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用大資料作工具,構建信用體系

5月26日, 2017年中國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大資料時代:數位經濟與數位治理”主題論壇舉行, 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張巳丁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與嘉賓一起探討“數字時代的‘誠’‘承’‘乘’”。

張巳丁表示, ofo小黃車的第一個“誠”代表誠信, 第二個“承”代表傳承, 第三個“乘”代表乘法, 在大資料時代, ofo願播下“誠”“承”“乘”的種子, 共同見證這個時代的繁榮, 用大資料作工具, 構建社會信用體系, 傳承創新騎行文化, 促進行業互聯共融。

ofo之誠:構建信用體系

作為共用單車的原創者和領騎者, ofo小黃車與螞蟻金服合作, 通過芝麻信用免押金, 以信用連接出行, 用大資料構建使用者出行信用體系。 同時, ofo小黃車上線信用分體系, 設置了黑名單, 利用信用分機制對用戶的騎行做出相應的獎懲機制。

張巳丁稱, ofo依託於大資料技術, 智慧化採集共用者的行為, 回饋到資料庫, 連接到共用者的信用,

小黃車以誠信為尺規, 擁護征信體系建設。 ofo與螞蟻金服的合作, 也被媒體認為是, 共用單車進入“信用解鎖時代”的標誌。

ofo之承:傳承自行車文化

數字時代, 共用單車成為自行車文化新的傳承者, ofo在自行車行業已有的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 進行創新。 “原來, 大家把自行車作為工業產品和服務產品, 但是自從共用單車誕生之後, 更多人把共用單車作為一種時尚一種便捷的象徵。 ”, 張巳丁說道。

如今, ofo通過大資料, 匹配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用車需求, 進行智慧化的單車生產、投放和調度, 供與需的智慧化結合, 具有前瞻性和即時性。 ofo與交通部研究院合作發佈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 提供了城市騎行畫像、人群畫像等,

為共用單車行業發展、城市交通建設提供參考。

ofo之乘:跨界同界的乘法效應

對於共用經濟的跨界乘法口訣是什麼?張巳丁的回答是:跨界、同界的倍數效應。

首先是跨界, 共用單車通過大資料匹配連接更多特定需求, 衍生不同行業跨界的結合。 技術合作、跨行協作或者虛實結合, 例如, 自行車與傳統製造業、自行車與鮮花、自行車與美食、自行車與旅遊等等。

此外, ofo利用大資料對單車進行合理的投放、調度。 當ofo進入城市時, 會根據城市人口密度、道路條件及人文環境等因素, 進行小批量的試運營, 採集出行資料, 利用技術手段劃分城市出行區域, 在後臺形成出行熱力圖。 在運營時, ofo會根據熱力圖, 結合使用者出行的潮汐效應,

以車輛利用率為指標, 指導運營師傅有序調度單車。

同時, 大資料的乘法效應還發生在同界。 “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背景下, ‘互聯網+’使得傳統行業的產業鏈發生重構, 你會發現同行競爭中, 不是企業之間的較量, 而是一個產業鏈之爭, 更是產業供應鏈能力之爭。 ”張巳丁稱, ofo小黃車連接自行車, 攜手飛鴿、鳳凰、富士達等傳統自行車製造商, 以新業態、新動能帶動傳統轉型, 依靠ofo的大資料, 使供應鏈的價值得到整合, 從原來的管道訂單, 預測式驅動, 變成競爭的需求驅動, 批量式生產。

“數位技術是人類文明新的土壤, 在這片土壤之上, 人類將開始建設一個智慧社會。 我們得益於這個社會, 亦是希望回饋於此。 ”張巳丁在論壇上說道。

據悉, 2017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此次論壇的嘉賓還包括,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尹成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德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華大基因公司董事長汪建、華為公司戰略部副總裁鄭志彬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