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李淩談“心”: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後,室間隔穿孔怎麼辦?

室間隔穿孔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後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可導致血流動力學的急驟變化及心功能衰竭, 患者病死率較高。

一個半月前,

一名75歲的老年女性患者突發劇烈胸痛, 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給予急診溶栓治療, 效果良好, 疼痛明顯減輕, 溶栓術後第二天患者突發胸悶、憋喘, 心臟彩超結果提示室間隔穿孔, 給予了半個月的抗心衰治療, 效果欠佳, 於是轉到我們科室。

入院後檢查發現:患者一般情況不佳, 端坐體位, 不能平臥;心音偏低, 心前區可聽到明顯的收縮期雜音, 心率較快, 雙肺可聞及明顯的濕性囉音。 雙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腫。 急查的抽血結果發現:心衰指標BNP高達15000pg/ml左右。 這些都提示患者存在心肌梗死後併發症-室間隔穿孔, 並且伴發了嚴重的心力衰竭。

在給予積極的利尿、擴血管、營養心肌、抗栓、擴冠等抗心衰及心肌梗死治療後,

我們儘快安排了一系列的心臟檢查。 心臟彩超發現患者心功能尚可, 射血分數為55%左右, 室間隔穿孔部位靠近右心室心尖部, 心肌灌注ECT結果提示心尖部的灌注缺損, 進一步的心臟MRI證實了患者心功能尚可, 心肌活動尚可, 室間隔穿孔部位靠近右心室心尖部。

冠脈造影術及左心室造影術檢查, 發現患者冠脈三支病變, 梗死相關血管前降支狹窄約75%, 但血流通暢, 左右心室間可見一通道, 直徑約12mm, 靠近右心室心尖部。

該患者及時溶栓後, 血管完全再通, 心肌梗死範圍較為局限, 心功能正常, 冠脈暫時不需要行支架植入術, 可藥物保守治療。 患者高齡, 一般情況不佳, 暫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 下一步患者的治療方案就是擇期行介入封堵手術。

在心肌梗死後1個月左右, 患者病情穩定, 我們成功為其進行室間隔穿孔介入封堵手術治療。 術後心衰症狀明顯緩解, 各項指標均恢復良好, 最後順利康復出院。

心肌梗死後室間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後室間隔發生缺血並出現破裂導致的繼發性室間隔缺損, 多數發生於初次心肌梗死後, 男性較女性多發。 此病是一種少見但非常嚴重的併發症, 發病率占心肌梗死的1%~2%, 病死率高, 如不積極治療, 多數病人會出現低血壓, 急性心力衰竭, 嚴重者很快死亡。

與外科手術相比, 介入封堵療法創傷小, 介入封堵時可以通過左心室造影顯示穿孔的位置和大小, 封堵後還可即時檢驗封堵的效果, 避免出現遺漏。

李淩: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