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遊走在吳江(三)——慢搖同裡

作者:隨心飄飛2010(旅行家)

如果說大上海是樂曲裡的交響樂, 那麼同裡古鎮就是酒吧裡的一支慢搖曲, 江南的古鎮適合的就是那種手握高腳酒杯搖晃幾下紅色酒液, 腳踩幾步華爾滋的微醺氣氛的, 在那些窄窄的小巷裡, 那些阿婆阿公手中的搖櫓聲裡, 在那些飄滿小吃的街道上空, 讓你的所有的念想和神韻全被折服和醉倒。

古色古香、青磚白牆、如詩如畫, 這些詞是不是都可以送給同裡呢?這些我就不管了, 我只知道讓我們最純粹的快樂如清泉不斷湧出的要數同裡了。

坐落在蘇州的同裡, 讓我們這些同程人恢復了兒時的快樂,

展示了人性最美的純真一面, 無論是哪個景點於我們並不重要, 重要的卻是那種和老友相聚時那種微醺的感覺。 無法想像在放棄了日常生活裡的那份背負的責任和工作之壓後, 我們這些人到中年之人依然是那麼搞笑和熱愛著生活。

記得曾在窩窩的西藏之行中留言說:景色是不錯, 但好像經歷的這份過程更加令人著迷。 人與人的相處因著志同而相聚了, 我們因著同程網的組織把喜歡旅行的人全集合在一起了, 於是我們在吳江在同裡, 在這個適合慢搖的古鎮上開始了我們愉快的同行。

乘上簡易的觀光車, 沿著古石街穿梭人群進入古鎮, 不寬的小河兩邊, 是矮矮的古居民宅。

黑瓦白牆間深紅的窗子中偶爾有幾扇剛刷過油漆, 就像美人胭脂抹過的臉頰上, 又抹了細細的口紅, 再添幾分嫵媚。

徜徉在小橋流水之上, 漫步于青石小巷之間, 手拉著手, 肩並著肩, 無須太多的言語, 只需要靜靜地品味那一份靜謐與真純, 聽流水訴說著千年不變的古韻。 保存完好的退思園、福壽堂閣樓, 和耕樂堂裡那顆白皮松大型根雕上雕刻出的蓬鬆松白雪, 令人感歎一百多年前同裡人的巧手天工, 大開眼界。 被導遊牽制而行是我們這幫人最不願意做的事, 最終在煙斗的帶領下成立了小分隊而開始了自行搖晃在古鎮上了。

江南的古鎮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小巷小吃小溪和沿溪的招牌旗, 於是大家挑選了值得一走的幾個景點而進入,

算是這次同裡慢搖裡的一個個音符跳躍吧。

戲臺前有了我們這些人的擺弄騷姿的大笑場面, 先是不甘心與他人幫忙所拍的姿勢, 接著是秋趣大姐自告奮勇的用自拍來力求把大家的身影全照入, 接著是她快速的跑動回到被拍攝的隊伍中來那輕盈的腳步, 此時的我們已經全擁有了一顆顆年輕的放飛的心, 只求我們的快樂一直延續延續。

饑腸轆轆之際, 出得弄堂偶一抬頭, 鹹菜肉絲麵使得我們垂涎欲滴, 於是一屁股坐下不願起身, 靠著小溪邊船娘們的咯吱搖櫓聲中以及鄰家開一扇小窗賣一個樂器也能賺來很多人圍觀的街道, 吆喝上幾碗面, 然後坐定開始對著茶杯麵條人物又一頓狂拍,

面真的不很好吃, 許是餓了倒也吃光了, 但人家的快樂卻是顯而易見的, 古鎮, 讓我們這些老友相聚並使得我們在同裡慢搖中相識, 真好! “明天帶點襪底酥給同事們嘗嘗?”

和窩窩一商議後趕緊找到一家店鋪買下這裡的特產——襪底酥, 很形象的一直襪底, 牽動了但凡來這裡玩樂人們的視線, 紛紛掏錢買下, 5元十隻, 獨樂不如眾樂, 這下仿佛成了替店家吆喝生意, 一行幾人幾乎都買下好幾樣小吃, 不由和店老闆玩笑說, 要給我小費的。 誰及時的跟上了一句:小費是一隻襪底酥。 引起一陣大笑, 驚得路邊的眾人看向我們這群快活人。

同裡是美麗的, 美麗的那麼婉約, 宛如是一幅詩情畫意的濃墨淡彩畫, 就連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都成了畫裡的人物。

同裡如同一個清純的妙齡女子, 身著藍色印花步衣裙, 輕挽的竹籃裝滿荷花, 嫋嫋地行走在小巷的青石上。

同裡又是屬於慢搖的, 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用器官去感應。 曲終人散, 終究要分別了, 在這個美麗的同裡古鎮, 我們相聚了, 也要分別了, 依依再依依, 依然還是要分別, 但每一次的離是為了再一次的聚, 合一張影, 留下我們美好的記憶, 在古鎮有我們相約時的慢搖鏡頭, 相信來年我們還有相聚的機會。 揮一揮衣袖, 給自己放一曲《友誼地久天長》, 然後轉身無限留戀的告別同裡, 走向長途車站, 歸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