綜合考慮。

3、飼料中抗營養因數研究一直以來都頗受關注,在近年來,哪一類或哪幾類抗營養因數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

王桂芹教授:以大豆製品為例,理論上對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數、大豆凝集素和大豆抗原蛋白在魚體內代謝的機制和導致後腸腸炎的原因已有系統的研究和闡釋。實踐上通過膨化和發酵處理抗營養因數的效果較好,但飼料配製時還要綜合考慮所有的弊端,如適口性、抗營養因數和氨基酸不平衡等。

王桂芹教授:看出塘的目的,一是銷售,主要考慮養殖魚的品質和消費者的需求,一般提高其免疫力,不至於危及在暫養或運輸時的安全,還要注意其體形和體色的要求,所以適當添加這兩方面的添加劑。二是越冬,要求提高其免疫力和體脂含量,應用高能飼料和免疫增強劑。

乾貨這裡還沒有結束,小編還要奉上一枚彩蛋,現將陶青燕博士關於“魚蝦消化能淨能預測與市場跟蹤”報告錄音分享給大家。

陶青燕博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量甚至比蛋白還重要,但是我們一直以來在能值的數值上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向。動物營養的發展和能量的評價息息相關的,所有的動物想要取得長足的進展,必須依靠能量。豬的營養學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消化能的建立,家禽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代謝能的建立,奶牛、牛等反芻動物的發展得益於淨能的建立。我一直在想,我們水生動物這麼多年,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能量體系來針對變溫動物,如果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能量體系,很多事情只能是瞎子摸象,只能各說各的,沒有辦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來討論這個問題。很多行內人士在做相關的工作,我今天的報告內容對於能量體系的完整建立還差太遠太遠,但就像電視機的發展,先有黑白電視,再有彩電,再有液晶電視等等,如果今天的報告能幫助大家邁進一小步,對於諾偉司而言,都是非常欣慰的事情。報告中,我更多地是會談到一些方向或方法,更多的工作還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元去做、去摸索……另外,大家可能知道,市場跟蹤非常重要,總有一些人很好地踩到了點上。如果我們能把市場跟蹤做得好,即使不去做很複雜的能量研發試驗,你也能很好地針對你這個市場的整體情況,對於這個品種,知道這個市場的喜好和相應的營養標準。所以我們今天要談到如何通過營養學、飼料學的基本理論去幫助大家做好市場的跟蹤……”

藍海隊的答辯題目:您認為如何提高飼料利用?我們看看在組長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梁鍵鈞博士帶領下的藍海隊答辯的精彩內容:

第一點是最關鍵的,也是配方師必須最關注的原料。必須優選原料,選擇一些消化率高的優質原料,只有消化率好的原料,動物體材料有效地吸收利用,從而提高飼料利用,減少污染排放。昨天王老師也介紹到很多原料裡面存在很多抗營養因數,影響飼料的利用,因而我們在選擇原料的同時,也需要選擇一些合理的手段(如加熱、發酵、酶製劑、諾偉司的相關產品)處理掉這些抗營養因數,提高飼料利用率。

第二個,是科學配方的設計。根據不同的養殖品種的營養需求設計配方,配方考慮的東西有很多,如淨能體系,理想蛋白模式,關注脂肪的營養與科學比例。最理想的結果是設計出一個符合動物各方面生長需要,能蛋比合適,氨基酸平衡的配方,使蛋白質更多地沉積到動物體,從而提高飼料利用。

第三個,要選擇有效的、優質的功能性添加劑。不同的動物體由於生理結構的不同,都會處在一定的缺陷,特別的是比較低等的動物,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功能性添加劑來彌補動物自身的缺陷。如蛋白酶,植酸酶,乳化劑等,提高飼料的利用;抗氧化劑,免疫增強劑等,降低有害物質對動物體的傷害,提高免疫力。

第四個,要選擇合理的工藝科學的加工。需根據動物的生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加工工藝,如沉性和浮性飼料的選擇,雖然浮性飼料通過膨化可以去除部分的抗營養因數,以及提高飼料熟化程度,使飼料更加容易消化吸收,但是目前來說並不是所以的動物都適合膨化飼料,必須根據其生理特性來選擇。

第五個,科學管理。投喂率,投喂頻率,不同季節、不同天氣,調整投喂的方式、比例。調水改底保健。

老師給學員們出題的同時,小編也抓住機會邀請遠道而來的杜震宇老師和王桂芹老師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相關解答。

1、首先想問杜教授一個技術之外的問題,您之前在挪威國家營養與海洋食品研究所也工作了近6年,獨立主持課題並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團隊,歐洲的科研條件和工作環境都足以讓很多人羡慕,尤其是挪威,在水產養殖這塊的研究也一直走在最前端,不知道當初您放棄挪威的工作,轉回國內當教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杜震宇教授:挪威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對科研的投入也很大,硬體設施很好,我當初所在的挪威國家營養與海洋食品研究所條件確實不錯。在國外雖然我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優秀,但呆得越久,由於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會發現我的根還是在中國,在這裡才有歸屬感,這也是促使我回國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也可能與我博士階段才出國有關,那時我的世界觀、人生觀、骨子裡面的東西已經形成了,很難再改變。另外,其實我們國內的研究條件現在並不比他們差多少,有些國內水產研究實驗室的條件也很不錯。

2、您感覺在挪威和國內做科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都有哪些值得互相借鑒的地方?

杜震宇教授:中國人很勤奮,會感覺到身邊的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但歐洲的很多實驗室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較大的差異。只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我不覺得勤奮會讓人很累。事實上,勤奮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就水產而言,挪威在水產這塊發力早,六七十年代已經開始系統地研究三文魚,那時候挪威還相對較窮,一條三文魚占到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3,他們是舉全國之力研究三文魚。作為海洋國家,漁業是他們的立國之本,這點決定了他們在水產領域走得非常早。從產業鏈到政府到全民族,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開發、產業政策的制定,他們在這一條魚的方方面面都積累和投入很多,對它有很深的民族感情,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相對來說他們沒有那麼勤奮,但他們仍然在不停的研究,挪威在水產領域是很值得尊敬的,他們一直在研究那少數的幾條魚,這當然跟他的國家有關係,他們一共才550萬人口,國家不大,品種也不多,他們緊盯著一條魚,現在多一些類型,如做鱈魚、大比目魚等,但三文魚一直是重點。我們的研究整體較散,在一條魚上的攻關力度不如挪威,麥院士早的時候提出的我們要重點攻關幾條魚,這個策略是非常明智的。中國在水產上要有突破性的進展,一定要集中重點解決幾條魚的問題,這樣才能把整體的水準帶起來。

3、您的很多研究都是圍繞脂質,水產學者在脂質領域的研究熱度也越來越高,您認為這是哪些原因促成的?目前的魚類脂質營養研究的熱點方向主要有哪些?

杜震宇教授:確實是越來越熱,這有兩方面原因,這跟產業的需求很有關係的,魚粉越來越貴,優質魚粉資源越來越少,糖對魚蝦來說不容易利用,所以產業界就都特別希望能在脂肪上面做文章。挪威在這塊走得比較靠前,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發高脂飼料,通過脂肪的利用來節省蛋白質的使用。我們現在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從產業角度來講,大家對脂肪的興趣就大大加深,在實踐中會碰到很多脂類的難題,所以對脂類的關注度和討論熱度就特別熱。另外,在順應產業的同時,與之匹配的,國內的脂類研究也發展起來了,現在也活躍著一批做脂類研究的學者,他們和產業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這是相輔相成的。我不敢說我的工作一定能直接應用到產業的飼料生產之中,但我希望我的工作為產業的配方理論、思路創新提供一些參考。

脂類研究的熱點方向還是要回到產業的角度來回答,產業一直關心這幾個問題:第一脂肪能加多高?這是量的問題。第二,不同魚能加什麼樣的脂肪?這是質的問題。第三,魚為什麼會胖?怎樣能讓魚既長得快又不積累過多的脂肪?這是生物學基礎的問題。我們做的也無非是這些產業界最關心的問題。像這條魚脂肪最高能加到多少?這個問題永遠不會過時,因為這是多因數綜合作用的結果,脂肪的添加量是隨著魚的品種、季節、溫度、飼料中的其他原料、脂肪酸的組成、其他添加劑的不同而變化的,研究越深入,就會知道調節方式越多。

4、您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魚蝦蟹脂肪酸貝塔氧化,這個研究如何應用於產業呢?

杜震宇教授:這個可能不能直接應用於產業,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儀器和試劑。但是對我們研究來說,這個方法非常有利於來判斷在某個具體品種中用哪一種油比較好,對於我們來判斷優質脂肪源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不同的脂肪酸在不同的動物中的代謝情況。借助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定性的結果,光這個結果本身可能企業很難感興趣,但這些工作是能讓企業感興趣的或滿意的成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 脂肪肝是大家一直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有什麼好的突破方向嗎?

杜震宇教授:脂肪肝對水產動物來說很難避免或解決,但可以預防和緩解,這與品種、飼料、水質、養殖模式等等都有關係。如何預防和環節?從飼料角度來說,第一個是營養組成要平衡合理,不能有關鍵營養素的缺乏;第二個是合理搭配添加劑的使用,像肉堿、膽鹼、膽汁酸等,幫助魚來動用脂肪,幫助從肝臟把脂肪轉移出來,幫助肝臟把脂肪分解掉。特殊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對預防和環節脂肪肝也有作用,但具體哪幾種氨基酸和脂肪酸、針對哪些養殖品種、什麼樣的添加比例,都需要做實驗,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這就要求科研機構或企業針對不同的品種和養殖條件慢慢摸索。

5、業者反映油脂原料價格太貴,魚油由去年上半年的8500漲至10000元了,豆油也達7000多元了,那麼,在其他油脂原料的開發、應用方面有哪些較好的方向?豬油、牛油等動物下腳料油脂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杜震宇教授:豬油、牛油等可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有些廠家認為這些不合適,這或是從成本考慮,或是從品控上來考慮的,比如說來源比較複雜,品質不容易控制,加工工藝限制等,但這些主要是實際生產問題。從科研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油是說絕對不能用的,只要合理的搭配,任何油都可以為我們所用。油脂替代方面,海藻油、各種符合飼料原料標準的油腳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我個人覺得藻油替代魚油還是很有前途的。藻油成本現在是高的,隨著生物技術的突破,成本會下來。

6、環境因數對脂類代謝的影響也是您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您如何看待環境因數的影響?有什麼相關建議嗎?

杜震宇教授:環境因數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環境污染物(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環境激素等)對脂肪肝、脂肪的嚴重沉積等都有非常強的誘導作用,這些污染來源於工業生產、農藥、人為的污染,養殖者也挺為難的,他們是受害者,沒有辦法去左右環境,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部分養殖者也是幫兇,因為他們往水體環境中投放那麼多的抗生素、各種藥物等等。

環境因數的影響很容易被掩蓋在眾多的因數之中,可能很多養殖業者還沒有意識到,但也有不少人已經關注到了這點,但沒辦法避免。如果不正視這個環境因數的問題,將來不僅僅是養殖動物的死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嚴重摧毀消費者對水產品的信心,如果人不吃魚不吃蝦,這個產業就沒了,這是食品安全問題。像現在只要哪一條魚被檢測出違禁藥物殘留超標,被媒體曝光,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壞印象,這條魚就幾年都翻不過來身。

今後的工廠化養殖可能會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淨化系統會得到較大的好轉,工廠化養殖應該是主要的趨勢之一,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成本比較高,但未來隨著整合的加劇,比如大公司走產業鏈模式的話,就有資金好好做工廠化養殖,減少環境因數的影響。

1、您的實驗室和團隊目前主要關注哪些領域,有哪些最新的研究進展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王桂芹教授:我們團隊主要研究魚類環境脅迫與營養調控。選擇我國典型的淡水魚類——鯉為研究物件,系統地研究和比較不同環境脅迫條件下(如物理脅迫—溫度,化學脅迫—氨氮、低氧、生物脅迫—擁擠,管理脅迫—運輸等),不同程度的條件下(急性和慢性環境脅迫),從整體代謝水準、細胞和分子水準系統地研究鯉糖皮質激素受體及信號通路的改變及其表達的營養調控(如穀氨醯胺二肽、γ-氨基丁酸、肉堿和蝦青素),以得出一些急性和慢性脅迫下各免疫增強劑的適宜添加劑量、給予時間和週期等投飼策略,尤其是穀氨醯胺二肽、γ-氨基丁酸分別從能量和抑制神經興奮的角度來抵抗脅迫,效果顯著。該系統研究可為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環境脅迫的調控提供參考和指導,最終為開發抗應激免疫增強劑和生產潛力的最大發揮提供理論依據。

2、現在魚粉替代品的研究很多,您認為飼料企業的研發部門在研究魚粉替代時,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問題?

王桂芹教授:以替代植物蛋白為例,主要的問題是適口性、抗營養因數和氨基酸不平衡等。所以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以通過添加誘食劑的方法,增加水產動物的攝食量;二是限量使用各種植物蛋白源,規避抗營養因數的影響;三是添加各種消化蛋白、糖類、植酸等的酶類,提高消化率;四是根據養殖魚類的必需氨基酸需求的比例和數量,添加包膜氨基酸來調節必需氨基酸的平衡等等。

植物蛋白源替代魚粉超過動物的耐受能力,抗營養因數是主要的限制因數之一,但真正影響動物生長和飼料利用的限制因素還有適口性下降、氨基酸不平衡等。另外,要根據養殖動物不同階段所面臨的環境脅迫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養調控,要綜合考慮。

3、飼料中抗營養因數研究一直以來都頗受關注,在近年來,哪一類或哪幾類抗營養因數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

王桂芹教授:以大豆製品為例,理論上對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數、大豆凝集素和大豆抗原蛋白在魚體內代謝的機制和導致後腸腸炎的原因已有系統的研究和闡釋。實踐上通過膨化和發酵處理抗營養因數的效果較好,但飼料配製時還要綜合考慮所有的弊端,如適口性、抗營養因數和氨基酸不平衡等。

王桂芹教授:看出塘的目的,一是銷售,主要考慮養殖魚的品質和消費者的需求,一般提高其免疫力,不至於危及在暫養或運輸時的安全,還要注意其體形和體色的要求,所以適當添加這兩方面的添加劑。二是越冬,要求提高其免疫力和體脂含量,應用高能飼料和免疫增強劑。

乾貨這裡還沒有結束,小編還要奉上一枚彩蛋,現將陶青燕博士關於“魚蝦消化能淨能預測與市場跟蹤”報告錄音分享給大家。

陶青燕博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量甚至比蛋白還重要,但是我們一直以來在能值的數值上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向。動物營養的發展和能量的評價息息相關的,所有的動物想要取得長足的進展,必須依靠能量。豬的營養學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消化能的建立,家禽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代謝能的建立,奶牛、牛等反芻動物的發展得益於淨能的建立。我一直在想,我們水生動物這麼多年,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能量體系來針對變溫動物,如果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能量體系,很多事情只能是瞎子摸象,只能各說各的,沒有辦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來討論這個問題。很多行內人士在做相關的工作,我今天的報告內容對於能量體系的完整建立還差太遠太遠,但就像電視機的發展,先有黑白電視,再有彩電,再有液晶電視等等,如果今天的報告能幫助大家邁進一小步,對於諾偉司而言,都是非常欣慰的事情。報告中,我更多地是會談到一些方向或方法,更多的工作還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元去做、去摸索……另外,大家可能知道,市場跟蹤非常重要,總有一些人很好地踩到了點上。如果我們能把市場跟蹤做得好,即使不去做很複雜的能量研發試驗,你也能很好地針對你這個市場的整體情況,對於這個品種,知道這個市場的喜好和相應的營養標準。所以我們今天要談到如何通過營養學、飼料學的基本理論去幫助大家做好市場的跟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