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做隧道的“年輕人”:“我們的青春都在項目上”

長沙地鐵專案漢王陵公園站。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6月1日電 (陳茂霖)在重慶有這樣一支年輕的建設者團隊, 他們成立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年,

平均年齡只有31.2歲, 卻挑戰著世界最高海拔超特長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 並在難度最大的深圳地鐵人民南車站, 創造了地鐵施工的“深圳速度”, 讓“重慶隧道”的名頭響徹全國。

“雀兒山, 川藏公路咽喉, 海拔6000多米, 施工高度4000多米, 夏天也白雪皚皚, 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帶的一半, 施工工人必須一年一換……”31日, 鄭萬鐵路專案工程技術部經理陳覓杭點開手機上工友發來的連結, 內容是端午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雀兒山特長公路隧道專案建設者的一段報導。 “這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工地, ”陳覓杭說, “還有兩個月就要通車了, 真好。 ”

每一個合格的隧道項目都有這些“年輕人”的汗水, 圖為渝黔鐵路項目隧道洞內景。 受訪者供圖

2012年剛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的陳覓杭, 就作為年輕的技術骨幹, 一頭紮進了海拔4377米的四川甘孜高原, 和工友們向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雀兒山隧道發起挑戰;2年後, 陳覓杭帶著攻克高原隧道施工通風、洞口集中式+掌子麵彌散式供氧等6項技術難題的榮譽,

以及適合高原使用, 榮獲了“國家新型實用專利技術”的半自動砼噴料斗進料裝置, 作為中建最年輕的女青年登上人民大會堂, 以《用青春鑄就巔峰之路》為題發言閃亮全場。

“誰說現在年輕人吃不得苦?”對社會上一些“現在年輕人不能吃苦”的論調, 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毅翔有不同看法, “不止陳覓杭, 那些常年駐守在條件艱苦工地上的, 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舉世矚目的國道317線(川藏北線)雀兒山隧道專案將讓“冬過雀兒山, 如闖鬼門關”成為歷史。 圖為雀兒山隧道專案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

隨後黃毅翔將他們公司的“年輕人”捋了捋:

以全國優秀青年建設者身份在人民大會堂發言的陳覓杭, 參加雀兒山隧道建設時只有22歲;攻堅施工難度最大的深圳地鐵人民南車站, 並創造了地鐵施工“深圳速度”的深圳地鐵9號線9104-2標段專案組, “85後”員工占比達63.3%……

“年輕的表現不僅是年齡, 更多的還有精神, 在工地上, 一些老專家的表現比年輕人也不遑多讓。 ”黃毅翔告訴記者,

在他們工地, 就有年過6旬, 人送綽號“穿山甲”的彭科堂等老專家, 他們都像不服老的黃忠一樣, 在工地一線和年輕人一起解決施工中碰到的問題。

“中梁山隧道4300多米, 為確保隧道高精度測量要求, 60多歲的彭科堂堅持每天早上6點起床, 帶領測量隊的小夥子們翻山越嶺, 對30多個導線點進行測量, 每個測量點數據都認真確認無誤後再作記錄。 ”黃毅翔說, “當時還是夏天, 重慶的氣溫逼近40度, 但看到年過六旬的彭老仍然堅守崗位, 專案上的年輕後生都受到觸動和鼓舞, 在測量放線過程中, 無論山路多險要、條件多艱苦, 測量難度多大, 從沒有聽到哪位測量員埋怨過。 ”

靠這些“年輕人”, 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從零起步, 現在已經承攬隧道126座, 總長260公里;橋樑271座,總長228.59公里;地鐵車站34個,盾構區間單線總長48公里,其中小什字專案獲得重慶市政金杯1項,中梁山、小什字項目獲得國家市政金杯獎2項。

在這些“年輕人”的努力下,哈大高鐵、深圳地鐵、南寧地鐵、徐州地鐵、渝黔鐵路、海南西環鐵路、懷邵衡鐵路、雀兒山隧道、縉雲山隧道、中梁山擴改隧道等一大批施工難度大、社會影響深,對加強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轉型意義重大的專案都順利完工,“重慶隧道”的名頭也隨之響徹全國。

“既然選擇了,就好好幹下去。”這是隧道工人在接受採訪時最多的回答,印證這個答案的,卻是更多的青春和汗水。

“橋多了,路通了,所有的付出也就值得了。”黃毅翔說,“對我們做工程的人來說,只要專案在,人就不會老,因為我們的青春都在這些隧道上。”

總長260公里;橋樑271座,總長228.59公里;地鐵車站34個,盾構區間單線總長48公里,其中小什字專案獲得重慶市政金杯1項,中梁山、小什字項目獲得國家市政金杯獎2項。

在這些“年輕人”的努力下,哈大高鐵、深圳地鐵、南寧地鐵、徐州地鐵、渝黔鐵路、海南西環鐵路、懷邵衡鐵路、雀兒山隧道、縉雲山隧道、中梁山擴改隧道等一大批施工難度大、社會影響深,對加強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轉型意義重大的專案都順利完工,“重慶隧道”的名頭也隨之響徹全國。

“既然選擇了,就好好幹下去。”這是隧道工人在接受採訪時最多的回答,印證這個答案的,卻是更多的青春和汗水。

“橋多了,路通了,所有的付出也就值得了。”黃毅翔說,“對我們做工程的人來說,只要專案在,人就不會老,因為我們的青春都在這些隧道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