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27屆全國書博會開幕 龔曙光媒體見面會在廊坊舉行

5月30日, 廊坊。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回答記者提問。 圖/瀟湘晨報記者 辜鵬博

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廊坊報導

5月30日, 燕趙腹地廊坊, 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媒體見面會如約而至。

時值端午。 龔曙光微笑落座, 首先向記者們送上節日問候。 “大家自由提問, 有話則長, 無話則短。 我也很高興能夠就產業發展的諸多問題受教於各位。 ”龔曙光的開場白依然簡短、真誠。

在隨後的問答中, 針對媒體提出的主業堅守、海外戰略、媒體融合、IP經濟等話題, 龔曙光一一耐心作答。 這位出版行業“大咖”, 欣然分享從業經驗, 研判行業發展趨勢。

大部頭的背後, 一份行業的信心和敬畏

今天, 第27屆書博會將在廊坊開幕。 與以往相比, 中南傳媒的展臺前依舊文氣十足。 備受關注的《走向世界叢書》(100卷)首次亮相, 《中國古代歷史圖譜》《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典》等大部頭集中展出。

這些文化集成類圖書, 不但是中南傳媒展臺的亮點, 也是媒體和讀者關注的物件。 “這些書的編輯出版動輒耗時二三十年, 甚至更久, 中南傳媒的這份出版的堅持和定力來自何處?”在5月30日的媒體見面會上, 《出版人》雜誌記者首先提問。

對此, 龔曙光笑言, “大家確實注意到了, 今年我們展出的大部頭相對較多, 這些書的出版是中南傳媒一代又一代人的專業接力。 ”說到對出版的堅守, 龔曙光認為, 這是由出版的行業本質決定的, “出版就是一個靠積澱才能做起來的行業, 它不可能一夜暴富, 做了這個行業, 就要守住它的本真”。

龔曙光補充說, 對於中南傳媒的編輯而言, 很多都是“板凳一坐十年冷”,

只有堅持這樣一種定力, 才可能做出《中國古代歷史圖譜》《走向世界叢書》等“大書”。

在龔曙光看來, 行業堅守的背後是來自心底的自信和敬畏。 “如果沒有對出版的敬畏, 那這個行業一定會式微, 甚至衰落。 ”龔曙光認為, 敬畏之心能讓從業者保持最高的職業操守, 對於出版業而言, 就是盡可能讓自己傳播的每點知識都無窮接近科學、每個事理都無窮接近事實和真理, 並願意為此“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追索。

如龔曙光所說, 對於行業的堅守, 使中南傳媒擁有中國出版企業最令人信服的財務報表——去年, 公司主營業務收益占比超過90%。 不過, 說到這裡, 龔曙光也談到自己的隱憂。 “我很遺憾地看到, 越來越多的出版人不但沒有敬畏,

還把這個行業當成一片處女地, 肆意地奔跑、踐踏。 這應該是出版界當下的隱憂, 也是一種病症。 ”龔曙光不無唏噓, “如果所有的出版人都不敬重出版, 那這個行業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主動“走出去”, 提升海外業務品質

作為全球第六大出版集團, 中南傳媒的海外市場戰略一直是業績關注的焦點。 從單一的版權輸出, 到天聞數媒的援外專案, 中南傳媒“走出去”戰略正在發生質變。

5月30日, 龔曙光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中南傳媒必須要瞭解、熟悉和爭奪的市場。 目前, 中南傳媒已加強國際版權合作。 “在這個問題上, 我最關注的不是每年輸出版權的數量, 而是這些圖書的版權賣給了誰, 以及賣出去後的讀者是誰。

令龔曙光欣喜的是, 經過多年發展, 中南傳媒圖書版權的主要輸出對象已從過去的東南亞逐漸轉移到歐美, 版權合作方也多是國際主流、知名的出版機構。 他舉例說, 中南傳媒相繼與法蘭克福書展、培生集團等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這些合作更多指向新型業務。 “我們希望通過跟大的國際化產業集團合作, 在未來新型業務上, 形成中南傳媒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

同時, 遵循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中南傳媒特別成立中南安拓, 在“一帶一路”這樣一個廣闊的文化版圖上, 積極推進國際業務。 目前, 中南安拓的業務已取得顯著成果。 其中, 在與南蘇丹開展的教育技術合作項目中, 中南傳媒已全面介入南蘇丹頂層教育規劃、教材編寫開發、教材印刷、教師培訓和教育資訊化建設, 為中國價值、中華文化搭建持續傳播平臺,打造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龔曙光還提到,中南傳媒積極參與英國倫敦書展、美國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等重要國際書展,舉辦音樂出版、少兒出版等一系列高品質的中國主賓國活動,向國際出版業界傳遞了中國聲音。中南傳媒積極舉辦海外文化展覽,傳播中國文化和湖湘文化,成為湖南文化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

暢銷書很重要,但不是中南傳媒的終極目標

在圖書市場,暢銷書是大多數讀者眼中最閃耀的作品。中南傳媒旗下的博集天卷、浦睿文化等出版機構,因暢銷書不斷而吸粉無數。不過,在龔曙光看來,這些備受讀者追捧的暢銷書雖然重要,卻並非中南傳媒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如外界所知,中南傳媒旗下多家出版機構已成為開卷圖書暢銷榜的“座上賓”,相繼發掘了張嘉佳、高曉松、大冰等百萬級作家。龔曙光認為,這些暢銷作家和圖書的發掘和行銷,有自己獨特的體系和方式。就中南傳媒的內部分工而言,暢銷書的出版工作多由博集天卷、浦睿文化等帶有民營基因的公司負責。而更多的出版社所做的則是與暢銷書差異很大的圖書。

龔曙光舉例說,“比如《中國古代歷史圖譜》《延安文藝大系》,這樣的書恐怕很難暢銷。但假如中南傳媒不去做,誰去做?”龔曙光強調,作為中國體量最大的出版機構,必須承擔起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搜集、整理、出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

“很多書的出版使命只能由我們來擔當,這些書可能不是暢銷書,也可能不是長銷書,但它是一部文化集成。我們認為,這樣的書比一本、兩本暢銷書重要得多。對於中南傳媒來說,暢銷書只是一個追求目標,但不是終極目標。”龔曙光說。

對於出版業來講,IP經濟只是邊際效益

去年,中南傳媒參與投資的《法醫秦明》,成為年度網紅電視劇。中南傳媒對於影視IP的投入,是否意味著出版行業IP經濟的到來?

針對媒體的提問,龔曙光觀點鮮明,他強調,“出版人的核心使命是做出版,不是做影視;出版業的振興要靠出版本身,而不是靠所謂IP經濟。”對於當下資本界“出版業未來的增長在IP經濟”的觀點,龔曙光並不認同。在他看來,對於出版業來講,IP經濟只是邊際效益。

“也就是說,我出了一部好作品,如《法醫秦明》,主要靠圖書盈利。當然,圖書的版權也可在遊戲、電視劇上延伸,但對我來說,核心的盈利方式依然是出版。”龔曙光強調,中南傳媒的立足點是通過出版培育自己的IP資源,把IP資源在出版領域的效益做到百分之百後,再努力挖掘這些IP的邊際效益。

龔曙光透露,在IP邊際效益發掘方面,博集影業已成為行業翹楚,未來令人期待。目前,影視IP熱潮正在經歷市場的檢驗。博集影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影視創作不能固守“IP影視”的概念,應該理解圖書給影視帶來的創作源泉在於多樣性及文學性。

為中國價值、中華文化搭建持續傳播平臺,打造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龔曙光還提到,中南傳媒積極參與英國倫敦書展、美國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等重要國際書展,舉辦音樂出版、少兒出版等一系列高品質的中國主賓國活動,向國際出版業界傳遞了中國聲音。中南傳媒積極舉辦海外文化展覽,傳播中國文化和湖湘文化,成為湖南文化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

暢銷書很重要,但不是中南傳媒的終極目標

在圖書市場,暢銷書是大多數讀者眼中最閃耀的作品。中南傳媒旗下的博集天卷、浦睿文化等出版機構,因暢銷書不斷而吸粉無數。不過,在龔曙光看來,這些備受讀者追捧的暢銷書雖然重要,卻並非中南傳媒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如外界所知,中南傳媒旗下多家出版機構已成為開卷圖書暢銷榜的“座上賓”,相繼發掘了張嘉佳、高曉松、大冰等百萬級作家。龔曙光認為,這些暢銷作家和圖書的發掘和行銷,有自己獨特的體系和方式。就中南傳媒的內部分工而言,暢銷書的出版工作多由博集天卷、浦睿文化等帶有民營基因的公司負責。而更多的出版社所做的則是與暢銷書差異很大的圖書。

龔曙光舉例說,“比如《中國古代歷史圖譜》《延安文藝大系》,這樣的書恐怕很難暢銷。但假如中南傳媒不去做,誰去做?”龔曙光強調,作為中國體量最大的出版機構,必須承擔起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搜集、整理、出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

“很多書的出版使命只能由我們來擔當,這些書可能不是暢銷書,也可能不是長銷書,但它是一部文化集成。我們認為,這樣的書比一本、兩本暢銷書重要得多。對於中南傳媒來說,暢銷書只是一個追求目標,但不是終極目標。”龔曙光說。

對於出版業來講,IP經濟只是邊際效益

去年,中南傳媒參與投資的《法醫秦明》,成為年度網紅電視劇。中南傳媒對於影視IP的投入,是否意味著出版行業IP經濟的到來?

針對媒體的提問,龔曙光觀點鮮明,他強調,“出版人的核心使命是做出版,不是做影視;出版業的振興要靠出版本身,而不是靠所謂IP經濟。”對於當下資本界“出版業未來的增長在IP經濟”的觀點,龔曙光並不認同。在他看來,對於出版業來講,IP經濟只是邊際效益。

“也就是說,我出了一部好作品,如《法醫秦明》,主要靠圖書盈利。當然,圖書的版權也可在遊戲、電視劇上延伸,但對我來說,核心的盈利方式依然是出版。”龔曙光強調,中南傳媒的立足點是通過出版培育自己的IP資源,把IP資源在出版領域的效益做到百分之百後,再努力挖掘這些IP的邊際效益。

龔曙光透露,在IP邊際效益發掘方面,博集影業已成為行業翹楚,未來令人期待。目前,影視IP熱潮正在經歷市場的檢驗。博集影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影視創作不能固守“IP影視”的概念,應該理解圖書給影視帶來的創作源泉在於多樣性及文學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