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別以為頸椎病只是脖子疼,這些症狀也可能是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 記者 林輝 通訊員 喬海洋

說起頸椎病,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由於現在生活方式及職業習慣的一些改變, 不管是中老年人還是青少年們都有罹患該病的可能。

很多人或許還單純以為頸椎病只是引發脖子疼、肩膀痛, 殊不知, 它的危及範圍可遠不止此。

腿麻的禍首或是頸椎

常大爺3個月前開始感到雙腿不靈便, 走路時經常感到乏力, 漸漸地雙腿發麻,走路腿打軟, 像踩棉花一樣。 剛開始, 老人以為是腰椎病, 到醫院就診後進行理療和藥物治療, 但病情不見好轉, 而且雙腿的靈活性越來越差。

1個月前, 常大爺逐漸感到雙手也不靈活了。 來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病診療中心就診, 經檢查發現常大爺頸椎椎體退化嚴重, 頸椎間盤突出物突向椎體後方, 已直接壓迫脊髓, 確診患有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出現退變導致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等重要結構受壓所造成的一系列病變。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病診療中心主任周紅剛說, 頸椎病一般分為6種類型, 最常見的頸椎病有兩種——神經根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

周紅剛主任說, 脖子有活動受限制等不適感、手麻、頸肩痛, 是一般頸椎病的典型症狀;而脊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雙下肢麻木、無力、抬腿困難、走路不穩、出現踩棉花樣感覺、易摔跤;一側上肢或雙上肢麻木、疼痛, 手無力, 有些患者會感覺胸、腹等處發緊;發病時間長了, 有部分患者可出現排尿、排便障礙, 肛周或會陰部感覺異常。

“由於有些病人是下肢先出現症狀, 所以不少病人容易以為是腰椎病, 導致延誤診斷。

”周紅剛主任說, 通過臨床症狀、物理體檢結合頸椎X線片、MRI、CT等影像學檢查, 就能明確診斷是否患有脊髓型頸椎病。

別輕易嘗試手法按摩

很多頸椎病病人喜歡保守治療, 比如選擇熱敷、按摩、牽引或自行購買家用頸椎牽引器治療等。 然而, 並不是所有的頸椎病都適合按摩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伴有椎管狹窄, 若盲目按摩反而會加重病情。

周紅剛主任表示,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及骨贅增生, 導致頸脊髓受到壓迫, 而一般保守治療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需要及早通過手術解除脊髓神經的壓迫, 以免出現四肢癱瘓或生命危險。

目前, 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是一項非常成熟和精細的技術, 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危險。

現在微創治療脊柱疾病已是一種常規治療方法, 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病診療中心, 採用電腦導航下椎間孔鏡治療頸椎病已使很多頸椎病患者擺脫了病痛折磨, 進入正常的生活狀態。

頸椎病自己也可判斷

周紅剛說, 以下這些症狀有其中一條, 即表明患有頸椎病。

1.後頸部疼痛, 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 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

2.頸部疼痛的同時, 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3.頸部疼痛的同時, 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合併頸椎椎管狹窄症)。

4.低頭、咳嗽、打噴嚏時, 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多為脊髓型頸椎病,

尤其是合併有嚴重頸椎椎管狹窄症者)。

如果只具有以下症狀中一兩條者, 僅可能患了頸椎病, 明確診斷, 還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1.單純性頸部不適, 頸部置於任何位置都有不舒服感覺(可能為頸型)。

2.不明原因上肢麻木, 尤其是指尖(可能為脊神經根型)。

3.手指有放射性疼痛者(可能為脊神經型)。

4.身上有束帶感, 好像被布帶纏繞一樣(可能為脊髓型)。

5.走路時突然跪下, 或行走時腿部“打漂”(可能為脊髓型)。

6.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為脊髓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