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智說丨與高級裁判談笑風生:裁判·牌手·萬智牌

本文轉自旅法師營地

裁判, 是萬智牌比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 作為牌手, 我們眼中的裁判群體卻似乎總是籠罩著一層迷霧。 裁判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他們有時怎麼看待牌手和萬智牌的呢?本期《萬智說》就借著北京大獎賽的機會, 採訪了賽事主裁、三級裁判Riccardo Tessitori, 帶大家一起瞭解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群體。

視頻較長,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也可先閱讀文字版

以下為採訪文字版

Q:您是如何接觸萬智牌的呢?

A:我開始玩萬智牌是源於我去找住在佩魯賈的一群朋友。 那時我是和一群在佩魯賈大學念書的朋友一起——我們每年差不多能見上四次。

一個人拿出幾副套牌, 把它們放在桌子的四個角, 之後永遠是我們四個人一起玩。

之後我回到了北方。 因為我家就住在北方, 離都靈很近, 我就和我在都靈的朋友談起了這個名為“萬智牌“的遊戲。 一天我剛剛回來, (發現)我的一個朋友買了兩幅基礎套牌。 自那以後我便在自己的家鄉城市也可以玩萬智牌。

我最開始入坑, 記得那會環境中有很多的裂片妖, 因此應該是暴風雨系列。 幾年之後我開始玩的更有條理的時候恰巧是神譴系列發售——這系列名字也很恰當, (因為)我這一生的”神譴”也開始了。

P.S.《神譴》系列英文為“Judgement”, 和“裁判(Judge)”同源。

Q:那麼 您是怎麼成為一個裁判的呢?

A:我是理科生出身, 我所學的也是工程學。 而我也非常喜歡那些非常複雜的遊戲與規則。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我很喜歡組織活動。 對我而言, 和朋友們晚上一起哈啤、週末一起出去玩實在是棒極了。

正好, 裁判這個角色, (讓我能)學習規則, 組織比賽, 正中我的下懷。 自然而然我也就從一名牌手過渡成為了一名裁判。

Q:您能和大家介紹一下萬智牌裁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工作嗎?

A:裁判的職責由很多不同的方面構成, 其中一個方面便是“規則大師”。 當牌手對於牌面敘述有所疑問的時候, 就可以詢問裁判。 裁判在這種情況下便是一個技術人員。

另外一面是規劃比賽。 為了能辦一場比賽, 首先需要場地, 或是一個店家, 或是舉辦大獎賽用的會場。 之後也需要組織者和店家, 同時也需要做好“後勤“工作——排比賽的輪次, 結果的錄入——這些都由裁判完成。 這種情況裁判又成了後勤工作的組織者。

另一方面則是維持遊戲內秩序。 在萬智牌中是允許玩家嚇唬對手的, 這些“絕地控心術”(星戰梗)有些是可行的,

而有些則不是。 而裁判的一項職責便是確定何時這些小把戲是合理的, 何時是不合理的。

另外一點便是失誤, 在比賽中常常出錯。 因為萬智牌自身是非常複雜的遊戲, 所以裁判就很有必要去幫助選手倒回到應有的遊戲場面。

最後一點, 也是我個人認為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 就是接待牌手。

Q:那全球大概有多少個裁判, 他們也像牌手一樣有自己的社群組織嗎?

A:現今全世界大概有小10000名裁判。 這個數位十分的龐大, 因此裁判組織的便是大勢所需。

過去裁判的分級制度是五級制, 現在存在三級裁判和一些其他特殊人員。 同時也按照地域劃分為不同的裁判社群。 因為有如此數量的裁判就更要建立起簡單高效的溝通方式,

特別是在各地區語言不統一的情況下。 事實上, 有著義大利社群, 西班牙社群, 葡萄牙社群, 法國, 中國, 日本等等...按地域劃分在全世界裁判社群中是非常常見的。

不同的裁判等級是根據個人資歷以及在比賽中所扮演的角色來劃分的。 一級裁判就是常見的店賽裁判;二級裁判是在負責地區內的比賽, 往往與一級裁判一起, 同時負責更大型的賽事;三級裁判也就是國際裁判。 很多三級裁判常年周遊各地為大獎賽執裁。

Q:您能和大家說一說裁判和牌手之間的事情嗎?

A:在有些地區, 一些人相信裁判與玩家是相互分離的;而在我看來, 裁判和玩家同屬於一個群體。 因為比賽一般是在我們常去的店家舉辦, 而平時在店裡玩的都是那麼幾個人, 全是老面孔。

在比賽的時候,有人參賽,而有人就肩負起組織比賽的職責,歸根到底這個群體關係非常的緊密。自然而然裁判與牌手之間關係十分良好。幾乎所有的裁判在選擇成為裁判之前都曾是牌手,而且很多裁判現在依然打萬智牌。所以裁判和牌手關係良好也就很正常了。

Q:既然是兩個群體,自然也有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一個非常有名的事情,就是您在韃契龍王的專業賽上和著名牌手、名人堂成員Patrick Chapin有一次關乎勝負的判罰的交流。您能和我們詳細的講一講這件事嗎?

A:我相信對於Patrick Chapin的裁決是為世人所見證裁判與牌手之間的“互動”,因為在事件發生的幾分鐘之內,攝影機仍然對著賽場。

在我看來這次事件是說明牌手與裁判關係的最好例子:Patrick Chapin犯了嚴重的失誤——這毫無疑問,而他的對手叫了裁判。之後會場的裁判又通知了我。我們向PC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之後(得知)當時的狀況也亟待解決。

從規則的角度來看,這個錯誤得判罰就是當局判負——現在值得慶倖的是規則已經改變,在我看來這是個很好的變化。

因為萬智牌對決的勝利應該是憑藉策略與戰術,並不是通過判罰對手。

(但)我們不能法外留情,因為既然已經制定了規則,那就要執行它。PC當時是非常紳士和和善的,很多人認為他當時情緒激動,氣勢洶洶。而在我看來,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之間的對話再正常不過,而他也是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他的觀點是,舉個例子,所有的牌都是放在桌子上的,後方的攝影機記錄了一切,觀眾們在電視機前也是看得到的,事實上他的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在很多運動專案中已經可以運用錄影重播技術了,我確信在未來也確實可以這麼做。當時在有些項目上則不行。

裁判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傾聽牌手的意見,同時向牌手解釋、也是向公眾解釋我們做出決定的動機和想法。

Q:您剛才也是提到了衝突與傾聽,但是像是這樣的衝突的確影響了一些牌手對裁判群體的看法。可能有一些牌手會對裁判有一些偏見,(例如)不太願意相信裁判,那麼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呢?

A:很有可能。一部分牌手不信任裁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我們正在打牌,突然場面上出了一些問題,之後我們叫了裁判。而裁判做出了有利於對手的判決。我就可以相信,裁判和我的對手是朋友,而裁判正在抬自己的朋友一手。

我認為導致這些疑問的原因首先是資訊的缺失。

因此最好的培養對別人信任的方式就是一起學習。首先是裁判,其次牌手(雙方)要學習比賽的規則以及萬智牌本身的遊戲規則。

這樣我才能確信裁判公正無私,對待雙方都是一視同仁的。因此,裁判可以做的,就是向牌手解釋他做出判罰的動機,以及向牌手解釋規則;而牌手可以做的——如果他們心存疑慮——就是叫其他的裁判來處理。這樣才能驗證裁判是無所偏袒,一視同仁的。

最後,裁判犯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既然有那些閱歷豐富的裁判,那自然也有資歷尚淺的。我們要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在我看來,根本的一點是,沒有裁判會去偏袒任何一名牌手。對待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贏得牌手的信任。

Q:裁判的另外一個工作重點應該是比賽。那您執裁過最大規模的一場比賽是哪一場?

A:我執裁過的最大的賽事是摩登大師的三場比賽中的一場——在同一個週末,分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歐洲的烏德勒支與日本的千葉舉辦。當時我在日本千葉執裁,比賽報名人數上限為4000,同時開放網上報名。所有的席位在十小時之內一掃而空。

也就是說這是個巨大的成功。誰知道如果沒有4000人人數上限的話,到底千葉的比賽會來多少人:6000,8000還是10000?我們就等著在日本舉辦的下一次摩登大師大獎賽見分曉吧。

Q:那麼在這麼大規模的賽事裡面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呢?

A:千葉大獎賽最大的問題是語言。如果所有的牌手,裁判,賽事組織者與員工說同一種語言的話,那麼會非常的簡單高效。如果我們是在一個使用不同語言的環境裡...呃...日本人的英語水平實屬中下——可我們的日語水準是零啊。我就不說日語,同時會說日語的外國人真的非常少,因此交流溝通就變得極其困難——就像今天的採訪一樣,會花費更多地時間(笑)。

不過在諸多困難的同時,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Q:那麼像您提到的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A:一項大獎賽的準備工作提前一個月就要開始進行。也有可能三個月,四個月,甚至是六個月。超過一百名在職裁判與日本的賽事組織者在比賽的數月前就開始了準備工作。雖然需要更長時間的準備不過結果還是很不錯的。日本人在準備與後勤組織上面非常的出眾。所有的裁判、大獎賽組織者都有著對遊戲共同的熱情。如果我們能全情投入一項工作,那自然會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就總能達成目標。

Q: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面,萬智牌的規則和賽事的判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變化遷就了新手,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變化使得萬智牌不那麼好玩了。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A:萬智牌是在不斷成長的。我記得我參加的頭幾次大獎賽,參賽人數也就兩三百人。現在最小規模的大獎賽也有至少一千人——最大的大概有四千到五千人。由此來看,這個遊戲真的發展、壯大了很多。現在又有了網上版本,人們可以在網上閱讀萬智牌故事。也許遊戲變得更簡單了,(但)最強的牌手(仍然能)獲得勝利——起碼贏得大多數的勝利。

也就是說,一個簡單的開始對新人有好處,但想要獲勝仍然困難重重。

總而言之,萬智牌易學難精,著實是一款博大精深的遊戲。

Q: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在2018年,威世智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獎賽都會由火球和另外一家公司承辦。您認為對於牌手社群來說賽事承包商的變化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A:從我的角度來看,大獎賽會繼續保持現有的樣子,而我們也會繼續玩萬智牌。到最後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這種變化更多地體現在在幕後,也就是從官方的賽事組織而言。

威世智公司會和更多組織者取得聯繫,和火球頻道一起與裁判和其他國家的賽事組織者進行合作。肯定的是,他們需要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援以此來在中國舉辦大獎賽,日本也是同理。因此從參賽者的角度來看,在一片大陸上取得的多方面成功將會被推廣到其他大陸,所以在賽事的體驗上將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Q:聊一些輕鬆的話題吧。我們在中國萬智牌圈裡有這麼一個俚語:運氣特別好的人會被叫做歐洲人。那麼您在打牌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運氣特別好的高光時刻呢?

A:這種說法太棒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我回去一定要和我的義大利朋友講講。當我還在打牌的時候,對我而言牌技比運氣重要得多。但是娛樂也非常的重要。

(有時候)我想要的牌早就在手裡了,但(看起來)我需要另外一張牌來解決掉對手場上的威脅。當我要抓牌的時候我就瘋狂祈禱:“來我身邊......來我身邊.......來我身邊.....”

“啊哈!是的,就是這個。”——然而那張牌我早就捏在手裡了。

之後我會默默的從左手第一張把那張牌打出去。

我其實是個普通玩家,不過我要做歐皇神抽狗。

Q:確實,聽完了您的萬智故事,能看出您非常熱愛萬智牌。那麼您覺得投身萬智牌成為裁判,給您生活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A:我做裁判已經14年了。萬智牌(牌手)和裁判的身份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已經變成了我的全職工作。在執裁之餘我的主要工作是翻譯——主要是英意翻譯,翻譯的主要文章是策略類文章和萬智牌故事。我自己的打牌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因為我已經將我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比賽執裁與組織裁判活動上。

這對我生活的影響十分重大。從四年前開始我開始頻繁地來往亞洲——我相信已經有不下50次了。其中讓我最有收穫的部分就是遇到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我學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最開始,我們逐漸成長並認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方式。通過不斷認識這些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我們變得更為充實。我想,結識不同文化(背景)、形形色色的人是萬智牌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

這款遊戲真的是不可思議,我想它一定是全世界最棒的遊戲之一——比賽的氣氛也很棒。特別是人們在這裡相遇相識(這點)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財富。

Q:作為一個裁判,您活得很精彩。我都有些心動想去考個裁判啦。那如果一個人想成為裁判的話,您有什麼建議嗎?

A:我對於所有裁判、所有人的建議是:將自己所有的時間、所有的能量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投入到能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中。

因為,當一個人全神貫注于一項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時——工作,運動,愛好諸如此類...總會得到最好的結果,並過得幸福快樂。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選擇那些你們生命中真正想幹的事情,在作出選擇之後將自己的所有熱情都灌注其中,並將我們的激情發揮到最大。

我們每天都有所變化,嘗試著去學習,提醒自己“每天從任何人身上我們都能學到東西”,來讓我們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

Q:感謝您接受本次的訪問,也祝您在本次大獎賽上執裁順利。歡迎來到中國,謝謝您接受採訪!

A:謝謝,享受Magic!

全是老面孔。

在比賽的時候,有人參賽,而有人就肩負起組織比賽的職責,歸根到底這個群體關係非常的緊密。自然而然裁判與牌手之間關係十分良好。幾乎所有的裁判在選擇成為裁判之前都曾是牌手,而且很多裁判現在依然打萬智牌。所以裁判和牌手關係良好也就很正常了。

Q:既然是兩個群體,自然也有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一個非常有名的事情,就是您在韃契龍王的專業賽上和著名牌手、名人堂成員Patrick Chapin有一次關乎勝負的判罰的交流。您能和我們詳細的講一講這件事嗎?

A:我相信對於Patrick Chapin的裁決是為世人所見證裁判與牌手之間的“互動”,因為在事件發生的幾分鐘之內,攝影機仍然對著賽場。

在我看來這次事件是說明牌手與裁判關係的最好例子:Patrick Chapin犯了嚴重的失誤——這毫無疑問,而他的對手叫了裁判。之後會場的裁判又通知了我。我們向PC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之後(得知)當時的狀況也亟待解決。

從規則的角度來看,這個錯誤得判罰就是當局判負——現在值得慶倖的是規則已經改變,在我看來這是個很好的變化。

因為萬智牌對決的勝利應該是憑藉策略與戰術,並不是通過判罰對手。

(但)我們不能法外留情,因為既然已經制定了規則,那就要執行它。PC當時是非常紳士和和善的,很多人認為他當時情緒激動,氣勢洶洶。而在我看來,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之間的對話再正常不過,而他也是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他的觀點是,舉個例子,所有的牌都是放在桌子上的,後方的攝影機記錄了一切,觀眾們在電視機前也是看得到的,事實上他的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在很多運動專案中已經可以運用錄影重播技術了,我確信在未來也確實可以這麼做。當時在有些項目上則不行。

裁判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傾聽牌手的意見,同時向牌手解釋、也是向公眾解釋我們做出決定的動機和想法。

Q:您剛才也是提到了衝突與傾聽,但是像是這樣的衝突的確影響了一些牌手對裁判群體的看法。可能有一些牌手會對裁判有一些偏見,(例如)不太願意相信裁判,那麼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呢?

A:很有可能。一部分牌手不信任裁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我們正在打牌,突然場面上出了一些問題,之後我們叫了裁判。而裁判做出了有利於對手的判決。我就可以相信,裁判和我的對手是朋友,而裁判正在抬自己的朋友一手。

我認為導致這些疑問的原因首先是資訊的缺失。

因此最好的培養對別人信任的方式就是一起學習。首先是裁判,其次牌手(雙方)要學習比賽的規則以及萬智牌本身的遊戲規則。

這樣我才能確信裁判公正無私,對待雙方都是一視同仁的。因此,裁判可以做的,就是向牌手解釋他做出判罰的動機,以及向牌手解釋規則;而牌手可以做的——如果他們心存疑慮——就是叫其他的裁判來處理。這樣才能驗證裁判是無所偏袒,一視同仁的。

最後,裁判犯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既然有那些閱歷豐富的裁判,那自然也有資歷尚淺的。我們要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在我看來,根本的一點是,沒有裁判會去偏袒任何一名牌手。對待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贏得牌手的信任。

Q:裁判的另外一個工作重點應該是比賽。那您執裁過最大規模的一場比賽是哪一場?

A:我執裁過的最大的賽事是摩登大師的三場比賽中的一場——在同一個週末,分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歐洲的烏德勒支與日本的千葉舉辦。當時我在日本千葉執裁,比賽報名人數上限為4000,同時開放網上報名。所有的席位在十小時之內一掃而空。

也就是說這是個巨大的成功。誰知道如果沒有4000人人數上限的話,到底千葉的比賽會來多少人:6000,8000還是10000?我們就等著在日本舉辦的下一次摩登大師大獎賽見分曉吧。

Q:那麼在這麼大規模的賽事裡面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呢?

A:千葉大獎賽最大的問題是語言。如果所有的牌手,裁判,賽事組織者與員工說同一種語言的話,那麼會非常的簡單高效。如果我們是在一個使用不同語言的環境裡...呃...日本人的英語水平實屬中下——可我們的日語水準是零啊。我就不說日語,同時會說日語的外國人真的非常少,因此交流溝通就變得極其困難——就像今天的採訪一樣,會花費更多地時間(笑)。

不過在諸多困難的同時,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Q:那麼像您提到的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A:一項大獎賽的準備工作提前一個月就要開始進行。也有可能三個月,四個月,甚至是六個月。超過一百名在職裁判與日本的賽事組織者在比賽的數月前就開始了準備工作。雖然需要更長時間的準備不過結果還是很不錯的。日本人在準備與後勤組織上面非常的出眾。所有的裁判、大獎賽組織者都有著對遊戲共同的熱情。如果我們能全情投入一項工作,那自然會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就總能達成目標。

Q: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面,萬智牌的規則和賽事的判罰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變化遷就了新手,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變化使得萬智牌不那麼好玩了。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A:萬智牌是在不斷成長的。我記得我參加的頭幾次大獎賽,參賽人數也就兩三百人。現在最小規模的大獎賽也有至少一千人——最大的大概有四千到五千人。由此來看,這個遊戲真的發展、壯大了很多。現在又有了網上版本,人們可以在網上閱讀萬智牌故事。也許遊戲變得更簡單了,(但)最強的牌手(仍然能)獲得勝利——起碼贏得大多數的勝利。

也就是說,一個簡單的開始對新人有好處,但想要獲勝仍然困難重重。

總而言之,萬智牌易學難精,著實是一款博大精深的遊戲。

Q: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在2018年,威世智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獎賽都會由火球和另外一家公司承辦。您認為對於牌手社群來說賽事承包商的變化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A:從我的角度來看,大獎賽會繼續保持現有的樣子,而我們也會繼續玩萬智牌。到最後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這種變化更多地體現在在幕後,也就是從官方的賽事組織而言。

威世智公司會和更多組織者取得聯繫,和火球頻道一起與裁判和其他國家的賽事組織者進行合作。肯定的是,他們需要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援以此來在中國舉辦大獎賽,日本也是同理。因此從參賽者的角度來看,在一片大陸上取得的多方面成功將會被推廣到其他大陸,所以在賽事的體驗上將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Q:聊一些輕鬆的話題吧。我們在中國萬智牌圈裡有這麼一個俚語:運氣特別好的人會被叫做歐洲人。那麼您在打牌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運氣特別好的高光時刻呢?

A:這種說法太棒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我回去一定要和我的義大利朋友講講。當我還在打牌的時候,對我而言牌技比運氣重要得多。但是娛樂也非常的重要。

(有時候)我想要的牌早就在手裡了,但(看起來)我需要另外一張牌來解決掉對手場上的威脅。當我要抓牌的時候我就瘋狂祈禱:“來我身邊......來我身邊.......來我身邊.....”

“啊哈!是的,就是這個。”——然而那張牌我早就捏在手裡了。

之後我會默默的從左手第一張把那張牌打出去。

我其實是個普通玩家,不過我要做歐皇神抽狗。

Q:確實,聽完了您的萬智故事,能看出您非常熱愛萬智牌。那麼您覺得投身萬智牌成為裁判,給您生活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A:我做裁判已經14年了。萬智牌(牌手)和裁判的身份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已經變成了我的全職工作。在執裁之餘我的主要工作是翻譯——主要是英意翻譯,翻譯的主要文章是策略類文章和萬智牌故事。我自己的打牌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因為我已經將我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比賽執裁與組織裁判活動上。

這對我生活的影響十分重大。從四年前開始我開始頻繁地來往亞洲——我相信已經有不下50次了。其中讓我最有收穫的部分就是遇到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我學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最開始,我們逐漸成長並認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方式。通過不斷認識這些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我們變得更為充實。我想,結識不同文化(背景)、形形色色的人是萬智牌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

這款遊戲真的是不可思議,我想它一定是全世界最棒的遊戲之一——比賽的氣氛也很棒。特別是人們在這裡相遇相識(這點)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財富。

Q:作為一個裁判,您活得很精彩。我都有些心動想去考個裁判啦。那如果一個人想成為裁判的話,您有什麼建議嗎?

A:我對於所有裁判、所有人的建議是:將自己所有的時間、所有的能量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投入到能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中。

因為,當一個人全神貫注于一項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時——工作,運動,愛好諸如此類...總會得到最好的結果,並過得幸福快樂。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選擇那些你們生命中真正想幹的事情,在作出選擇之後將自己的所有熱情都灌注其中,並將我們的激情發揮到最大。

我們每天都有所變化,嘗試著去學習,提醒自己“每天從任何人身上我們都能學到東西”,來讓我們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

Q:感謝您接受本次的訪問,也祝您在本次大獎賽上執裁順利。歡迎來到中國,謝謝您接受採訪!

A:謝謝,享受Magic!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