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維持班底或者組團?分析馬刺的薪資結構

如果萊昂納德沒受傷, 馬刺能否沖過勇士這一關?沒發生的事情當然也難有定論去驗證, 而擺在眼前的問題是, 馬刺已經進入下賽季了,

今年暑假馬刺至少會有3位球星成為自由球員, 吉諾比利、米爾斯、以及季後賽表現搶眼的西蒙斯, 而手握跳出選項的也有3名球員, 其中加索爾已經宣佈留隊, 戴蒙德和大衛李則尚未宣佈。

2位尚未宣佈是否跳出的球員不看, 馬刺暑假約有850萬左右的薪資空間, 加上這2位後則約有1300萬。

筆者本篇並非要替馬刺出什麼錦囊妙計, 只是來分析一下各種策略的可行性。

2017很骨感、2018很豐滿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件事, 第一件事假如馬刺今年暑假沒簽任何一張長約, 到明年此時馬刺全隊會僅剩下2~5張合約, 除了萊昂納德和Dejounte Murray的新人約外, 阿爾德里奇、格林、安德森都是球員選項, 屆時即便3張合約都執行, 馬刺仍能騰出5000萬以上的薪資空間。

第二件事阿爾德里奇在明年球季結束後是32歲, 雖然在季後賽遭受了不少批評, 但我們基本上可以相信在馬刺體系中, 阿德也很難變更差(單就資料面來看, 阿爾德里奇轉隊第一年是拉升的, 而第二年也僅是回到了接近開拓者時期), 32歲的阿德「理論上」會選擇跳出合約以尋求生涯最後一次多賺錢的機會,

所以此時已經可以將阿德以到期約視之, 在非常極端的狀態下, 馬刺甚至有可能在2018暑假騰出超過8000萬的薪資空間。

當薪資空間出現在聯盟第三甚至第二強權身上時, 整個故事就會變得很有想像空間, 當然上面這句話是有語病的, 如果馬刺真的騰出超過8000萬薪資空間, 代表陣中只會剩下萊昂納德和Murray, 這第二第三強權也是個空殼, 不過因為這隊的名字叫「馬刺」, 即便全隊真的只剩下兩個人, 大概還是會有不少人將其當成第二第三強權來看待, 包括一些欲尋求冠軍的老將球員可能都是這種看法。

我們來看看以下三種選擇各有可能產生怎樣的結果。

一、維持現有班底

這是馬刺長期一貫以來的作風, 對一支強盛了20年的球隊來說, 其實沒人能夠對馬刺的政策有太多置喙, 當然維持班底未必是指完全一樣的人馬, 這當中還是可以有一些微調, 像是有可能放掉合約預計大漲的西蒙斯而引進歐洲放養的Adam Hanga。

如果這樣操作, 可以預見的是馬刺來年仍會是支和今年、去年、前年、大前年….差不多層級的球隊, 可能無法滿足跟勇士平起平坐的期待, 但仍是另外13支西部球隊的追趕物件, 也仍有機會吸引到有戰力老將低薪投靠。

風險可能是在派克的傷勢和老化、吉諾比利退休與否, 以季賽來說可能差異不大, 但今年季後賽仍可看出兩老的重要性, 不過以馬刺的條件即便是在缺乏薪資空間的情況下, 仍有機會吸引「可能」和兩老差距不大而近期較不順遂的中生代球員加盟, 例如羅斯、詹寧斯、埃文斯等人。

二、彈性維持現有班底

這和上一個選項的差別是…..幾乎沒差別,認真講就是今年暑假給出去的合約長度及大小、以及是否提前續約的討論,因為馬刺在2018年有超過一個頂約的薪資空間,如果我們當成數學問題來看待,馬刺可以在今夏讓合約結構變成明年能繼續保有接近一張頂約空間+續約格林仍不會到達奢侈稅線的範疇,也就是說馬刺可以先預支掉2000-2500萬左右2018年的薪資空間。

然而以現實面來看,馬刺如果今夏和米爾斯、戴蒙德各換一張長約加上一個首輪新人,就差不多到預支水準了,所以我說和上一個選項幾乎沒差別,差別可能是少了以複數年合約拿下其他中生代球員的機會,但中生代球員願意領低薪主要就是求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本身拿長約意願可能也不高就是了。

另一個差別就是派克和格林的提早續約議題,筆者在計算奢侈稅線時沒將派克計算進去是因為筆者認為,馬刺如果在有機會額外補強的情況下為派克繳個1~2年奢侈稅只是剛好而已,以派克的貢獻和歷史定位這拿來當他的生涯分紅可能都嫌少。

四、等2018來組團

技術操作上的可行性會比2017年就找人報團高出不少,如果今夏馬刺全用短約填完陣容,「理論上」在阿爾德里奇不跳出的情況下都有機會一口氣抓進兩個球星,和萊昂納德組成四星連線。

問題是這仍有一個很大盲點,以目前的狀況來觀察,2018的自由市場剛好處在一個轉折期,在薪資合約大漲前就願意續下長約的球星合約多到2019或2020,另外一些等待薪資大漲的球星則多在2016或2017完成換約,所以2018的自由市場是相對薄弱的,到時候最大的兩個球星很可能叫做考辛斯和喬治,程度上都不能算是馬刺刀口上的重點目標。

延續強盛超過20年,馬刺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標竿

上述三種狀況各有其優缺點,不過反過來想,馬刺不管要走哪一步,基本上都是可接受的且預期發展至少能持平的討論,光是能站在這樣的立足點上、且一站就站了20年本身已經說明馬刺的可怕之處,若不是勇士這兩年太強,我們甚至可能感覺不到馬刺有遇到什麼瓶頸,筆者是真不覺得「常規賽賽73勝、季後賽12連勝」算什麽瓶頸,當一支球隊發展到這種層級,獨走幾乎可說是必然的,但也不可能有球隊能長保這種層級的實力。

過往馬刺的團隊、教練團運作,已經是聯盟其他球隊競相仿效的物件,而接下來馬刺所走的每一步,都會是如何延續一個強權超過20年的標竿。

本文對交易的部分沒深入討論,筆者認為馬刺強歸強,以交易市場的角度來看,馬刺球員卻未必是好的商品,比如以阿爾德里奇來說,要換喬治或巴特勒這種當打之年的球星應該是換不到的,而61勝的球隊也不存在重不重建的討論。

二、彈性維持現有班底

這和上一個選項的差別是…..幾乎沒差別,認真講就是今年暑假給出去的合約長度及大小、以及是否提前續約的討論,因為馬刺在2018年有超過一個頂約的薪資空間,如果我們當成數學問題來看待,馬刺可以在今夏讓合約結構變成明年能繼續保有接近一張頂約空間+續約格林仍不會到達奢侈稅線的範疇,也就是說馬刺可以先預支掉2000-2500萬左右2018年的薪資空間。

然而以現實面來看,馬刺如果今夏和米爾斯、戴蒙德各換一張長約加上一個首輪新人,就差不多到預支水準了,所以我說和上一個選項幾乎沒差別,差別可能是少了以複數年合約拿下其他中生代球員的機會,但中生代球員願意領低薪主要就是求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本身拿長約意願可能也不高就是了。

另一個差別就是派克和格林的提早續約議題,筆者在計算奢侈稅線時沒將派克計算進去是因為筆者認為,馬刺如果在有機會額外補強的情況下為派克繳個1~2年奢侈稅只是剛好而已,以派克的貢獻和歷史定位這拿來當他的生涯分紅可能都嫌少。

四、等2018來組團

技術操作上的可行性會比2017年就找人報團高出不少,如果今夏馬刺全用短約填完陣容,「理論上」在阿爾德里奇不跳出的情況下都有機會一口氣抓進兩個球星,和萊昂納德組成四星連線。

問題是這仍有一個很大盲點,以目前的狀況來觀察,2018的自由市場剛好處在一個轉折期,在薪資合約大漲前就願意續下長約的球星合約多到2019或2020,另外一些等待薪資大漲的球星則多在2016或2017完成換約,所以2018的自由市場是相對薄弱的,到時候最大的兩個球星很可能叫做考辛斯和喬治,程度上都不能算是馬刺刀口上的重點目標。

延續強盛超過20年,馬刺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標竿

上述三種狀況各有其優缺點,不過反過來想,馬刺不管要走哪一步,基本上都是可接受的且預期發展至少能持平的討論,光是能站在這樣的立足點上、且一站就站了20年本身已經說明馬刺的可怕之處,若不是勇士這兩年太強,我們甚至可能感覺不到馬刺有遇到什麼瓶頸,筆者是真不覺得「常規賽賽73勝、季後賽12連勝」算什麽瓶頸,當一支球隊發展到這種層級,獨走幾乎可說是必然的,但也不可能有球隊能長保這種層級的實力。

過往馬刺的團隊、教練團運作,已經是聯盟其他球隊競相仿效的物件,而接下來馬刺所走的每一步,都會是如何延續一個強權超過20年的標竿。

本文對交易的部分沒深入討論,筆者認為馬刺強歸強,以交易市場的角度來看,馬刺球員卻未必是好的商品,比如以阿爾德里奇來說,要換喬治或巴特勒這種當打之年的球星應該是換不到的,而61勝的球隊也不存在重不重建的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